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硕士论文-寿险定价利率风险的形成及控制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寿险定价利率风险的形成及控制姓名:范少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保险)指导教师:韦生琼;彭韶兵20060401寿险定价利率风险的形成及控制作者:范少瑜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石娜基于免疫策略的人寿保险抗利率风险产品的设计与研究2007本文对基于免疫策略的人寿保险抗利率风险产品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章为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寿险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以及目前较常用的管控方法,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想及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久期的概念,Redington免疫理论及其在人寿保险抗利率风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第三章利用久期匹配近似免疫策略进行具体的寿险产品的保费设计,即在传统的净保费原理的基础之上,将保费资产和赔付债务的久期相匹配,以达到免疫的效果;第四章将讨论转移到阶段性赔付额的寿险产品的设计之上,该产品也能较好的实现对利率风险的免疫;第五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几个有待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2.期刊论文孟生旺.滕帆中国寿险业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及其情景测试-当代经济科学2002,24(3)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近几年来的降息对寿险业负债的影响,定量刻画了寿险业准备金对利率风险的暴露程度.在此基础上,参照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采用的现金流量测试方法,对我国某保险公司1999年末的资产负债状况进行了情景分析与应力测试,结果证明我国寿险业目前风险管理绩效尚可,但仍需进一步完善.3.学位论文辛冬丽免疫策略在抗利率风险寿险产品定价中的应用2008寿险公司在投资和经营活动中常常面临着利率变化的风险,市场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公司各种投资的预定回报率的实现,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组合策略在目标时刻预定价值的实现。而免疫策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被金融保险界广泛运用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它指的是无论利率发生何种变化,即使是最不利的利率变动,仍能保证投资者预定回报率的投资策略。目前我国的寿险定价利率风险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即资产负债的角度来控制和防范的,如利用财务再保险、投资管理、后天的产品创新等。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问题,本文将从微观角度,即用免疫策略设计抗利率风险的寿险产品,使寿险产品具有先天性的抗利率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控制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本文首先总结和梳理了免疫策略和寿险产品定价利率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从产品创新、投资管理和财务再保险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寿险产品定价利率风险的一般防范措施,探讨了这些措施的局限性,并指出免疫策略在寿险产品定价利率风险控制方面的优越性。接下来具体探讨了免疫理论以及离散随机利率免疫策略在寿险产品定价利率风险防范中的应用。其中重点研究了怎样利用二叉树利率情景树图构造免疫策略的利率动态过程,从而用具有此特点的免疫策略来设计抗利率风险的寿险产品,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一。最后利用实证方法进行了抗利率风险寿险产品的设计,即将二叉树得出的利率动态过程应用到免疫策略中,从而设计出抗利率风险寿险产品的保费,并与传统定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几个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4.学位论文黄冬妮免疫策略在人寿保险抗利率风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2001免疫策略是指在最不利的利率变动发生时仍然能够保证投资者预定回报率的投资策略.该文是在2000届硕士研究生关凌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所作的研究的基础上,用免疫思想对抗利率风险寿险产品的设计作进一步的尝试.其中在第二章利用期度匹配方法,在传统净保费准则的基础上匹配保费的期度和赔付的期度来设计抗利率风险的寿险产品,然后通过具体的数值例子说明期度匹配方法的适用性,并比较期度匹配产品和传统产品在抗利率风险方面的优劣性.最后,文章总结了这种抗利率风险寿险产品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同时提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期刊论文刘家军.黄少杰.LIUJia-jun.HUANGShao-jie随机利率下寿险定价风险的VAR分析-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1)在随机利率下对寿险定价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对随机利率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选择CIR模型为产生模拟利率的基础,推导出基于随机利率的定期寿险毛保费表达式,结合加拿大资产负债方法为产品定价,并利用在险价值(VAR)度量定价的利率风险.6.学位论文余斌寿险利率风险的防范机制1999寿险公司以人身风险为经营对象,其经营受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面临一定的风险。近年来,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广泛关注。利率风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风险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探讨了利率风险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我国利率风险及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借鉴国外利率风险管理的先进思想,提出防范我国寿险利率风险的措施。7.学位论文关凌免疫策略及其在人寿保险抗利率风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2000免疫策略是指在不利的利率变动发生时仍然能够保证投资者预定回报率的投资策略.该文前面部分简要回顾了上前各种实现免疫的方法,包括期度匹配方法和最大化最小价值方法.后面部分则重点讨论了用免疫思想设计抗得率风险寿险产品的尝试.8.期刊论文王延臣.代金.张波随机利率下的保险精算函数-经济数学2004,21(3)保险产品的定价离不开保险精算函数的运用,而保险精算函数的不确定性由剩余寿命和利率的不确定性决定,大数定律保证了通过大量出售保单可以减少死亡带来的风险,而要减少利率风险却非常困难.本文讨论随机利率下的保险精算函数,分别求出这些精算函数的分布和矩,使我们对保险精算中的利率风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9.学位论文王元媛免疫理论在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2007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养老基金以及保险公司等众多金融机构多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它产生于利率自由化后因利率波动而引发的利率风险。就全球保险业来说,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利率的波动对整个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偿付能力危机。在此期间,欧美各国采取了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措施来防范和治理利率风险,取得良好的效果。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为了防范化解利率风险,除了加强政府和行业的外部监管,积极推行资产负债管理是解决利率风险行之有效的方法。反观我国寿险业的发展现状,大多数保险公司均采用了资产负债分离式的管理模式,保险产品的开发定价同资金运用脱节,以致我国寿险公司在中央银行的8次降息过程中累积了严重的利差损,带来巨大的偿付压力,使我国寿险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这迫切要求寿险公司实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在理想情况下,资产负债管理应尽量使资产收入现金流与负债支出现金流在时间和数额上相匹配,但在实践中达到现金流完全匹配是非常困难的。解决的办法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上,使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差对利率完全不敏感或敏感程度很低,这就是“免疫”的思想。免疫理论作为防范利率风险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通过调整资产与负债的数量、期限以及利率敏感度,使资产与负债的利率特性保持一致,从而规避利率风险。本文思考的重心就是如何将“免疫”的思想贯彻在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如何构造适合我国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要求的免疫策略。寿险公司负债管理的核心是控制整个负债现金流的时间和数量,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的负债现金流。所谓优质的现金流,包含了规模性、稳定性、可预测性和经济性等要求。而我国现行的负债控制方法——再保险,只能分散寿险公司整体的承保风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金流的利率特性,也就不能保证现金流的稳定性,因而必须从负债现金流的本质特征入手,着力控制负债现金流的利率风险。要保证现金流的优质,除了监控现金流的利率风险外,可从产品定价上入手,设计抗利率风险现金流的寿险产品。寿险公司资产管理的实质是对寿险资金的运用管理。我国寿险公司对保险资金的运用采取直接投资模式,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定投资政策、选择投资组合策略和选择具体资产三个环节,重心在于寿险资金的增值过程,忽略对资产利率特性的考虑。而目前我国寿险公司总资产中占比最大的四类金融资产——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的市值都要受到利率的影响。如何衡量资产的利率风险,笔者从数理层面的推导出股票和存在违约风险情况下债券的利率风险评估方法。将免疫理论运用在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构造适当的免疫策略。寿险资金具有典型的负债性,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是寿险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笔者借用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的思想提出投资风险最小的免疫策略。另一方面,免疫理论只能在匹配期初抵抗利率风险,但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资产现金流也会随之改变,这就需要不断调整资产组合的头寸。为了维持免疫策略的稳定性,笔者在投资风险最小免疫策略中又加入了M'2变量,最终形成了适合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双目标规划免疫策略。制定了免疫策略,还必须有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来实践它。对于我国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选择问题,目前学界的看法多认为我国不具备采用西方发达国家寿险公司多采用的负债主导模式,而资产主导模式也存在诸多弊端。虽然从理论上讲,负债主导模式能够同时实现寿险公司利润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遗留着金融抑制的痕迹,期限结构偏短的金融工具使得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存在很大难度。另外,我国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匮乏,严重限制负债主导模式的实施。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也造成寿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异常,资产收益远不能满足保险经营的需求,因而资产为主导模式是不可取的。再加上我国寿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有限,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性、技术性的投资管理人才,综合考虑三方因素,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应采取资产管理以负债为主导、负债管理以资产为基础的模式。任何技术都不是完美的,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免疫理论也存在其使用的局限性。建立免疫策略的补偿调节机制,就是对免疫理论的极大补充。方法之一是设立资产波动准备金。它是一种非负债型准备金,功能上类似缓冲器。它可以在发生短期盈利的时候吸收资金,而在发生短期亏损时释放资金,从而减少调整资产头寸的频率。方法之二是使用利率衍生工具。衍生产品对资本要求很少,并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用途,只要把基本利率衍生工具经过“积木”式的组合搭配,就可以创造出形形色色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常见的利率衍生工具分为: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方法之三是放松投资限制,拓宽投资渠道。免疫策略的实施效果依赖于金融市场中的有效金融工具,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过严,普遍都是短期资产。在我国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很不匹配的情况下,利率的变动对公司的资本净值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地利用免疫策略来控制利率风险,关键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减少对投资范围的限制,让寿险公司有多种投资品种可供选择,使寿险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有效地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使利率风险得到有效的管控。本文从寿险公司的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两方面分别研究了免疫理论在其中的具体运用,在Redington免疫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投资风险最小、现金流波动最小的免疫策略。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系统分析了寿险公司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利率特性,并提出了适合寿险公司的免疫策略。实践价值在于对寿险公司资产方和负债方利率风险的测度提供了具体方法,并针对免疫策略的实施提出了构建补偿调节机制的政策建议。10.学位论文邱嘉敏久期匹配免疫策略及其在人寿保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2005本文简要回顾了久期匹配近似免疫策略及其在各种利息力变动假设下的性质,重点讨论了用久期匹配近似免疫思想设计抗利率风险的寿险产品。在传统精算净保费原则的基础上匹配保费资产和赔付负债的久期,对利用久期匹配进行寿险产品设计的数学模型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模型中受益的表达形式,将单一受益模式拓展为多种受益模式以更好地符合产品设计的实际需要,同时对两阶段保费结构中保费转换时刻的选取作了讨论,并结合实务的要求,对保费的取值给出了限制,针对已确定赔付结构的险种,在均衡保费收入的久期大于等于和小于赔付债务的久期这三种情况下分别得出了连续时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寿险定价利率风险的形成及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5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