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
2010新版《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点会计是一种经营管理活动,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搜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为计量标准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会计工作也不例外。会计工作的目的,简称会计目的,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由于企业会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分析企业会计的具体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会计为谁提供和怎样提供信息的问题。为此,首先应明确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一、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一)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二)企业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体的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界需要利用企业信息进行决策的,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人:1.企业所有者。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例如:(1)是否应该为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2)是否应该转让他在企业中的投资(如出售股份)。(3)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实现了企业的目标。(4)企业的经营成果怎样。(5)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或股利政策)怎样。对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他主要依赖会计信息,作出是否参与企业投资的决策。2.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是否能够按期还本付息,即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以便做出有关的决策。具体而言,债权人需要的信息是:(1)企业的财力是否充裕,是否足以偿还债务。(2)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3)是否应该贷给企业更多的资金。(4)是否应该继续保持对企业的债权(如是否转让公司的债券)。对潜在的债权人来说,他要依靠会计信息做出是否贷给企业资金的决策。3.政府部门。有关政府部门(如税务机关),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情况。例如:(1)企业所交所得税和其他税金的情况。(2)是否遵循有关法律的规定。(3)企业向各级政府的法定机构提供的各种报告是否正确。4.职工与工会。企业职工与工会主要关心下列问题:(1)企业是否按正确的方向从事经营,为职工提供稳定而持久的工作单位。(2)企业的福利待遇有何变动。(3)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利润增加时,企业是否能支付较高的工资与奖金。5.企业的客户。他们主要关心:(1)企业财力是否充裕,是否可以保证长期供应客户所需要的产品。(2)是否应该增加从该企业的产品购买。(3)企业的经营行为与政策是否与客户的目的相矛盾。二、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现代企业会计可以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本课程着重讲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管理会计相比,企业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是:1、直接的服务对象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信息。但它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2、从提供信息的时态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提供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会计信息。3、从提供信息的跨度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定期反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4、从工作程序的约束依据来看,财务会计要受外在统一的会计规范(例如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5、从会计程序和方法来看,财务会计有一套比较科学的、统一的、定型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例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含义、职能和目标一、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目的的影响财务会计的目的是提供会计信息。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以及企业的意愿和外界的约束,这三项因素决定了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经济环境对于决定企业财务会计的三个因素均有重要影响。一定时期的会计目的与会计实践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一)经济环境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企业规模与组织形式等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以企业规模和组织形式为例,来说明这种影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逐渐增加,企业所有者和外部利害关系人便逐渐脱离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因为他们能已经不能像在小企业那样直接了解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为此,企业所有者常常聘用适当的人来负责过去有他们亲自从事的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外部关系人也是有通过正式的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有关情况。在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出现以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于公司的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极少涉足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经济的详细情况了解自然就会少,只能越来越多的依靠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越大、越是采用经营权与所有权向分离的组织形式,企业的所有者与其他的利害关系人就越是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分离,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因此为了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的阿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有必要定期提供企业会计报表。由于报表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决策的质量这就要求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需要建立一套会计报告的规范要求,以约束企业的会计核算与会计报告,这样会计准则便应运而生。可见,经济环境不仅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数量和内容,还影响所需会计信息的质量。(二)经济环境与会计程序与方法经济环境不仅影响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而且影响企业会计提供信息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对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影响上。例如,产业革命促进了折旧会计的产生和成本会计的发展。在产业革命以前,固定资产的投资与工资、原材料费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固定资产的成本是否以折旧的方式分配到各期间对会计盈亏确定影响不大。产业革命以后,固定资产的投资迅速增长,为了正确的计算盈亏,就要求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合理的分配到各个收益期间,于是,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就应运而生。(三)经济环境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例如,在我国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外提供会计报表主要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基本上是消极被动的行为。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企业自主权增大,筹资渠道多元化,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如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往往愿意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按照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主要是:1.满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2.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3.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三个方面反应了我国企业会计目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第二层次是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第三个层次是满足企业滋生经营管理的需要。第三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对企业经济所要核算的经济活动内容的基本分类项目,称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简称会计要素。企业财务会计要素即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或是财务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一、会计要素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1.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和判断,以明确它们是否对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以及影响什么会计要素。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确认。2.在明确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影响的会计要素之后,要进一步确定其影响程度即对有关会计要素的数量增加变化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计量。3.昀后企业会计要讲有关经济活动对有关会计要素影响的性质,数量正确的记录下来。这一过程称为会计记录。二、资产(一)资产的确认资产是由于过去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目前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资产具有如下特点:1.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只有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才能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资产。不能根据谈判中的交易或者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来确认一笔资产。2.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企业拥有资产,从而就能够排他性地从资源中获得经济利益;有些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但是企业能够支配这些资产,而且同样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的使用中获得经济利益。可以融资租赁为例。3.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二)资产的分类为了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大类。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合理的预期将在一年之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之内被销售、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和待摊费用。除流动资产外的所有其他资产称为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三)资产的计价会计上对资产的计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资产增加时,确定按什么样的金额入账,即要确定资产的入账金额;(2)资产减少时,确定按什么样的金额减计资产;(4)会计期末编制报表时,确定结存资产的金额,即要确定在资产负债表上,按什么样的金额列示各项资产。1.资产的入账价格。长期以来,会计上奉行资产计价的“实际(历史)成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所有资产都应按其取得的成本入账。2.资产减少与期末结存的计价。按惯例通常仍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为基础对本期减少和期末结存的资产进行计价,但某些情况下,采用其他计价基础,如市价、成本与市价孰低等,所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可能更有相关性。三、负债(一)负债的确认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由于过去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能以货币计量的一种经济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其特征为:1.负债是就现时存在的、有过去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责任。2.负债是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的经济责任。3.负债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负债的了结方式:(1)支付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2)转让出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资产;(3)提供劳务;(4)以其他义务替换该项义务,即以新的负债替换原有负债;(5)将该项义务转换为所有者权益。此外企业的负债也可能因为债权人放弃债权等原因了结。(二)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之内的债务;长期负债则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债务。(三)负债的计价由于流动负债的偿还期短,现值与到期值非常接近,所以会计实务中流动负债以它的到期值进行计价。长期负债则以未来偿付金额的贴现值进行计价。四、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全部净资产是指所有资产减全部负债后的净额。它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所有者投资的部分;二是资本公积;三是盈余公积;四是未分配利润。企业所有者权益只是在整体上,在抽象意义上,与企业的资产保持数量的关系,它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关系。从数量上看,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是某种数学运算的结果,只是一个平衡数,即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金额也一般不等于企业净资产的市场价值。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他内容对任何组织形式的企业都适用。五、收入(一)收入的定义与范围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我国,收入通常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与营业外收入。(二)收入的确认标准收入确认的一般标准是:如果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关系到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并且能够可靠的用货币加以计量,就应当确认收入。这就意味着,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要确认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将在第十一章讲述。六、费用(一)费用的定义与范围费用是指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减少。费用与收入相配比,即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盈利。费用按照其与收入的关系,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营业成本是指所销售商品的成本,或者所提供劳务的成本。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在会计报表中一次计入当期费用。(二)费用的确认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关系到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并且能够可靠的加以计量,就应当确认费用。这就意味着,在确认费用的同时,要确认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费用确认的具体标准将在第十一章讲述。七、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这样几个内容: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
本文标题:《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9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