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材料
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材料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材料长期以来,xxx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实际,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全村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村民遵纪守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党建引领,构建民族团结阵地严格开展三会一课等各项活动,确保活动有阵地,有设备、有专人管理,党日活动、党课培训、党员管理、操作程序规范,突出民族村党建特色。对少数民族党组织负责人,由第一书记给予带动和培养,加强对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育,常态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培训,使他们掌握党的理论知识的书写和宣传水平,真正营造民族氛围的党建特色。以“四项活动”为抓手,让村两委班人在思想上高度认识,不仅要真正参与管理,而且要通过红白理事大厅的使用,切实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同时,切实把党建工作与民族氛围紧密联系起来,坚定各民族“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使民族村党建组织活动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在感情上关心,发展上支持少数民族,对于牧民定居搬迁的12户哈萨克族牧民,长期建立党员代表结对帮扶机制,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优势互补,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互补,增加收入。宣传教育,强化民族团结意识为宣传、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xxx村始终坚持把加强农牧民教育培训,充分把握冬闲农民培训的有利时机,依托村新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游园、文化服务中心(红白理事大厅)、村史馆、红枫叶刺绣合作社、民族团结文化墙、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农民健身活动场所、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等为主要宣传文化服务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知识、民族团结教育、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等集中教育和培训活动。在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中,采取六大措施,把去“极端化”宣传教育融入到文化活动、科技致富、典型评选等活动中,取得了“到人、管用、有效”的实效,使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了教育群众、激励群众的坚强阵地。截至目前,共开展“去极端化”大宣讲30余场次,“开小灶”式小宣讲200多场次。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标兵文明户”、“致富能手”、“文明家庭”“民族团结示范户”等群众性活动,大力开展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并按照“四和谐”标准(做和谐人,和谐邻居、建和谐家庭、和谐村),加强村民的文明教育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用语礼貌、行为规范、讲究卫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新型农民。2023年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23户,“标兵文明户”32户,“民族团结示范户”20户,“五好文明家庭”15户,“致富带头人”12人,“文明家庭”5户。并对评选出的先进个人、家庭在村民大会上给予表彰,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系列评选活动,挖掘和培育一批科技致富,民族团结等领域的示范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现身说法展开面对面交流,不断增强村民认知力和免疫力,带领全村农牧民群众共同致富。创新活动,丰富民族团结载体作为全县农区最大的嵌入式居住的哈萨克民族村,多年来,xxx村各族干部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为该村的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中有XXX名干部与XXX户各民族群众结对认亲,采取思想互碰、技能互学、生产互帮、文化共融、家风互传、生活共富等措施,坚持开展互学语言、互学风俗习惯、互学经验、互学美德、互学精神等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相互学习、尊重风俗习惯,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xxx村在打造产村融合民族风情型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健康发展,全村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村民遵纪守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以民族文化塑村为平台,深入挖掘本村特色文化,组建“恩特马克”红歌乐队。聘请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带头艺人、专家,开设了少数民族乐器青少年培训班,组建和培育了少数民族阿肯演奏文艺队,新添置多件少数民族演奏乐器,对人员进行了整合与搭配,专人负责,利用寒暑假、农闲时间和开展大型活动组织专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冬宰节、那吾鲁孜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赛马、叼羊、结对认亲、阿肯弹唱会等民族节日活动,充分挖掘哈萨克民间文化,让少数民族民间艺人从毡房中、大山中走出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与创建民族村党组织相融合,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产业发展,夯实民主团结基础依托“产村融合民族风情型”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先后投入资金760万元,新建柏油路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公里、完成村主干道两侧居民院墙改造及绿化2820平米,建成文化墙万平方米,人工手绘墙体画280余幅;新建占地3745平米砖混结构文化活动中心,占地5205平米的框架结构红白理事大厅,改造占地147平米的刺绣合作社基地,新建127平米村史馆、8000平米村级小游园,7000平米珍稀苗木植物园。投入145万元,完成高效节水面积3400亩,使全村万亩耕地全部安装了滴灌设施,为规模化经营打下坚实基础。中心村文化阵地投入资金25万元,添置村两委办公室、党员培训室、值班室、电教设备、电子办公设备、视频监控、应急报警系统全部到位。具有哈萨克族民族特色的占地22亩的中心村文化阵地,其功能、设施和规模在全县位居首位。今年计划打造一条哈萨克民俗村巷,进一步挖掘壮大哈萨克族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多元化产业支撑本村长足发展。优化服务,提升民族团结成效充分落实“驻村队员党代表,单位当后盾,一把手总负责”工作要求,并将驻村队员“一对一”结对认亲与村两委“两片联户”等活动有机结合,帮助结对认亲户选准致富门路、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相关诉求。其中“热心”帮助提供园林、环卫公益岗位102个;“真心”提供致富信息156条,与村“两委”共同参与,“暖心”介绍推荐到周边企业就业80人,组合参加企业用工供需见面会4场次100人次,组织农牧民中期技能培训80人次;“用心”组织开展党课培训、农牧民夜校、发声亮剑、微课堂80余场次;“倾心”开展红歌会、阿肯弹唱、庆“三八”各类文化活动110余次。通过近几年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村创建活动,全村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现了社会稳定,村民增收,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管理民主,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昂首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奋力迈进。
本文标题: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03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