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孔繁森纪念馆范例通用5篇
1/11孔繁森纪念馆范例通用5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孔繁森纪念馆范例通用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孔繁森纪念馆1“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作文https://]还乡”,这是孔繁森的座右铭。当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我们聊城有位援藏英雄,他是家乡人心中的英雄。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今年暑假随同“永远跟党走”党员进社区服务队来到了孔繁森的故里——堂邑镇五里墩,重走英雄路,令我感受颇深。踏在这个村子的土地上,寻觅着英雄的足迹,心中的敬畏油然而生。大柳树下,几位乘凉的老人,兴致勃勃的为我们讲起了孔书记以前的故事。虽然时隔多年,但提起孔繁森,老人们依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滔滔不绝,口中还时时喃喃道:“小孔,好人呐!好人呐!”谁说“古来英雄难觅”?谁说天下英雄只瞬间?孔书记就是一位令百姓永记心间的英雄,他的事迹成了大家茶钱饭后的人们话题,他的精神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的记忆,他活在了人们的心中。“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2/11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他心中装的只有百姓,从十八岁参军,到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79年赴西藏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到1981年历任莘县县委副书记,再到1988年再次赴藏,他的一生都在为党、为人民奉献着。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没喊过一声“累”,没叫过一声“苦”,工作再累再多,他都坚持着。1988年,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但他仍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西藏人民见了他,都会叫他一声“亲人”。“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1993年,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3/11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他总是怎样坚强,这样乐观,这样让人敬重。孔繁森的事迹令人感动,孔繁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踏实勤恳的精神,作为新中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要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进取、积极实践,以我所学,服务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孔繁森纪念馆27月8日,我处组织赴孔繁森纪念馆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让我对孔繁森的事迹有了大致的了解,事迹的确让人感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从孔繁森同志身上学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学到了那种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孔繁森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他上有老母,下有子女,把全部的家庭重任交给了患病的妻子,然而他不顾个人利益的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毅然三次进藏工作。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入群众,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用自己的财务救济困难群众,收养三个藏族孤儿,自己购买药品给群众看病,而他自己却生活俭朴,只有常换洗的几件衣物和简单的生活和办公用品。他的这种艰苦朴素、克勤克俭、无私奉献的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4/11孔繁森同志时刻不忘自己是共产党的人,一切听从党安排。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他顾全大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了西藏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起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孔繁森同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他始终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他的诗句,正是他崇高风范的真实写照!继续观看完电影《孔繁森》后,我感触更深了。电影中所反映的孔繁森同志的事迹看起来都是平凡的点滴小事,但正是这一点一滴凝聚出了他伟大的人格。一个人的生命不可以永久的延续,但是他的精神却可以鼓舞着历代的人民。毛泽东曾经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孔繁森同志的死便是重于泰山,因为他这一生都严格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孔繁森同志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为藏族同胞呕心沥血谋福祉,一腔热血都倾注在阿里高原上。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孔繁森同志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孔繁森同志的作风是5/11朴实的,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孔繁森同志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灵魂上的洗礼。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作为一名党员,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更加努力,为我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尽自己一份力。孔繁森纪念馆37月8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处纪委组织开展的廉洁教育活动: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我们踏着孔繁森的“足迹”,怀着激动的心情缓缓走进纪念馆,并在孔繁森雕像下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中,在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下,我们对孔繁森同志的工作事迹有了具体的了解,感受颇丰。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出生在山东聊城的孔繁森,在自身勤奋努力和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干部,并远赴西藏开展扶6/11贫工作。在第二次赴藏工作前,孔繁森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父亲过世,母亲已经87岁高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自己这一走,很可能是和老母亲的诀别了。已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头问:“三儿啊,咱不去不行吗”?“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作为身在肩负着高质量发展重任的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更要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坚定不移的投身到基层生产一线,和广大职工一起,不惧风雨艰辛,为将四十九处建设成为超一流的煤炭建设施工企业而努力奋斗。清记于心、廉践于行孔繁森同志从任县委副书记一直到地委书记,更大的权力不但没有让他懈怠,反而使他怀着无比坚定的心,走向了条件更加艰苦的地区开展工作。他从懂事那天起从父母那里等到的就是清清白白为人,实实在在做事的教诲。他一生极为简朴,在遇难后的遗物中也仅剩下8块6毛钱。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这种廉洁自律的品质,在工作中,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工作效率上,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用心服务、为党争光在西藏期间,孔繁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运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藏族同胞看病。每次下乡时,他都用自己的钱购置药品装满小药箱,工作结束后,他身边总围着一群等候7/11看病的农牧民,他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他在任期间践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当地藏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使当地群众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为群众服务,也是我们身在企业党员的责任,只有用心的为广大群众职工服务,解决群众息息相关的难题,才能使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孔繁森纪念馆47月8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孔繁森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孔繁森同志是扎根于人民群众沃土中成长的优秀干部代表,他为人民服务三十多年,特别是两次进藏,历时十载。他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已奉公的高尚品德,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塑造了新时期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像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8/11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把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为西藏的繁荣,藏胞的幸福,忘我工作,直至献出生命。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孔繁森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居官自律,清政廉洁,以权谋公,恪尽职守,是孔繁森同志的工作价值观,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阿里地委书记……这个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淡泊名利,淡泊权势,两次援9/11藏,三赴边疆,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余年,将党的宗旨镌刻在世界之颠。孔繁森同志是高尚的,纯粹的,又是普通的,具体的。他的事迹和精神既感人至深,又真实可学。他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他为榜样,对照自己,鞭策自己。我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各项学习,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职工。以上是好作文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孔繁森纪念馆个人心得体会精选4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孔繁森纪念馆57月8日,我处组织开展“知纪明规懂法”教育活动,我们满怀崇敬与感怀参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共同聆听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感触颇深,催人奋进。同志们身着工装,佩戴党徽,进入展馆,我们首先向孔繁森同志塑像深深三鞠躬,接着面对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展馆之中,也净化着我的思想。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看到了陈列在展台中的孔繁森同志用过的一件件实物,朴实无华的用具,钢劲有力的10/11笔迹,展出图片二百七十余幅,陈列实物千余件。处处记载着孔繁森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孔繁森同志1944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他家有高龄老母,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当时担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
本文标题:孔繁森纪念馆范例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61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