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长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最新4篇)
长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最新4篇)经过查找三一刀客网友终于找到了这篇令人眼前一亮的“长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最新4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优秀的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教案之上。长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说到长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2、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3、观看教学录像(课件出示)。教师现场配上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1)文字介绍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不到长城非好汉”,无数中外游人远道而来,均以能登上长城、目睹这一天下奇观为快慰。登临长城不但可以饱览长城的宏伟雄姿,古战场的壮丽图景等,同时,还可深切体察与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去为振兴中华、谋求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2)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3)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三、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大意1、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两个句子,指名读,读出感情,全班读。2、提问: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请学生谈一谈。3、全班再来齐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课文中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你从哪里可以知道?四、再读课文,学习具体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2、请学生概括第一段的大意。3、提问: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的心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座落在南宁市的地王大厦共有59层,多么壮观啊!长城长一万三千多里,你能感受到这种雄伟的气势了吗?)五、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熟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3、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随机板书3、继续学生课文内容二、再读课文,继续学习1、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概括主要内容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或者课件展示的图画,说一说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长城的具体构造,突出了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2、重点介绍垛子、瞭望口和射口,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说说他们的作用。在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情感升华。这是再谈体会。3、这篇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学生找一找(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呢?(从远到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4、学习课文的第三段。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找找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中心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一句话连续使用了几个动词,请把它们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好处:使句子更加连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时你会想起什么呢?(古代劳动人民辛苦、伟大、智慧)5、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再读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多少劳动人民···”这个句子用了一组关联词,“多少···才”,请学生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说说在这里使用组这组关联词语的好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建造长城不容易,饱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过渡)是啊,建造长城真的很不容易,作者忍不住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早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气魄雄伟的意思是?去掉这个词语再读这个句子,学生谈感受。(过渡)啊!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有那么气魄雄伟的建筑,你自豪吗?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再来读读课文最后这两个句子吧。6、课件出示外国友人的评价。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三、把握情感主线,疏通全文根据板书,回顾课文。四、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写导游词1、假设现在许多外国游人纷纷游览长城,你会怎样给游客们介绍长城呢?2、学生写导游词3、请部分同学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导游词,然后请同学评价,最后教师评价。五、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并背诵2、练习写导游词长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第二篇】一、复习1、让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各节大概讲了什么。说明:即复习巩固生词,又让学生主动了解课文内容。2、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提示: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3、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各节编一小标题。然后小组陈述,师生一起选出优秀准确的标题。教师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小组合作定出小标题。提示:(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二、细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用书中的语言回答。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2、师:什么是蜿蜒盘旋?提名学生回答。师: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一句,看看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提示:长城的雄伟气势。3、指导朗读4、渗透写作方法。师: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5、明确观察点。师:这是在哪里看长城?生:远看6、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提名学生回答。提示:高大坚固。2、师: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提示:建筑材料、垛子、方砖。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3、师: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提名学生回答。利用上节课留给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讲述。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4、师: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么?提示: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跑。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5、深思下列建筑的位置和构造: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方形城台。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边画边说。6、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提示:近看7、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层次清晰,使长城的远景近貌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2、师:读了这一段作者想到了什么?提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3、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提名学生用课文中的文字朗读回答。说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知道朗读。4、师:作者为什么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说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联想是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和不易,以及花费的代价和非凡的创造。5、师:为什么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能,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提示:结合看书上的图和课后思考练习之中的句子比较来理解:我国劳动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修筑起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2、师: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让学生分组讨论、想象,最后小组陈述,教师归纳。提示:①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②这样雄伟的工程世界少有;③这样艰巨的任务却用简单的工具完成历史罕见;④创造这样的奇迹,劳动人民表现出的毅力和智能绝无仅有。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作者为长城这一世界历史奇迹感到激动、自豪;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能表达了赞美、敬佩之情;对伟大祖国表现了热爱之情。4、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提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5、师总结: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你们说长城是不是一个奇迹呢?三、讲述故事,训练语言。在同学们的陶醉与神往之中,教师把话题一转:大家知道长城历史悠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怎样修缮和连贯?有怎样的动人故事和传说?现在请大家把收集到的长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说明:让同学们在高昂的情绪中绘声绘色,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使课堂气氛再一次升华,让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长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第三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感悟长城的威武壮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坚强意志、民族精神经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万里长城吗?把你了解的长城跟大家说说。2、教师小结:长城是世界最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关于长城的文章——《长城在我心中》(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三、检查生字,指导朗读。1、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读一读。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3、教师指导学生画记词语,学生一起读一读。4、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相机知道:引导学生想象“青青牧草”“茫茫的林海雪原”“千里戈壁”“万里沙海”……注意把握语气。2照样子,练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四、学生质疑: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2、请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先查找资料,想办法解决。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
本文标题:长城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27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