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CCTA 30902-2022 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
ICS59.080.20CCSW12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CTA30902-2022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Cottonandregeneratedcellulosefibrecolouryarndyedbyplantdyes2022-02-18发布2022-02-25实施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CCTAA学兔兔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山东恒丰新型纱线及面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山东锦润嘉植物染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吴忠德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恒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凯震、赵玉鹏、李苏红、张明耀、胡英杰、刘建忠、吕林军、张建明、景慎全、段丽慧、姜伟。学兔兔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本文件适用于从植物靛蓝、茜草、姜黄、板栗壳、五倍子提取的植物染料加工的精梳棉、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环锭纺(赛络纺、赛络紧密纺)生产的纯纺或混纺色纺纱。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GB/T4743-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1457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050-1997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01086纺织品纱线毛羽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FZ/T0110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FZ/T10021-2013色纺纱线检验规则FZ/T73065-2020植物染料染色针织服装3术语和定义3.1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cottonandregeneratedcellulosefibrecolouryarndyed学兔兔采用植物染料染色加工生产的有色精梳棉、再生纤维素纤维纯纺,混纺或与其它本色纤维混纺制成的色纺纱。4产品分类、标记4.1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以不同生产工艺、不同颜色、不同混纺比及线密度分类。4.2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原料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赛络纺代号为AA、赛络紧密纺代号为AAJM,本色精梳棉代号为JC,植物染料染色精梳棉代号为JCp,本色粘胶纤维代号为R、植物染料染色粘胶纤维代号为Rp、本色莫代尔纤维为Mod,植物染料染色莫代尔纤维为Modp,本色莱赛尔纤维为Ly,植物染料染色莱赛尔纤维为Lyp。4.3产品混纺比以公定质量比表示,一般按纤维含量递减顺序列出,当两种纤维含量相同时,纤维含量排列顺序可任意。4.4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量以公定质量比表示。4.5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标记时,应在线密度前标明纱的颜色、纺纱工艺过程(或代号)、原料名称(或代号)及其混纺比,具体表示见下列示例。示例:植物染料蓝色19.7tex赛络纺精梳棉粘混纺纱,纤维含量为精梳棉60%,粘胶纤维40%,其中植物染料染色纤维为棉纤维,应写为:蓝色AAJC(JCp)/R60/4019.7tex。5要求5.1项目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质量要求分为特性指标、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明显色结、十万米纱疵、毛羽指数H值或2mm毛羽数、色牢度、纤维含量偏差、色差、安全性能十三项指标。5.2分等规定5.2.1同一原料、同一色号、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功能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5.2.2产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5.2.3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产品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5.3质量要求5.3.1特性指标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不应含有合成染料,且测试结果与标示的植物染料名称及染料识别色素相符。5.3.2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按表1规定。学兔兔表1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项目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线密度偏差率/%±2.0±2.5±3.0线密度变异系数/%≤2.02.53.0单纱断裂强度/(cN/tex)≥本色纱标准值×90%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本色纱标准值+1.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本色纱标准值+1.0千米棉结(+200%)/(个/km)≤本色纱标准值明显色结(粒/100m)≤6918十万米纱疵(个/105m)≤本色纱标准值毛羽指数H值a≤本色纱标准值2mm毛羽数a/(根/m)≤本色纱标准值注:本色纱标准值参照有关国家、行业标准或双方合同约定。a只考核赛络紧密纺纱的毛羽指数H值或2mm毛羽数。5.3.3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其他技术要求5.3.3.1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色牢度技术要求按表2规定。表2色牢度技术要求项目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耐皂洗色牢度/级≥变色3-432-3沾色3-432-3耐汗渍色牢度/级≥变色3-433沾色3-433耐摩擦色牢度a/级≥干摩4-543湿摩32-3(深2)2-3(深2)耐光色牢度/级≥变色433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级≥变色3-432-3注:色牢度可按供需双方另订协议。a深、浅色程度按照GB/T4841.3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浅色。5.3.3.2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混纺纱纤维含量按本色纱执行,纯纺纱不考核纤维含量。5.3.3.3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对标样色差不低于4级;同一批内色差不低于4-5级。5.3.3.4产品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应用于婴幼儿的产品应符合GB31701的要求。学兔兔试验方法6.1特性指标试验按FZ/T73065-2020中6.1规定执行。6.2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试验线密度偏差率按式(1)计算,其中100m纱的实测干燥质量按GB/T4743-2009中程序2烘干后折算,100m纱的标准干燥质量按附录A中式(A.4)计算;线密度变异系数按GB/T4743-2009中程序1调湿平衡后,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𝐷=𝑚nd−𝑚𝑑𝑚𝑑×100…………………(1)式中:D——线密度偏差率,%;mnd——100m纱实测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md——100m纱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c1i2ccim1-n)(=−=nmmCV……………………………(2)式中:CV——线密度变异系数,%;mci——每个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的平均质量,单位为克(g);n——试样的总个数。6.3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按GB/T3916规定执行。6.4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200%)试验按GB/T3292.1规定执行。6.5明显色结试验按FZ/T10021-2013中附录A规定执行。6.6十万米纱疵试验按FZ/T01050-1997规定执行,十万米纱疵结果用A3、B3、C3、D2及以上九级疵点之和表示。6.7毛羽指数H值或2mm毛羽数试验毛羽指数H值试验方法按照附录B规定执行,2mm毛羽数试验方法按FZ/T01086规定执行,发生争议时,以2mm毛羽数为准。学兔兔色牢度试验6.8.1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按GB/T3921-2008试验方法A(1)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6.8.2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按GB/T3922-2013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6.8.3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按GB/T3920规定执行。6.8.4耐光色牢度试验按GB/T8427-2019中方法3规定执行。6.8.5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按GB/T14576规定执行。6.9纤维含量试验按GB/T2910(所有部分)、FZ/T01101规定执行。6.10色差评定按GB/T250评定。6.11安全性能按GB18401或GB31701的要求。7检验规则按FZ/T10021-2013中附录A规定执行。8标志、包装按FZ/T10008规定执行。9其他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供需双方可另订协议。学兔兔附录A(规范性)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百米质量的计算A.1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可按干重混纺比例计算,也可按公定质量混纺比例计算,按式(A.1)和式(A.2),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其中棉公定回潮率为8.5%,粘胶纤维公定回潮率为13.0%,莫代尔纤维公定回潮率为13.0%,莱赛尔纤维公定回潮率为13.0%。a)以干重混纺比例计算公定回潮率,以百分率表示:𝑊=𝑊1×𝐴1+𝑊2×𝐴2+𝑊3×𝐴3100………………………………(A.1)b)以公定质量混纺比例计算公定回潮率,以百分率表示:𝑊=𝐵1𝑊11+𝑊1100+𝐵2𝑊21+𝑊2100+𝐵3𝑊31+𝑊3100𝐵11+𝑊1100+𝐵21+𝑊2100+𝐵31+𝑊3100………………………………(A.2)式中:W——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W1、W2、W3——混纺纤维的公定回潮率,%;A1、A2、A3——混纺纤维的干燥质量混纺百分比例;B1、B2、B3——混纺纤维的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A.2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按式(A.3)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10tgTm=……………………………………(A.3)式中:mg——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的标准质量,单位为克(g);Tt——纱的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A.3100m纱标准干燥质量按式按式(A.4)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WTmtd+=10010010………
本文标题:TCCTA 30902-2022 植物染料染色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3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