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梅花魂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批读提示读懂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眷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3、揣摩作者思路,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4、领悟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2、理解课题。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运用批读方法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会读诗流泪,感受外祖父对祖国的思乡之情。)第二课时一、温习旧知,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借助课文旁批,知道了故乡的梅花让莺儿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外祖父的内心世界,去读懂《梅花魂》,二、“批”、“读”结合,多角度领悟梅花“魂”。(一)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要求:借助旁批,默读课文3-15自然段,用符号加词或词组来批注。(二)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交流反馈:1、层次一:直奔重点,感悟梅花魂⑴相机引入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参考资料,少熬夜!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感悟梅花魂。⑵借助旁批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愈”,读中感悟刷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特点。⑶结合旁批,反复朗读,联系前面的句子,比较梅花与旁的花“不一样”,理解梅花魂。⑷师生合作朗读,借助相关视频,看与思,批与读相结合,进一步领悟梅花魂的深刻含义。2、层次二:品词析句,感悟民族魂。⑴此时此刻,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仅仅是花吗?⑵相机引入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感悟民族魂。⑶指导品读重点句子,运用对比朗读、补充资料感悟等多种方法,联系梅花魂领悟民族魂。⑷引导学习“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理解外祖父对莺儿的殷切希望,读悟民族魂。3、层次三:巧用旁批,感悟游子魂⑴读到这里,你明白了旁批中“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所说的意思吗?⑵借助旁批,前后文联系,借梅花魂、民族魂,感悟身在异国他乡、常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情寄梅图,“一气”中感受游子魂。①根据旁批体会对比,整体感受外公对梅花、对祖国的热爱。②联系外公大发脾气的表现,从神态、语言、动作及莺儿的心里活动感受游子对祖国的眷恋。③小结:在作者巧妙的对比中,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漂泊他乡的外公,他在梅花身上倾注了对故土所有的深情啊!归心伤别,“三哭”中再悟游子魂。①联系外公又一次流泪痛哭的表现,深入外公内心,感受外公对祖国的眷恋,相机指导朗读,理解游子思归不能归时的情难自已。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读自悟学习14-15自然段,感受临别落泪时外公复杂的心境,深入理解游子魂。③回读第13自然段,暗示渗透梅花魂、民族魂、游子魂的深刻内涵。三、首位呼应,回味梅花“魂”。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首尾连贯”。四、情牵三“魂”,回归升华,师总结: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这颗心。让我们记住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梅花魂,顶天立地,决不低头折节的——民族魂!打动人心、荡气回肠的——游子魂!五、课后作业。1、依据文章表达顺序,抓住要点复述课文。2、梳理批注内容,整理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写读后感。3、本课中“梅花”寄托了眷恋祖国的感情,梅花还可以寄托其他的感情,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在班级举办“赏花会”。板书设计:民族梅花魂眷念祖国游子《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知道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2、通过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3、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高洁品格,学习这种品格。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所说的话的内涵,感悟外祖父由爱梅,赞梅到借物喻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先学后教,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阅读既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美的体验,更变成一种创造性鉴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12自然段,谁能说一说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2、交待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外祖父,进一步感受这位华侨老人喜爱梅花,热爱祖国的情怀。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直奔重点,以点带面,自然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二、品读分析第13自然段1、默读13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1)外祖父为什么喜爱梅花(2)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把你的理解在旁边做批注。2、小组交流[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本身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3、集体交流教学估计:学生理解的内容(一)梅花是最有名的花出示课件:这梅花……有骨气的呢!(1)交流: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课文中的句子交流自己对梅花的了解和认识。(指名说)(教师随机出示梅花图片,体会不怕风欺雪压)(2)学生自读,要求:读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3)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要求:带着对梅花的喜爱,敬仰之情来读。(4)默读理解:她的含义。(揭示借物喻人的内涵)[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感受它他和她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她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为后面的读提升了情感的铺垫](5)小结:外祖父之所以爱梅花,爱的是梅花的精神——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板书:品格,灵魂,骨气)(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的品格出示课件:几千年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1)品读理解: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应是怎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气节的人(指名说)(2)介绍有气节的人物: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指名说)(3)小结: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气节的人,就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他们的精神就是——梅花魂!(4)深入理解课题: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有参考资料,少熬夜!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不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讲一讲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三)外祖父的期望齐读,要求:读出你对梅花精神的理解。4、师生齐读13自然段要求:带着对梅花精神的爱,对有气节的人物的敬仰,有语气地朗读。5、师引读:1)他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2)(联系第15自然段)船快开了,泪眼蒙眬的外祖父又递给莺儿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她是在告诉莺儿,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生接)(3)外祖父分明也在告诉我们所有的人。(生接:作为一个中国人……)[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和教师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小结: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对这位华侨老人如此热爱梅花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一位无限眷恋祖国的爱国华侨,他由爱梅,赞梅所表现出来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楚楚爱国之情,他代表了一个个漂流海外的华侨老人的心声和爱国情怀。请大家带着这份尊敬和敬佩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拓展升华加深体验1、说话练习假如你是外祖父,此时站在海边眺望着祖国的方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要求:认真思考之后说一说(出示课件)看着船儿越漂越远,我_____________。(指名说)2、写话练习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参考资料,少熬夜!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课件出示:我仿佛看到孤独的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告诉外祖父和所有的海外华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内进行交流4、展示,教师随机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分别走近外祖父和莺儿的内心世界,加深对梅花魂的理解。小组内的交流能使写作能力较差的孩子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四,布置作业:1、写1篇读后感2、选择性作业:(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在自主园地展览。[设计意图:作业分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板书设计:品格梅花魂灵魂民族魂骨气《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课题“梅花魂”不仅指梅花精神,也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象征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2、创设良好氛围,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3、采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结合近反义词方法、举例子的方法,理解“秉性、朦胧、气节”等词语。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方法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解题释“魂”1、课前交流梅花材料,。2、板演“魂”字,指导写法。参考资料,少熬夜!3、解释“魂”义,质疑引趣。我们知道课题中的“魂”字就是精神的意思。那课文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二、自读课文,多元感知“魂”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段,相机疏通词句。(朦胧-蒙秉性眷恋衰-哀稀罕玷污郑重)三、品读重点段,感悟“爱国魂”(一)感受梅花的形象品格,体会“梅花魂”1、同学们,课文中哪一段向我们具体讲述了梅花的精神?(出示13小节内容)2、指名读,齐读。什么是“秉性”?3、在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外祖父的话,文中那些句子介绍了梅花的秉性?(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4、指名读,学生评议。5、课件演示“梅花傲雪”。看,这就是梅花,它在百花凋谢时凌寒独放,它在寒霜雪雨中昂首盛开。难怪外祖父要这样赞美它,读——难怪外祖父要如此喜爱它,读——也难怪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去吟诵它,读——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6、面对这圣洁的梅花,你认为它的秉性是什么?出示词语学生齐读(傲然不屈、临危不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顶天立地、一身正气、永不言败、奋勇直前、坚守信念、无私奉献),这就是梅花的秉性,这就是梅花的魂啊!这就是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二)感知梅花的象征意义,体会“民族魂”1、(1)外祖父仅仅在歌颂梅花吗?在读读这一段,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举例理解“有气节”,生接着往下说。(2)
本文标题: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58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