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舞蹈衍生出多样化的类型,以性质不同为依据可划分为生活性舞蹈与艺术舞蹈,其中生活性舞蹈代表现实生活所需的舞蹈,而艺术舞蹈则是以观赏表演为主,依据风格不同可划分为民间舞、芭蕾舞、当代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注重舞蹈鉴赏与技能教学实践结合舞蹈是人类传承至今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舞者能通过肢体动作、身体形态进行信息表达,在表演过程中进行思想与情感的抒发,利用特有的表现方式、动作规律来创造美、体现美以及赞扬美。在当前中职舞蹈教学中,中职生不仅是舞蹈作品的赏析者,还扮演着舞蹈学习者的角色。对于以往舞蹈教学中缺乏实践的问题,中职教师可分析学生舞蹈鉴赏能力提升的需求,做到舞蹈技能实践教学与舞蹈鉴赏的有机融合,继而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舞蹈作品中隐含的情感,通过动作分解、技能学习来实现对舞蹈艺术美的欣赏与享受,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美的体现,掌握不同舞蹈动作的美感,促进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并以实践教学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以《欢天喜地秧歌情》鉴赏为例,教师可在鉴赏教学前带领学生加深对该舞蹈作品体态特征的了解与分析。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秧歌舞的动作分解,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通过示范教学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的舞蹈动作,并在实践教学中感受到舞蹈美。通过对舞蹈技能实践教学与鉴赏课程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在实践学习、练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舞蹈鉴赏能力。(二)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作品优化舞蹈鉴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舞蹈衍生出多样化的类型,以性质不同为依据可划分为生活性舞蹈与艺术舞蹈,其中生活性舞蹈代表现实生活所需的舞蹈,而艺术舞蹈则是以观赏表演为主,依据风格不同可划分为民间舞、芭蕾舞、当代舞、古典舞、现代舞等。通常情况下,舞蹈类型不同所用的鉴赏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为此可通过对比不同类型舞蹈来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当前舞蹈鉴赏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对所有类型舞蹈一概而论,而是要做到通过鉴赏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舞蹈类型。以广场舞、秧歌舞为例,此类舞蹈存在广泛性、群众性等特点,无须较强的专业基础就能参与其中。不同于芭蕾舞等舞种,此类舞蹈在赏析时可以做到对舞者专业性的淡化。再如民族舞虽然是不同民族舞蹈的集成,但不同民族舞蹈风格迥异,如傣族舞蹈特点表现为节奏平缓,舞者表演过程中婀娜多姿,且舞蹈动作刚柔并济、内含力量,舞者通过对屈伸动律的把控,可呈现出手、脚、身体三道弯,舞蹈整体呈现出刚柔并济、动静配合的特征。而维吾尔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拔背、立腰、挺胸来体现出直立感,整体舞蹈呈现出外向、挺拔的特点。鉴于此,在实际鉴赏教学期间,教师可通过舞蹈对比来加深学生的感悟,如教学时引导学生对《雀之灵》与《掀起你的盖头来》进行比对赏析,实现在不同类型舞蹈作品中感悟美。(三)舞蹈鉴赏教学与电影鉴赏有机结合特有的动作表达形式决定了教师难以借助语言对舞蹈的艺术、概念进行生动诠释,甚至难以通过语言表达来引导学生感悟舞蹈的艺术美,尤其是舞蹈动作中的艺术处理、微妙细节,利用语言表达显得苍白无力。对于大部分中职生而言,因舞蹈基础与能力不足使得他们对舞蹈动作中隐藏的“潜台词”无法精准捕捉。所以,教师可借助舞蹈剧目来帮助学生加深感悟,基于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舞蹈剧目来挖掘作品中的艺术概念。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为帮助学生精准、明确区分心理和现实时空的界限,可借助电影片段来优化舞蹈鉴赏教学,利用电影高度灵活的特质引导学生感知时空跳跃,通过对舞剧时空迁移的指向、勾连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教师通过将电影艺术合理应用于舞蹈鉴赏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舞蹈结构方式的了解以及舞蹈思维视角的认知,掌握解决舞蹈艺术中相关问题涉及的技术要素,同时可依托电影鉴赏与舞蹈鉴赏的有效衔接,加深学生对舞蹈审美特征的感悟。(四)舞蹈演员、编导换位思考,融合舞蹈鉴赏教学要想实现以舞蹈教学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教师需在教学之初引导学生明确舞蹈鉴赏的目的与动机,舞蹈鉴赏并非对作品不足之处加以抨击和批评,而是站在舞者、编导的角度对舞蹈作品进行内涵挖掘与美感体悟,在此基础上做到对舞蹈作品的合理修葺和完善,并提出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通过自主鉴赏给予中肯、客观的评价,做到对舞蹈创作的用心呵护,持有交流切磋的心态面对舞蹈编导和舞者。鉴于此,教师可在舞蹈鉴赏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思考所学习的舞蹈作品“若我是舞者或编导,我应该如何把控这个舞蹈作品中的细节,能否找到比编导更合理、科学的舞台调度方法以及动作连接顺序等,当前作品舞者、编导所用的哪些结构和语言是我无法比拟的”。此种沉浸式舞蹈鉴赏形式,能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更深入的认知,实现与作品创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同时,角色换位方法的应用可让学生立足于不同视角进行舞蹈作品鉴赏,以往舞蹈鉴赏教学开展多以宏观式分析为主,如强调对舞蹈主题、立意、内涵、主旨等方面的挖掘。而换位思考可让学生深入舞蹈作品细节分析中,做到对舞蹈作品中动作连接、队形变换、道具使用、时空处理、造型使用等细节的关注与分析,实现让学生利用自身已有艺术素养来丰富经验累积。(五)舞蹈文学与舞蹈鉴赏教学有效融合纵观当前中职舞蹈教学课程设置,其中舞蹈史、舞蹈鉴赏等课程呈现出独立设置的态势,虽然此种教学形式能提升舞蹈教学的针对性,帮助学生系统性学习某领域的学术知识,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对中职生而言,对舞蹈整体印象的了解与认知至关重要,所以教师需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基础,通过结合鉴赏类、史学类课程促进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提升。在实际舞蹈教学期间,以时间顺序、地域顺序等为基准进行舞蹈剧目的合理梳理,利用舞蹈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的发展历史,实现在有限的课时内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并在知识赏析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以汉代舞蹈教学为例,此阶段舞蹈以泱泱汉风为主要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盘古舞》等剧目,借助汉代舞蹈剧目加深学生对汉代舞风的感性认知,再如教学魏晋商乐舞时,此阶段舞蹈以抒情言志、闲情雅致为主要特点,教师可为学生展示《谢公屐》作品,引导学生透过舞蹈作品来体悟文人情趣。如教学唐代舞蹈时,为帮助学生认知此阶段舞蹈以宏大气魄为主要特点,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胡旋舞》《霓裳羽衣舞》等作品的赏析。需注意,史学课与舞蹈鉴赏教学的融合存在一些弊端,如史学记载中舞蹈代表作与现有舞蹈作品无法做到匹配,但此种融合式教学手段应用并非单纯的历史与作品相互对应,而是强调借助舞蹈作品使沉闷的史料变得生动形象,以便于学生通过舞蹈作品加深对史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以史为鉴进行作品创造性的评价考量。此外,教师还可做到舞蹈鉴赏教学与美学、教育学、文艺学等的有机结合,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将上述文学作为中职生社科知识的延伸,实现在舞蹈鉴赏中促进学生深入探究以及文化思考。如在开展古典舞欣赏教学时,教师可在全面掌握学生认知特点、水平的前提下,合理将古典美学知识融合到赏析教学中,如在古典舞作品赏析中融合《中国诗画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美学知识,借助美学知识引导学生感悟隐藏于舞蹈作品中的人文意义。
本文标题: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48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