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础会计贾晋黔洛阳市财会学校会计工作基本流程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第二节会计的对象•第三节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头脑记忆即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打绳结,在器皿上刻痕﹚等记录和计算方法。“会计”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周礼》中。据史籍记载,我国西周王朝已设立了“司会”这一专职官吏来掌管国家和地方财物。对“会计”一词的含义,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解释:“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即:会计既要进行个别核算,又要把个别核算加以集合,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核算。•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记录。•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其计算公式为:入-去=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唐宋时期,在“三柱结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四柱结算法”,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其计算公式为: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或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明末清初,在以前“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的单式记账方法基础上创建了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将日常发生的账项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其计算公式为:进-缴=存-该收入-支出=资产债权-负债投资其结算过程:清朝中叶复式记账又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将账簿每页用中线划分为天地两方,上为天(收)下为地(付),上收下付,收为来账,付为去账,天地两方相等。对每笔账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账簿中分别进行登记来账和去账,以反映每笔账的来龙去脉。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企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第三节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定义◆会计所服务的经济组织。◆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A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D会计主体2)确立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2)持续经营1)持续经营的定义◆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3)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的定义◆以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期核算为前提,而不需要等到过程终止。(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4)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量等计量单位)。(一)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核算停虚假经济业务停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报告(二)相关性原则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三)可理解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四)可比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是对不同会计主体之间在使用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会计指标等方面的要求。(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其所有权(法律形式)并非属于企业,但其已经是控制和使用的资产(经济实质)。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即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经济业务经济实质法律形式经济业务二者统一二者分离(六)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七)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意义在于: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八)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提供。即“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预测、决策等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方法的基础会计核算方法实施的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继续与发展•1.设置科目账户•会计信息的存储器资产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存放在企业的现金存入银行的存款仓库储存的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会计信息的存储器】仓库存放的包装物包装物•2.复式记账•发生的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500500银行存款原材料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料。•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户•4.登记账簿•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簿•5.成本计算•对计算对象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进而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记账成本计算原材料1080/4件总成本:1000元+80元=1080元单位成本:1080元╱4=270元经济业务:购入A材料4件,买价1000元,支付运费80元。•6.财产清查•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买价1000元,运费80元。计4件。原材料1080/4件盘点实物(4件)账实核对•7.编制会计报表•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方法。账簿会计报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会计核算方法应用程序:5个步骤•1.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部门首先要获取原始凭证,经审核后按照设置的会计账户(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方法编制记账凭证。•2.依据会计凭证,按照复式记账规则登记账簿(账户)。•3.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对经营过程中的有关业务进行成本计算。•4.为保证账实相符,应运用财产清查方法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5.在保证账实相符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本文标题: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9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