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男耕”“女织”英国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材料二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的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丝、茶等农产品的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耕织分离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农产品商品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解体?一、经济结构的变化(一)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的解体耕织分离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活动)(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二)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材料二: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上海口岸材料一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三)社会结构的变动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导致了社会结构及阶级结构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当年的李二狗学了些洋话,受到洋人的重用,很快发财了。我们把这些受雇于外商、懂外语、靠帮外国人做事为生的人叫做买办。买办: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太平天国英法联军内忧外患天京天津北京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外患)1、背景:2)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打击(内忧)二、洋务运动“购买外洋器物-------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曾国藩“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二、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2.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二)洋务运动的定义: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及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60年代“自强”“求富”前期后期时间:19世纪60~90年代重点发展军事工业重点发展民用工业洋务企业的内容1.创办军用企业---(自强)创办时间创办者地位经营方式性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18611865曾国藩李鸿章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官办材料一:1885年后,江南制造总局停止造船,成为专门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1867—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大批军火……这些军火由清政府调拨给各地清军。企业目的是为了给清军提供新式装备,自给自足,产品不投入市场管理体制腐朽,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机构封建性★材料二:“仿照衙门样式的机构设置,设立相应的对口部门,重权威和官僚主义,设一个最高的官职负责,然后按官位大小设职务,其运作的目的重在管理,而不是责任服务”洋务企业的内容1.创办军用企业---(自强)创办时间创办者地位经营方式性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18611865曾国藩李鸿章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官办带有浓厚封建性质的官办企业2.创办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口号:寓强于富)创办时间创办者地位经营方式性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1881李鸿章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以官督商办为主1872李鸿章★●开平煤矿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材料一:★生产民用品,销售于市场,获取利润资本主义色彩材料二:轮船招商局名为官督商办,实则商人投资而无实权,实权为国家派的官僚掌握……正因为他们受到清王朝及其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封建性2.创办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口号:寓强于富)创办时间创办者地位经营方式性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1881李鸿章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以官督商办为主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企业1872李鸿章★●四)洋务运动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开平煤矿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评价洋务企业材料一: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目的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材料二1、出现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一)民族工业的产生及其代表企业2、背景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提供市场和劳动力)(提供技术和设备)思考: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被摧毁了。那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提示:应该从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入手——市场、自由劳动力、技术等)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地域分布特点?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华商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产的总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自身条件)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所处环境)材料三:杭州纺织厂在办厂过程中,很多民众认为机器代替手工缫丝纺织,恶果必多:男女同厂工作有伤风化工厂冒烟,有伤风水操纵机器,必定伤人……攻击污蔑接踵而至。习惯守旧势力的阻挠3、特点地域分布所处环境自身条件1、集中于东南沿海;2、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3、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1872年,李氏纺织厂开办厂址:杭州市延安路888号工人: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资金:拿出所有积蓄、典当李家所有房产地契市场:蚕、棉等原料就地取材杭州市场广阔杭州纺织厂在办厂过程中,很多民众认为机器代替手工缫丝纺织,恶果必多:男女同厂工作有伤风化工厂冒烟,有伤风水操纵机器,必定伤人……攻击污蔑接踵而至。习惯守旧势力的阻挠丁家祖先克服了重重困难,几年后,生意开始兴隆,杭州官府见机存心勒索。……丁家祖先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厂房”、“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举人功名,丁氏纺织厂被迫关闭。封建主义的压迫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俱用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和压迫时光荏苒,转眼20年过去了。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外国竞相在中国开设工厂。李家的后代在“实业救国”的感召下,决定重振祖业。⒈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⒉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甲午战争后,李氏后代想重振祖业,此时有何有利因素?张謇成为李氏后代的偶像⒊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兴起实业救国热潮.4、为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高潮。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请设想一下:此后张謇的个人前途将是怎样?张謇世代耕读传家。幼年聪慧好学,3岁启蒙,4岁入塾,5岁就能背全《千字文》,16岁考中秀才,33岁考中举人,1894年张謇再次应考,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荣宗敬荣德生“面粉大王”(二)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民族工业外国资本主义压制本国封建势力阻碍自身条件制约守旧势力阻扰革命性和妥协性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资本主义夹缝中的辛酸泪课堂小结(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内忧外患洋务运动自然经济解体外商企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海防近代教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刺激诱导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洋务经济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图表民族资本主义鸦片战争后19世纪70年代课堂总结19世纪60年代
本文标题: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