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集聚(通用5篇)
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集聚(通用5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集聚(通用5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第一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重要指示精神,依据《省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吉脱贫组〔2020〕10号)和《区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防致贫的实施意见》(办发〔2020〕2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标准,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全面监测、及时预警,提前介入、事前帮扶,巩固脱贫成果、保障稳定脱贫,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瞄准重点群体、实施动态帮扶。(二)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强化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凝聚合力、协同推进。(四)坚持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五)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强化区级信息比对,落实基层日常走访。三、监测对象(一)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但有返贫风险的不稳定户(以下简称;脱贫户;)。(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但有致贫风险的农村低收入户(以下简称;边缘户;),以及因病、因学、因灾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监测对象规模原则上为建档立卡人口的5%左右,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确定。四、监测方法防贫监测以农户为对象,以区为单位统筹组织开展全面大排查,充分发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个跟踪监测预警体系作用,聚焦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倍左右的脱贫户和边缘户2类重点家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隐患的,统筹考虑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刚性支出明显增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的,或者遭遇重大变故或重大自然灾害等可能存在返贫或致贫的,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等途径,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由乡识别、区扶贫办备案后全部纳入监测预警范围。五、预警界限(一)防贫预警线。按照因病、因学、因灾等突发因素容易造成返贫致贫风险的分别设置防贫预警线,相关部门根据监测方法第一时间发现返贫致贫隐患,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因病自付医疗费用超过万元为预警线;因灾自付超过1万元为预警线;因学年支付学费等超过万元为预警线。(二)防贫保障线。对进入防贫预警线的脱贫户和边缘户进行实时跟踪监测,经核查符合条件的实施特别救助,解除预警。六、工作程序新识别监测对象履行农户申报、走访排查、村民主评议、乡审核、区扶贫办备案等程序,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工作台账,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通过帮扶,致贫因素消除且收入持续稳定的两户人员退出帮扶范围后,应继续开展跟踪监测。七、帮扶措施(一)防贫保救助措施。按照;未贫先设防,骤贫即处置;的原则,对纳入防贫预警监测的;两户人员;,及时启动防贫保障救助基金进行救助,确保;两户人员;不致贫不返贫。(二)就业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和务工意愿的监测对象提供帮助,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保证其能外出务工,获得稳定的收入,帮助贫困户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统筹利用公益岗位,多层次开发保洁员、政策宣传员等扶贫专岗,积极安置监测对象,鼓励监测对象参与农村项目建设。(三)产业帮扶措施。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符合贷款条件的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动员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指导员等带动其发展生产。充分利用消费扶贫、产业保险等方式为其提供增收保障。(四)综合保障措施。对监测对象所涉及的长期抚恤金、五保金、低保金、养老金、残疾人补助等长期稳定补贴收入的发放情况及时跟踪督导,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农村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五)扶志扶智措施。深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五星;创建活动。以;五星;贫困户创建为活动内容,在贫困户中掀起学优秀、争先进的热潮,激发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决心,形成正向激励,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借助政策宣讲、新闻报道、社会宣传等媒体传播形式,讲身边事,逐步改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和;懒、散、奢;行为。通过宣传脱贫致富典范等多种方式,引导监测对象通过生产和就业脱贫致富。八、工作要求一是坚持区负总责、乡抓落实的体制机制,把防止返贫作为今后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区脱贫办负责指导做好调查核实、信息录入、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等工作。乡村两级落实工作主体责任,定期开展走访摸排,严格认定程序,抓好帮扶政策实施。区直相关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及时通报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的预警信息。乡党委政府及区直各部门根据和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工作。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发挥政府统筹推动作用,探索推进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的转变,发挥社会扶贫效益,积极引导金融、社会等资金注入,扩大救助基金规模,吸纳第三方承担社会责任,凝聚合力,确保精准防返贫防致贫帮扶救助资金需求。三是防贫工作要实事求是,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作为常态化工作持之以恒抓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做到监测问题全见底、预警风险全清零,实现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动态预警、动态帮扶、动态销号,以过硬的质量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对因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得力、措施不落实或弄虚作假导致返贫和致贫,将从严追责问。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第二篇】根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全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和处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建档立卡脱贫户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达到;零返贫、零致贫;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二、明确对象(一)监测对象1.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扶系统;)2019年度已标注的52户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82户边缘户。2.除国扶系统2019年度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之外的1618户脱贫户。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二)分级管理1.红色监测对象。国扶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预估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不含)或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有可能不达标的,若为脱贫户则在国扶系统中标注为脱贫监测户,若为非建档立卡农户则在国扶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2.黄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含)但低于10000元(不含)的脱贫户。3.绿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含)的脱贫户。(三)监测原则坚持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三、监测内容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四、监测方式镇、村三级联动、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国扶系统、建档立卡手机app、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结合适时入户走访,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五、监测步骤按照;排、访、评、录、测、补、销;七步工作法对监测对象进行筛查确定、动态监测、分类帮扶、补短销号,具体步骤为:(一)初筛初定第一步:精准;排;。在3月25日前,由村;两委;、第一书记负责,驻村帮扶干部、网格化精细管理工作队成员参与组成工作队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将;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不稳定,以及平时掌握的上访、信访、群众反映较多的困难家庭户作为拟监测对象,集中一次入户排查。第二步:重点;访;。镇党委、政府统筹组织力量对村上报的初步监测名单开展入户走访,重点核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情况,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对新发现其他家庭生活困难的农户,按照监测对象评定标准,进行核实并综合评定是否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第三步:综合;评;。1.村级初评。村委会排查汇总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后,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等人员召开专题会进行初评,提出初评意见。形成初评意见后,在统筹组织人员逐户核实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复核,形成书面评定结果反馈到镇上。2.镇上评定。镇扶贫办对村上反馈对象名单,组织力量开展动态监测,并据此开展暗访督查督办。(二)准确锁定第四步:准确;录;。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根据镇扶贫办审定的名单,入户采集新增监测对象信息,组织人员及时在国家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分类建档管理,红色监测对象在国扶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由扶贫开发局把国家子系统中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形成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黄色监测对象由乡(镇)、村同时建立台账管理;绿色监测对象由各村自行建立台账管理。第五步:每月;测;。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要实地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若预警对象原为黄色或绿色监测对象,则先在国扶系统录入为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待导入大数据平台后按上述步骤标注预警。(三)分类帮扶第六步:分类;补;。根据分级对象、分类实施帮扶措施:1.红色监测对象。以;补;为主,对照今年脱贫标准补齐短板。对于收入不达标的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协调就近和外出务工等途径增收,对收入不达标且无劳力的,民政部门负责加强兜底政策扶持;对于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方面不达标的,由水务、教育、卫健、住建等负责补齐短板。2.黄色监测对象。以;扶;为主,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和收入结构,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就业创业培训、种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壮大产业规模,多元促进增收,提高脱贫质量。若监测等级升级为红色,则按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3.绿色监测对象。以;引;为主,突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主题,加强扶志扶智教育等激励机制,树立脱贫榜样。若监测等级升级为黄色或红色,则按黄色或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六、时间安排(一)及时开展评定,准确录入信息。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监测对象评定工作。4月20日前,完成评定红色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工作,4月25日前,完成黄色、绿色监测对象台账建立工作。(二)加强监测帮扶,限时完成补短。从4月开始,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及时制定每户补短措施,做好监测对象的对标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红色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措施,全面销号。(三)全面巩固提升,提高脱贫质量。7至12月,对当月监测新发现确定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措施,立行立改,及时销号。七、工作要求(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站所要将防
本文标题: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集聚(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17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