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深入5篇
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深入5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深入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深入1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全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开展这样一个调研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向各位领导汇报我区干部理论学习的基本情况:1、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化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意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干部理论学习的意见》,制定了《东河区干部理论学习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将两级中心组学习情况纳入长效管理工作内容和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了全区中心组成员及学习秘书网络。今年春节上班第一天我区部分县级干部受到的第一件礼物不是拜年贺卡而是由区委书记写的一封信,主要内容是告诫干部严格遵守中心组织学习制度,强化学习意识。2、从学用需求入手,增强中心组学习的针对性。近两年来先后邀请专家学者、认真组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包头市委九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解读、新《劳动合同法》《就业法》、廉政规划解读等专题辅导讲座;为了有效补充高层理论面对面邀请讲座成本较高的不足,全区适时向中央党校订购专题辅导录像资料,提高理论学习的层面,拓宽学习范围;为了创新理论学习活动载体,全区还通过编写《中心组学习专刊》,开办“东河讲坛”,理论光盘送下基层,辅导资料送基层等形式来提升中心组自选学习课堂的影响力,带动机关干部主动参学的积极性,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理论辅导,又有案例分析,既包涵政策法规,又涵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20-、20-两年来,已经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28次,编发《中心组学习专刊》29期;组织区委中心组成员撰写心得体会101篇,加强了全区干部的理论研讨和交流。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组织万名市民看东河活动,利用100名舆情信息员展开民情大收集活动,在全市率先创办了《中心组学习专刊-民情》影像版,特别是在今年我市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再评选期间加大了民情反馈力度,收集民情信息176条,搭建中心组学习成员了解民情,关注民生的平台,使中心组学习更加突出了实效性。3、从学分管理入手,强化对中心组成员的考核。为了促进中心组成员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干部理论学习的约束机制,我区通过学分制的建立和管理强化中心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即主要对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出勤情况进行汇总和通报,对中心组成员的学习笔记记录情况采取调阅方式进行抽查,按照学习进展情况向中心组成员及时向中心组成员收集心得体会文章,并把为基层进行理论宣讲、到联系点指导学习和自查、自学情况作为学分要求。中心组成员的学分情况以通报方式送报各中心组成员,促进相互“比、学、赶、超’。4、从立足实践入手,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紧紧围绕全市重要决策部署、全区重点工作安排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理论问题,两年来我区下发了《20-年哲学社会科学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调研课题》,《20-年重点理论研究课题》,成为中心组成员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开展理论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总结经验,进行实践的重要选题。目前,各中心组成员分别按照分管工作下基层进行了调研,其中城中村改造的网上调研工作和农村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的实践活动对全区城中村改造模式探索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文化产业方面的调研对我区如何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兴建材业的调研和探索促进了我区以红星美凯龙为龙头的建材市场的建设;其中我区中心组成员的理论文章《在“三个提高”上下功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东河经济又好又发展》、《包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心得体会文章分别被刊登在《内蒙古日报》和《包头日报》理论专刊上发表。中心组成员的理论文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促进包头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被中国西部文化产业论坛评为二等奖,并获得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从强化队伍建设入手,加强理论下基层工作。结合我区基层理论宣传受众群体的需求,进一步整合领导讲坛、专家讲坛、民间讲坛的资源优势,在全区开通了“理论帮你办”热线,为基层开展理论咨询辅导20余次;建立了客座讲师队伍和基层报告员30余名,目前已开展“科学发展堂”大型报告会24场,各类小型讲座近200场。建设学习型政党,要靠学习;干部成长,也要靠学习。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更加凸显了干部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当前干部学习的现状呈现出不平衡性,有些干部真学真用,能够做到通过理论水平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但也有些干部不学不用,假学滥用。可以说目前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理论学习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忧的一面则是有效的学习较少。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学习,提高干部理论学习的内在动力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一是不爱学。一些干部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或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前些天我区一位乡镇干部说从来不看报纸,这在基层干部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二是不真学。一些干部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走过场、做表面文章,与实际工作结合少。比如,我们对二级中心组半年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一些单位在记录本上反映出来的基本形式是念报纸或读文件,一些同志抱怨这种学习形式本身让人反感,“报纸上的文章和文件上的资料大家都看得懂,都能理解,可在学习会上,主持学习的领导却把他们当作不识字,不会阅读的人来看待。于是念报纸文件就成了学习的重要方式。三是不能学。一些政府部门的干部借口工作游离于学习和培训之外,致使一些所谓的闲职干部成了应付培训学习的“专业户”。(清华干部培训)此外,从干部理论学习的培训形式和考核机制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导致干部学习“三不”的根本原因:一是授课与听课脱节。目前,在基层理论学习中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问题,比如请专家来给中心组讲课,都希望请层次高的,有名望的,因此,旗县区级的要至少请市或自治区的讲,市级的则要请国家级的讲。但由于目前一些专家很难有时间到基层调研,掌握一线实际越来越少,甚至对当地的情况根本不清楚,因此,讲的内容大多以纯理论为主,单一乏味,空对空,常采用满堂灌输的方式,往往是讲的人滔滔不绝1小时,听的人昏昏欲睡60分,讲的人照本宣科夸夸其谈,听的人索然无味开小差。结果是讲课者情绪不高有意见,听课者兴致不高发牢骚,组织者左右为难很尴尬。(我们今年办了几次大型报告会,效果不好。又比如今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学习,领导出的题目是老工业如何领导好三农工作);二是理论学习考核与干部成长脱节。从旗县区看,在考核一个拟提拔的科级干部时,组织部要到单位进行业务能力考核,要向纪检部门了解干部廉政情况,但从没有向宣传部门了解过这个干部的理论水平如何。我区已将中心组学习纳入目标考核,而且每年要给组织部提供一个干部的理论学分,但最终结果不得而知;从市级看,市委组织部每年要给县级干部的学习培训打学分,依据包括: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参加情况,其它可认定的外出业务培训,干部发表论文等情况,但从未向同级党委宣传部征求过干部在日常中心组学习的情况,而且学分究竟对干部提拔起多大作用不得而知。由此导致干部理论学习长期处在一个有位臵无地位的状态,一些被考核的干部虽然在征求群众意见时明确被提出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但绝不会成为影响干部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可能在其考核材料里出现的不足永远都是学习不够,理论水平需加强,使得目前干得了、说不了、写不了的干部大有人在。从增强干部学习动力方面提几点建议的思考:1、改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和只注重单一的理论学习的方法。提高认识,要改变过去那种“如雷贯耳”的强制性、灌输式教育方法,倡导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方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要增加理论学习的“自选动作”,减少“规定动作”,把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探索不同学习途径。如,引进现代化教育手段,如用电化教育代替开大会,用网络学习代替集体阅读,用观看光盘、录像带的方式弥补报告会的局限性,以新的方式和载体,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2、搭建学以致用的“舞台”,所学习的内容与工作挂钩。把理论学习作为谋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适时进行前瞻性的谋划和现实性的务虚,注重以决策对象为中心,从理论高度上进行分析、研讨,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同时要要求各级党校和讲师团坚持把理论学习渗透到调查研究之中,把实际问题“带”上来,使理论学习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3、创新干部学习制度,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现在组织与纪检部门联合搞部门和干部的述廉工作,是否可以扩展到组织与宣传部门联合搞述学活动。干部主管部门对领导干部考察、考核时,要对其学习态度、理论素养、学习效果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包括干部述学,个人依据检查考核的内容,向检查组汇报参加中心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基本情况、主要收获以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并展示个人学习成果;组织考学,检查组依据当年所学内容,提出1至2个问题,请被考核人谈自己的认识,检查被考核人对重要理论观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群众评学,听取被考核干部所在单位群众或被管理对象对被考核人员学习情况的评价。最关键是检查考核结果械合理运用。要由各级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及时将干部学习考核情况向当地党委常委会通报;要将经常性检查和集中考核情况逐一收入学习档案,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深入2学校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创先争优”系列活动。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对照“五个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联系个人工作实践,总结如下:一、存在不足:⑴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⑵、服务宗旨不够牢固。⑶、业务提升滞缓。二、原因分析1、对加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不扎实,主动性、自觉性学习不够,从而使自己的观念更新滞后,究其思想根源: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忽视了重要思想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2、近一年来,没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表明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一切为了群众”是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同事,做到树立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3、业务水平有前行滞缓的现象。身体原因,造成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回避心态。教科研这一块缺乏继续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缺少了以往韧劲。三、整改措施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思想,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澄清头脑中的模糊认识,深刻认识到只有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2、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工作中要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学生安危冷暖,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加强师德学习,为人师表。3、提升业务水平,争创佳绩我要勤勤恳恳,发奋工作,光明磊落,坚持真理,保持良好心态,不气馁,不退缩,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止,就会得到组织认可、社会认可和群众认可。在业务水平提升上应秉承学无止境,更上一层楼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合力带动学校业务整体提升。在今后的阶段,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巩固学习成果。进一步排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问题,并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
本文标题: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深入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4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