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导读】这篇文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第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塑造人物的手法。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四、教学设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二、诗词鉴赏:(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多媒体显示资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娇),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词题——赤壁怀古——已经点明了写作背景:游赤壁(写景)怀古(咏史、抒情)。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本中注释的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3年(公元1079年)作者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5年,苏轼已经47岁了,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在他失意时所作?——失意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朗读作品:1、范读(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2、齐读(同学们朗读时要能够体现豪放风格,读出感情来)。(三)合作、探究:1、整体把握: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2、赏析:(1)上阕赏析:★赤壁的景色是怎样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分析词句)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哪位同学来解释这句词的意思?——(参考)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的风流人物,就像东流的江水,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苏轼这一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够写得出来。他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国演义》片头曲,(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的音像。)——哪个地方有区别?——英雄人物、风流人物。(提问解释)英雄人物:才能勇武过人的人。风流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分析“风流人物”(拿“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作比较,拿苏词“风流人物”与毛诗的“风流人物”作比较,分析“风流人物”的内涵。)★词作哪句点出怀古的内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分析词句)西边的旧时营垒,是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的古战场。——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在湖北黄冈,而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壁,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作吗?——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说是“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人们说”,而不是“我以为”。苏轼仅是借此抒发思古之幽情而已。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不能,因为“郎”字给人家一种年轻的感觉,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词人可能联想到哪些豪杰?①(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哪些动词?——穿、拍、卷。——哪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穿”字写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的险峻地势。——山势险峻“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巨浪惊险“卷”字突出了江水的澎湃气势。——江水汹涌澎湃②(目的)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③(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知人善用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周瑜……三乱石穿空一横槊赋诗的曹操人国(山势险峻)江时驰马射虎的孙权道周惊涛拍岸山多隆中定策的诸葛亮是郎(巨浪惊险)如少知人善用的刘备赤卷起千堆雪画豪足智多谋的周瑜壁(江水汹涌澎湃)杰……上阕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写景的作用是什么?景为人物作铺垫小结景←────────→人面对此景多感慨再齐读上阕,体会一下。要发感慨了!怎么发——借人来抒发。借谁?——周瑜。(2)下阕赏析:★词人是怎样塑造周瑜这一人物形象的?词人是怎样描写周瑜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我们来看词人是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他的。为何写小乔,小乔是什么人——江东著名的美女,在写周瑜的时候带出小乔,作者意在用美女来衬托英雄,咏叹这英雄美女的完美结合。——小乔的姐姐,大乔,也是美女,是孙权的妻子,孙权也是英雄人物。周瑜能够娶到小乔,说明他也是不简单的人物。初嫁——刚刚出嫁,其实在赤壁大战时,周瑜与小乔已经结婚十年了,这里仍说“初嫁”,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周瑜的年轻有为,充满青春活力,事业、爱情两得意,春风得意、英气不凡,令人羡慕。羽扇纶巾——是写他身为主帅,且大战当前,却不着戎装而着便装,足见其儒将风度,对应前文的“风流人物”,有文采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指挥若定,韬略过人——用火攻打败号称八十万、兵力数十倍于自己的强敌。(多媒体展示“火烧赤壁”的图片)这几句概括力非常强,词人用了衬托、概貌、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周瑜的气度及在大战中的表现、敌我力量的对比、战争的特点和结局,都在这22个字中一一交代清楚。★塑造周瑜这一形象作用何在?周瑜的丰功伟绩令人向往但又无法企及,写周瑜是为了衬托诗人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作者一直被皇帝贬来贬去,现在自己谪居边地,抱负难以舒展,想忘却世事,却又不能,在渴望、惆怅和无奈中,过早地衰老(作者时年47岁,在当时算是老年人了),却年老无为,于是不胜嗟叹。(多媒体展示)风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豪流周雄姿英发春风得意英气不凡杰人瑜羽扇纶巾儒将风度物谈笑间指挥若定强虏灰飞烟灭韬略过人衬仕途坎坷托诗人命运多舛年老无为不胜嗟叹★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对英雄的无限倾慕和向往,对自己的抱负难以舒展的无限惆怅和无奈。再齐读下阕,体会一下。(四)自主、探究:(学术界的争论观点到现在还没有定论)1、由于版本不同,“强虏”有的版本写作“樯橹”。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话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多情人是苏轼;一种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人是周瑜。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诗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是达观的还是消沉的?(让学生讨论、争鸣)(教师点拨)1、“强虏派别”“樯橹派别”——争论有益强大的敌人突出火攻的特点2、学术界现在也还没有一个定论。我看过一个资料,有人查阅统计了几百首《念奴娇》词,当然是不同人写的,这两句的句读90%都是前四后五式,就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种形式。只有几首例外,是前五后四式。也就是绝大多数人在填写《念奴娇》词时,是用前四后五式。所以书本中的提法不一定就是对的,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可以自己去探讨一下。3、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衷,墙头草两边倒。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有很多,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撒在地上,祭奠江月。三、感悟写法:这首词写了哪几项内容?采用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特点?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怀古抒情,由己及人,层次分明。词中景物恢宏,雄奇壮美,感慨深沉、旷达,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语言雄放,形成了豪壮奔放的艺术风格。本词正是以这种豪放风格在词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品。(多媒体展示)内容写作方法特点歌咏赤壁写景、衬托由∣由∣写景敬慕英雄过渡景∣人∣咏史赞美周瑜写事、烘托入∣及∣抒情感伤自己抒情情↓己↓相结合再齐读全词,好好体会一下。四、对比阅读、拓展迁移:讲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词话”故事,进行对比阅读、拓展迁移的训练。给大家讲一个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词话”故事:苏东坡有一次在学士院内,碰见一位作歌(写歌)的幕士,苏东坡就问他:“我的词和柳永的词比起来,哪一个更好?”柳永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有一句话说:凡有井水处,皆有柳七(柳永)词。幕士就回答说:“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笑得直不起身子。(多媒体展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苏轼婉约豪放十七八女郎关西大汉执红牙板持铜琵琶铁绰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唱“大江东去”思考:1、这位幕士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意味着什么?(提示)不同的词牌,风格不同,歌者和伴奏乐器就不同。前者婉约,后者豪放。2、幕士用“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分别代表柳词和苏词,是否恰当?(提示)“杨柳”句和“大江”句的内涵。明确:1、词是要入乐的,词牌(即曲词)又是有词性的,如《雨霖铃》适宜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适宜于表达豪放激越之情。词性声情不同,则歌者和伴奏乐器亦有所不同。从幕士的选择可见柳词和苏词的风格不同,前者婉约,后者豪放。2、一首词不可能句句都好,但必须有名句。名句常是他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的句子,能惊醒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句子可以代表作家的风格。“杨柳”句曲折地写出了作者的离情,细致深婉;“大江”句写出了长江波澜壮阔的图景,激越豪放,都足以显示作家的风格。五、作业:①背诵全词。②自学苏轼的《江成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把握本词“景、史、情”相融合的写作特色。2、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型:课内赏析课教时安排:一课时一、提问方式复习作者一首诗词,要读懂,首先仍是字词入手。语文实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朗读,同学评价,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2、检查字词的理解见。3、集体朗读。4、
本文标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83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