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班主任育人方略通用4篇
班主任育人方略通用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班主任育人方略通用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班主任育人方略篇【第一篇】又是一个新的一年级,转眼间就度过了新生入学最难熬的第一学期,我努力,我辛苦,但我却很快乐,班级建设初见成效,远航的船儿已经起锚,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都按我的全程设计有条不紊地启动了。这一切的一切,我归结为一点:用爱谱写班级篇章。一、初次见面,畅谈蓝图,取得信任。第一次和家长见面,我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一个老师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此时,我觉得最应该给他们的就是信心。于是,我准备了一份热情似火,很有煽动力的演讲稿。我告诉他们,我是主动申请到一年级来的,教学经验丰富,你们的孩子是幸运的。我讲述了我的“爱的教育”系列活动设想,在情景中教育的理念,语文阅读与作文能力培养的层级目标,课间体育健身活动的方案计划等,并为家长准备了孩子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的调查问卷,告知家长我要真诚地帮助孩子尽快度过幼小衔接期。会后,我发现家长们个个都很兴奋。闻悦的妈妈当即表示为班级建微信群,便于家长与老师联系。许多家长主动购买了小的鬃毛扫把、自动吸水拖把、面巾纸等班级卫生用品捐献给班级使用。一桩桩、一件件,家长们的热情帮助让我度过了第一周、第一个月,终于,孩子们走上了正轨,我的教育理想有了做梦的温床了。二、第一次家长开放日,展示师生风貌,密切家校联系。十月份,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我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希望充分展示出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家长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家长们深入课堂,仿佛又回到学生时代,和孩子们一起重温跟着老师学习的情景。语文课上,我睿智幽默的教学风格,启发学生思维、答问的教学机智,孩子们在识字习文中的丰富想像、童言稚语,充满信心地积极参与等都令家长们拍手叫好。从活动后家长的反馈中也可以看出,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都非常满意,对一年一班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三、新年活动,注入激情,提振士气。元旦联欢是孩子们走进小学的第一次庆新年活动,我和热情的家长一起开动脑筋,排演课本剧,孩子们积极报名参加,家长们和我一齐写剧本,为节目编排出谋划策、提供道具,组织学生排练,动手为演员化妆,为节目全程录像、刻制光盘等,还有家长自发的为孩子们买了学具作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在那一天,同学们个个都乐在其中。家长们的参与热情,孩子们的自由快乐,老师与家长间的互帮互助,家长、孩子、老师相处交流亲密无间,此时,家校已经完全融为一体,没有距离了,留下的只有真诚的友情和前进的动力。四、班级微信群,交流教育理念,沟通家校情感。班级微信群是家校联系的又一重要交流平台,它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舒展了人际交流的麻木拘束。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一年一班的班级微信群,让班级中家长间都成为了朋友,让我们认识了孩子的爸爸妈妈、认识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更多的亲人,我们在这里传递正能量,交流育儿经验,进行朗读比赛,学生在校生活纪实报道,征求活动意向,重点问题实时对讲等,既有文字,又有照片和录像,更新快、参与广,不但我们班的家长、学生参与热烈,还吸引了许多别班家长和社会人士广泛参与,让学校、班级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融入到人人都是教育者、个个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中来。在班级微信群中,我会结合学生表现不定期发表自己的教育感言或情景教育故事,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孩子身边,许多孩子都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家长阅读兴趣很高,回复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教育技巧等深表赞同。在班级微信群中,不但我写,还鼓励家长和孩子也一起写。杨钧雅妈妈把孩子的日记写在这里,牛歆迪妈妈把教子故事写在这里,供大家学习交流。我的校外朋友们也加入此群,群中的文章每篇必读,还把部分精彩的文章转发到其他朋友群中,供更多的人阅读,向更多的人宣传我校的教育特色、先进的教育理念。五、成绩与反思半年来,班级工作呈现出十分喜人的成绩。学生积极上进,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断得以强化,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进步;教师和家长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有效推动家校合作。当然,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加倍工作。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做人,和学生、和家长打交道,我就把握一点:以心换心。用自己的平和耐心、智慧幽默走进学生和家长的心灵,取得信任。用自己的勤奋工作、热心真诚换得他们热情相拥。用爱谱写班级篇章,家校强强联合,共促学生成长。班主任育人方略篇【第二篇】很多班主任都觉得自己的工作量太大,事物烦琐,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等,导致很多工作问题无从下手,从而使班主任慢慢地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其实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只需要摆正心态,细心观察,注重方法,落到实处就能做得更好。一、工作中找快乐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有一句名言“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绝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有些教育者常抱怨作为老师总感觉自己老得快。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有听话的、有叛逆的、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爱和老师顶嘴的……如果你每天都是带着一种抗拒的心理工作,就根本无法体会作为老师的快乐。有人说,与成人一起感受的是对方虚伪及冷漠,和孩子一起可以被他们的纯真和快乐感染。从孩子身上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这种快乐是什么都换不回来的。作为教师,应该是在得到物质回报时也能让自己的精神愉悦,只有在快乐的情绪中工作,才能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只有真正热爱了教师这一份工作,才能被这种快乐所感染。记得有一次,我走在校园的路上,有几个胆大又调皮的学生从背后蒙上我的双眼,让我猜猜他们是谁时,这种小“动作”能让我感受来自学生的爱;还有当学生犯错批评教育后,他转身又亲切地叫我“老师”时,这些小小的感动,也能成为我作为教师的快乐安慰剂。二、让说教变行动培根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将说教变成行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班主任在学校布置了任务后均会安排得井井有条,之后自己在办公室里做自己的事。结果就是有很多学生会偷懒,影响活动的质量与速度。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每一次活动,班主任都要亲自参与,特别是打扫卫生的任务,每到打扫卫生时间需要班主任要提前到教室,带领学生一起开始打扫,亲自负责一个区域。这样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就很快被调动起来,特别是平时有些“小懒惰”的学生,也干得非常起劲,打扫任务也能顺利完成。这样的做法不但拉近了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而且行动的效果远远大于说教。三、以宽容待学生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中强调:“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需要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做到以宽容对待学生才是快乐工作的一味良药。例如,有一天早上,我走进教室,发现地板上有很多小纸屑,讲台上也还有前一天未清理的粉笔末。我非常生气,一心想批评昨天值日的学生,刚想发脾气又突然想到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于是我自己拿起了抹布开始擦拭,再把地板上的垃圾打扫干净。看到我的这些举动,学生们将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值日生。从此以后,学生的值日工作都特别认真地完成。我到教室里巡视时,学生们都会自觉地检查自己周围的卫生,如果发现有纸屑都会主动捡起,班里的卫生情况也就越来越好。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在对待学生时,要多些寬容多些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严肃,多一点微笑。只有学会了宽容与爱之后,在面对学生犯错时才能用更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教育学生,让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更融洽。四、用幽默解尴尬德·恩格斯说过“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小学教师都非常优秀,他们不单教学效果显著,而且还非常幽默风趣。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或尴尬的事情,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技巧去化解它。例如:有一次上课,我找不到黑板擦,正有些烦躁时,发现学生的目光都看到黑板的上方,还有一个调皮的男生露出了“坏坏”的笑,这时我完全可以用教具将黑板擦撮下来,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在黑板上拍了一下,黑板擦就稳稳落到我的手中。借此机会说:“智慧,永远高于身高,是不是?”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地摆脱某种不期而至的窘困与尴尬,还营造了一个欢乐的课堂气氛。五、低起点严要求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娇气、玻璃心,这与父母的过于重视、溺爱有关,不习惯被人约束、管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新学期前就根据低起点、严要求的思路去制定一份计划,将“小学生行为规范”“在校一日规”及“班规”等进行整理、分类,分层分次,逐条要求学生去落实。例如:刚开学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准时上学。两个星期后再培养学生随手整理好自己的课桌椅,这个习惯养成后再提出各种小规定,如每节课课前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等。要求学生逐一遵守规章制度,比起一下子遵守十几条规章制度,操作起来容易,也方便落实,严格要求学生也容易接受。通过学生一步一步的提升,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师是教育沃土上的掘宝人,只有在教育教学中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幸福。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去和孩子们同享成长的快乐。班主任育人方略篇【第三篇】班级,是儿童迈出家庭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组织;班主任,是大多数人除父母外,同样伴随一生记忆的成长孵化师与陪伴者。如同考究“父母”二字,总有一种源于血脉、不言而喻的先天含义;追问“班主任”,同样也能看到那些在文明的根基处抽丝剥茧、编织漂染、裁锦成衣的万千身影。梦想的文明需要怎样的“班主任”?有人认为这份追问是徒劳,因为文明的色彩太斑斓,班主任的角色太复杂,好与坏的判断甚至不可言说。是的,当我们筹备这期杂志时,如何寻找那些“有着星星一般美丽身影的班主任”,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然而在各种请教、众说纷纭中,有些价值取向却是一致的:他(她)是一个智慧的人。智慧的人以智慧为重,所以他(她)的班级,更以智慧探究为根,以知识与能力为果。因为智慧关乎人生,知识只关乎事物;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二者有着境界上的差异。智慧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的学生。如梁岗做学生最好的“心理营养师”,张岩从“班级酷吏”到“班级合伙人”,他们的教育视野也由最初的授业解惑进入无数个鲜活心灵的深处,变得充满烟火味,智慧而温暖。他(她)是一个爱学生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对于班主任来说,爱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无知和缺憾。宫述娟的故事则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班主任,应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要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一颗闪亮的童心,通过爱的力量,来发挥情感的作用。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爱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有内在的动力努力从“璞玉”变为“璧玉”。他(她)是一个敬畏生命的人。“我爱一个人,不是要他成为与我一样的人,或者变成我的一部分,而是要使这个人更好地成为他自己。”每一个生命都是空前绝后的奇迹,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所以生命才显得伟大而且值得敬畏。在著名班主任梅洪建看来,敬畏生命,就要敬畏孩子的成长,不要动辄引领。只有真心为孩子们铺设平台、创造机会,为其一生奠基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因为他做的是培育的事业,才会不负生命的相约。再说一点点吧。是的,他(她)的教育是鲜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有智慧的火光;他(她)的教育是民主的,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华的保障;他(她)的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酿造香甜的成功果浆;他(她)的教育是自然的,矫揉造作只会给师生之间带来隔阂和冷漠。唯其如此,他(她)送出的孩子才是智慧、有爱、敬畏生命的人!班主任育人方略篇【第四篇】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为了让班级充满活
本文标题:班主任育人方略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3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