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兼论南昌大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战略构想陈家宽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2013.04.24陈家宽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发展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学科建设专家咨询组组长南昌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科学湿地生态学大学教育与科学发展战略一、形势与判断国际环境:“9·11事件”(2001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美国次贷危机”(2007年)“欧洲国债与欧元危机”(2008年)“日本政府信任危机”国内环境:进入高速城镇化进程启动大规模基础建设承接制造业和开拓国际市场人口红利中国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年历史性转变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升到第二位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位财政收入增幅世界第一基础建设(高速公路、高铁、空港和地铁等)速度世界第一城镇化速度(在金砖五国中)第一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抗击非典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巨大成功找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本世纪可能发生人类历史上伟大变化—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东移两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日本-四小龙-中国、印度的崛起英国-欧洲(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美国的衰败中国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还有30%的城镇化率内需的转型—民生、海洋、国防经济结构转型与创新驱动教育、科研和民生投入会大幅度增加科技革命给予中国更多的发展途径的选择有可能还有20—30年的高速发展期还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提出生态文明的背景: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严峻形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上海第36,北京第55,深圳第67。(《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1-2012)》,中国社科院,2012)全球生活质量排名:上海第95,北京第109,广州第119,成都第127。(《2012年全球生活质量城市排名》,Mercer)中国城市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与环境问题中国资源人均为世界人均的%石油:7%天然气:7%淡水:28%耕地:48%铁矿石:17%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水耗: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资源产出率初步核算:3770元/吨,是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3、韩国的1/2粗放型生产方式使本来就很紧张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耕地资源共18.26亿亩,人均1.37亩,为世界人均的1/3高产地28%,中产地40%,低产地32%土壤退化和污染严重国土资源浪费严重:行政新区、经济开发区、大学新校区用地等土地财政成为地方主要收入之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空间:数量减少,质量退化水资源总量2.8万亿方,世界第六,为世界人均的1/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和经济布局不匹配,南方占81%,北方占19%水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无序、滥用水资源造成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并发生严重冲突资源约束趋紧: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下矿产结构石油、天然气、铁、铀、钾矿等经济和国防发展的主要矿产资源量少,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利用率低黑色冶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有色冶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30-35%(50%)煤炭综合回收率为30%油田的平均采收率32.7%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国家安全受到严重考验资源约束趋紧矿产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均拥量少,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水体污染污染源由点源向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薄弱不到11%饮用水符合我国卫生标准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重金属和传染病菌的水等,7,000万饮用高氟水3,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水污染已对人类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有汽车尾气、煤烟型污染、化学污染主要污染物有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甲醛、病菌酸雨态势扩大,出现酸雨的城市占半数以上,主要集中在南方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国际外交谈判压力日益增大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水灌溉、任意排放有害废物等原因造成2亿—2.4亿亩耕地严重污染食品安全形势极为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61%的野生生境丧失40%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15-20%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水体污染达80%以上,水生生态系统濒于解体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外来生物大规模入侵生态与环境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环境污染严重三、“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生态文明的两种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新阶段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现代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fudan文明史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演进在人类发展史中,生态文明是被动提出的原始社会:依附于自然农耕文明:敬畏和顺从自然工业文明:支配自然、榨取自然和破坏自然fudan四五十年代生态环境危机的频发在人类发展史中,生态文明是被动提出的1948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英国伦敦事件1955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及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令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出现人口过度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fudan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警示与思考1962年,《寂静的春天》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唤起公众对生产发展和自然环境间矛盾的严肃思考对工业文明的批判fudan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警示与思考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fudan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警示与思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地球的毁灭》《末日书》《末日综合症》《明天的死亡》《即将到来的黑暗时代》《人类最后的时刻》等著作预言经济增长在自然资源优先的情况下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做了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的极端预测。罗马俱乐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fudan生态文明的理论萌芽-可持续发展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共识即“如果人们不适当关注环境约束,这样的经济发展既是浪费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世界环境日标志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fudan生态文明的理论萌芽-可持续发展1987年,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fudan生态文明的理论萌芽-可持续发展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fudan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效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改善。在经济相对稳定、政治相对平稳、文化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建立了较为严格的环保制度和相对牢固的环保意识形态,环保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努力与实践工业文明早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西方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斯和恩格斯fudan四、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历史轨迹30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历史轨迹中共十二大(1982)坚决控制人口;保持生态平衡;加强农业基本建设;以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中共十三大(1987)特别指出,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31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历史轨迹中共十四大(1992)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中共十五大(199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历史轨迹中共十六大(2002)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33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历史轨迹中共十七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4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历史轨迹中共十七大(2007)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长远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严峻形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目标美丽中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核心: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实质: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与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途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评价体系保护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交易试点责任追究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宣传教育六、“鄱阳湖流域”生态与环境问题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一)•至今还保持了长江通江、浅水、草型和壅塞形成的湖泊的自然特征和生态功能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二)•长江流域水位和流域内降水的时空变化,共同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态功能高水位低水位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三)•山地-河流-湖泊结构完整,流域与江西省行政区范围高度吻合,是流域生态学最理想的研究区域鄱阳湖流域概况鄱阳湖流域基本特征(四)•充沛、优质的水资源,注入长江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淮、海三大河入海径流量的总和,是长江下游最后、最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区。年份水资源总量(亿m3)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亿m3)(mm)(亿m3)年径流深(mm)年径流量(亿m3)200018661841.23074114.81861346.2200115231578.32635909.31518393.620031362.681308.82185.00805.91345.51339.8620041034.631430.32387.85608.91016.51279.4520051510.101656.72765.84892.
本文标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