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X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一、2013年世界经济回顾及2014年展望•二、2013年中国经济回顾及2014年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回顾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是指一国或地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GDP与GNP–GNP:以国籍为原则计算的市场价值,包括处于本国的本国人和处于外国的本国人。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以国土为原则计算的市场价值,包括处于本国的本国人和处于本国的外国人。–GDP=GNP-NFP–NFP(netfactorpaymentsfromabroad,来自国外要素的所得净额):本国人在国外创造的价值-外国人在本国创造的价值美国经济持续缓慢复苏。美联储如期缩减QE规模,全球资本流向有所改变,美国热钱回流,新兴市场受到冲击。美国:经济持续缓慢复苏欧洲经济持续回暖,主要受消费带动;德国、法国经济复苏良好,通胀保持稳定;预计三季度欧洲经济持续处于复苏通道欧元区:经济处于短期复苏GDP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扩张,日本经济情况仍处于较好的复苏势头,短期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支持经济增长,后期安倍将发出“第三支箭”,消费税上调将势在必行。日本:经济实现连续三个季度扩张新兴经济体整体经济增速下滑,部分国家股市、汇市出现剧烈波动,资本持续外流,外部因素冲击已对新兴经济体造成严重影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整体下滑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继续呈分化之势2013全球经济回顾2005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15-10-5051015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罗斯-10-50510欧盟美国日本•导致世界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政策调整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QE)•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或变向增印钞票。量化宽松政策(QE:QuantitativeEasing)2008年至今美国QE政策调整QE1•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QE1)的开始。QE2•2010年4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再次实施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美联储发货币购买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债券,每个月购买额为750亿,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QE2的目的是通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压低长期利率,借此提振美国经济,特别是避免通货紧缩,并降低高达9.6%的失业率。QE3•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美联储决定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未说明总购买规模和执行期限。同时,美联储将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并继续把到期的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另外,美联储决定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并计划将这一水平至少保持到2015年年中。QE4•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此外,美联储保持了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极低水平。美国的QE“退出”政策2014年美联储开始减少资产购买,从每月850亿美元减少到650亿美元。虽然减少购买是一个渐进过程且数额不大,但这意味着持续和大量的流动性扩张期结束,市场正在形成流动性开始收紧的预期,美国长期利率业已开始上升。流动性减增直接会影响到全球资本流动、汇率波动以及风险资产的重新估价,从而加剧了部分国家或地区增长前景的复杂性。16新增外汇占款出现趋势性下降(亿元)美国逐步退出QE的预期,导致美元升值发到国家长期利率上升,促使国际投资者对于资产重新估价并调整资产组合,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五国”流出,造成相关国家本币大幅贬值,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QE退出预期下,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后QE时代热钱回流美国数据来源:Wind资讯2012-102012-122013-022013-042013-062013-08美国:国债收益率:10年1.61.82.02.22.42.62.83.0日本“安倍经济学”效果初现•以“三支箭”为核心内容的“安倍经济学”: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鼓励私人投资的经济增长战略。•2012年12月20日,日本央行宣布新增10万亿日元购买日本国债,实施新一轮的放量宽松措施。由于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12年10月以来的一年间,日元对美元累计贬值约25%。•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日本GDP同比增长2.6%,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正增长。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日本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4%、7.1%和12.8%。欧元区稳定经济措施起效•欧元区实施稳定经济的各项措施,包括放宽对部分成员国财政紧缩的要求,于5月3日和11月7日将主要政策利率(再融资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至目前的0.25%,7月5日欧洲央行承诺在较长期内维持超低政策利率的前瞻性指导;年末欧元区推出将银行业纳入统一监管的计划。未来两年经济预测权威机构观点IMF:7月预计2013年全球增长仍将处在略高于3%的疲弱水平,2014年将为3.75%。这一增长速度低于2013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几个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内需求明显减弱,增长明显减缓,以及欧元区的衰退持续得更久。世界银行:尽管欧元区继续收缩,但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风险已经缓解,增长趋向坚挺。不过,受到若干中等收入国家的产能限制,发展中国家温和回升。联合国: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低迷,2014年大部分地区将会保持温和增长,短期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欧元区危机、美国财政调整及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先进经济体当前面临的尾部风险已经减弱,美国将保持长期复苏态势,欧元区未来将呈现短期复苏态势,长期能否继续复苏仍有待观察。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持续下滑的风险已经增大,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和瓶颈,深化改革成为新兴经济体前进的唯一动力。未来两年预测——美国经济增长预测-1012345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美国:CPI:同比美国:核心CPI:同比-4-2024605000100001500020000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美国不变价GDP:十亿美元美国GDP同比增速(右轴)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度仍不足,将2013年的GDP增速预估从2.3%-2.6%下调至2.0%-2.3%;并将2014年的GDP增速预估从3.0%-3.5%下调至2.9%-3.1%;2014年、2015年,美国整体货币政策将稳中趋紧,基准利率将逐步上行,对美国房地产以及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压力;财政政策预计仍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下行冲击。美国制造业将缓慢复苏,重要驱力为美国内需的增长,部分高科技领域逐步实现商业化,推动美国高端制造复苏,页岩气推动美国能源价格下行,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综合考量上述因素,预计2014年、2015年美国经济增速分别为2.3%及2.5%,通胀水平分别为1.9%及2.2%。%基于中期通胀整体受到抑制,实体经济普遍疲弱,以及货币动能并未显著改善,未来欧洲央行的利率在2014年前保持宽松,2015年整体货币政策将取决于2014年经济复苏程度,我们认为2015年继续保持宽松的概率较大。通胀将继续保持平稳,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减少,预计大宗商品将不会成为推高通胀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市场相对疲弱,亦使得服务业通胀难以快速回升。预计2013年欧元区经济下滑0.6个百分点,2014年经济增长0.6%,2015年经济增长1%。0.00.51.01.52.02.53.03.5欧元区CPI同比涨幅(%)未来两年预测——欧元区预计温和复苏-5-4-3-2-10123470,00075,00080,00085,0009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欧元区GDP不变价(亿欧元)欧元区GDP不变价:百分比(右轴)未来两年经济预测——日本201520132012年(人均GDP4.7万美元)2000年(人均GDP3.7万美元)短期内日本经济状况及前景还是比较乐观,但未来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安倍经济学会增加由国债泡沫破灭引发的风险。近期经济回顾安倍上台后的半年时间,日本短期经济表现有所改善,投资者情绪也有所恢复。5月份日经指数攀升至15627,为2007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短期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支持经济增长,但市场与大众对保持目前增速及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期望,使安倍政府倍感压力。日本要想恢复经济长期增长,仍将面临许多挑战。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未来预期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难以达到前两支箭的效果。结构性改革不仅设计复杂,也很难成功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代表不同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利益集团会反对新政策。日本经济存在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核心问题包括由经济扭曲导致的竞争力弱、产业结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及不断增加的国债负担等。日本未来很有可能在昙花一现的“安倍维新”之后,进入另一个“失落的十年”。20142.7%0.8%1.5%GDP增速安倍经济学最终效果如何仍是一个大问号日本现政府的经济政策并未触及深层次的结构改革。难以化解深重的老龄化问题和经济停滞,已使得家庭金融资产增长率明显低于国债余额增速,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延长了那些早该倒闭的所谓“僵尸企业”的寿命。降低全球最高企业所得税率和提高消费税都将是双刃剑,在稳定债务、鼓励投资和避免抑制消费之间很难三全其美。当日元贬值带来的红利递减或消失时,出口部门亦将面临新的挑战。产业空心化导致的企业竞争力下降,加剧了日本货物和服务贸易的逆差。未来两年经济预测——印度48%29%15%5%3%团结进步联盟全国民主联盟第三阵线第四阵线其它人民院议席分布图印度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短期内不太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如通胀压力较大、制造业生产疲弱、外国投资有所减少、政治僵局使得主要改革止步,这些都将使得印度经济难以实现高速增长。印度近期增速创10年新低,资本外流,企业盈利不佳,同时政府将于2014年5月进行大选,政府在大选前并不打算采取措施进行经济改革。印度没有一个政党能单独组阁,只能以执政联盟的形式执政,使得印度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未来经济改革进程缓慢。语言优势是世界上掌握英语人数第二多的国家,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理工教育先进,吸引大量设计与研发中心矿石资源铁矿石资源丰富,原矿品位较高金融产业金融产业发达,消费信贷获取容易,但造成严重的透支消费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不断扩大,但购买力较弱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老龄化率低,但优势未发挥外汇储备拥有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依赖于不稳定的资本项目顺差政治体制政治体制保证决策相对科学、稳定,但政府效率较低工业轻、重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成熟,工业发展具有很大空间贸易逆差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且不断扩大劳动法严格的劳动法限制企业发展减排承诺未来发展面临减排承诺压力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影响投资者信心印度经济将会维持低位运行,经济增长难以达到以前的速度和高度201520132012年(人均GDP1492美元)2000年(人均GDP465美元)20144.9%5%5.5%GDP增速未来两年经济预测——俄罗斯近期经济回顾俄罗斯二季度
本文标题:X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5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