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范例(通用4篇)
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范例(通用4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范例(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第一篇】“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的去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而国家的兴衰要靠教育,科技,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因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李兰娟院士如是说,她的一席话在我心海中激起了阵阵波澜。“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好。”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名言。是啊,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这才活得有价值。当这场疫情来势汹汹地到来时,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既不是娱乐明星,也不是网红,而是军人,医护人员们……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他建议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月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还有很多医护人员主动申请去到治疗第一线。除夕夜,陆海空三军医疗队驰援武汉,海军军医大学150名医护人员冒雨从上海出发,一位军人接受采访时说“人民有难,军人当先!为了人民的健康,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都是用生命在和新冠状病毒博弈吖。然而那些所谓的偶像娱乐明星,除了韩红姐姐累得病倒外,有些明星捐的款项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真是九牛一毛啊!大多数都是在豪宅中喝着红酒享受人生,有的还出国旅游……同学们好好想想,谁是中国真正的明星,谁是民族真正的脊梁,谁才是我们心中的偶像呢?历经沧桑的中国曾经一度是弱者。拥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就因为中国的落后而毁在英法联军的手中。帝国主义强盗攻进圆明园,把能抢的都抢走了,能运的都运走了,拿不动的都给毁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圆明园烧成了一片废墟……但是现在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袁隆平培育了高产杂交水稻、王选研发了汉字激光技术后印刷业腾飞起来、成功建造有六个世界第一的港珠澳大桥……可这些辉煌的成就是谁创造的呢?对!还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们,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是我们的最美偶像。如果以前你问我:“你的偶像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地说:“TFBOYZ!”他们那富有朝气的形象和舞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的每一首歌我都会吟唱,每一段舞蹈我都想学习。但是现在,居家的这些天里我通过电视、手机认识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他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带领大家一起走出恐惧,他们不是天天上热搜和封面的明星,而是用自己的学问,智慧,勇敢挡在我们的面前的白衣天使们、战士们……所以我要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将来成为像李兰娟、钟南山等抗疫英雄那样的人……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强盛将会寄托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身上。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奋勇向前,让自己成为将来的“最美偶像”吧!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第二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是李兰娟的建议,也是她的肺腑之言。“粉”她,李兰娟,你的样子,真正的时代偶像!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第三篇】在重症病房,白衣战士们仍在日夜坚守,我们来认识吉林省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长-。对-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她要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机。这位77岁的老人已经插管治疗17天,终于脱离危险要恢复自主呼吸了。都知道给患者插管时异常凶险,但拔管时的危险系数其实一点也不低。由于不能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时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就会喷溅出来。真正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导致无法呼吸,-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师、ECMO团队,随时要做好抢救和二次插管的准备。拔管操作一切顺利。接下来,护士们就要24小时轮流守候在老人床旁,为老人叩背排痰,详细检查每一项监护指标。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除了气道的护理,哪个床的患者需要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哪个床新生了疱疹,高岚都记在心里,悉心照料。在护士们的眼中,高岚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又细致周到的人。今年50岁的-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0年,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20-年,又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火线入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一线,带领着100人的护理团队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过去的一个多月,-所在的医疗队已经成功从生死线上拉回35位患者。现在,尽管患者们恢复得越来越好,但-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第四篇】幸好有他们在,不仅有力的促进了武汉封城举措的实施,还及时引起国人对戴口罩和酒精消毒的重视。经过大家几个月的共同努力,国内新冠疫情在进入3月后持续好转。武汉也迎来了即将解封的好消息。对此,李兰娟院士说还有两大问题不能放松:一是社区的防控还要非常的小心,绝对不能放松。二是每个医院的发热门诊都要更加规范的检测,所有发热病人都要去发热门诊接受检测。在这场阻击疫情的战役中,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驰援武汉。这么大的年龄每天只睡3个小时,争分夺秒研究病毒,真的让人钦佩,记者都心疼的说应该多睡会儿。其实李兰娟一开始并不是院士,而是一位赤脚医生。
本文标题:抗疫英雄事迹李兰娟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19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