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上)(XXXX)(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上)吴永忠(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上)•引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关于经济制度问题(所有制和分配问题)•二、关于经济体制问题(市场经济问题)•三、关于发展方式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四、关于对外开放问题(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问题)本专题要点•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认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道路。引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封建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一、关于经济制度问题(所有制和分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体是两大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一)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公有制或私有制,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效率问题。•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公平问题。•关键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要有说服力地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分析清楚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动力和效率问题。1、对所有制效率的不同分析思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曾经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所有制效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种所有制的高效率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才能够成立。•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其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发展。资本形式变化趋势是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社会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不断增加。所以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由此导致的其他经济矛盾也不存在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所取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公有制意味着较低的效率。2、公有制的时代变化•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变化的基本特征:•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个体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资本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实现形式是共同的,对不同的所有制没有差别。公司法是适合一切所有制形式的。•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现代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总的趋势:公有制的利益分散化在加强,个体独立性在增加。•实现形式:股份制、公司制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一点与私有制没有区别•公司制这一形式使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直接混合、融合,可以成为同一个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新公有制小资料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的概念。包括四种所有制形式—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由国家控股或国家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又称为混合制企业);大量存在的没有国家投资的公众持股企业;公益性基金所办的企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有资产重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公有制企业可以改造为新公有制企业。新公有制与私有化是两个概念,不是其变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不能说是完全私有化。在宏观经济调控下依然在社会主义经济下开展。我们搞股份制改造是企业灵活运行的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实现公有制体制的多种形式的一种,因为股权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你们中国搞公司股份制改造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了。3、分析的基本结论:结论之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做出结论。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不能以现实中某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结论之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另外,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方面,公有制更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结论之三: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价值目标决定的。公有制能够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关系奠定制度基础。利益关系的和谐更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从整体上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充分的动力。私有化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经济发展•俄罗斯搞所谓500天计划,以“休克疗法”搞私有化运动,结果是经济急剧倒退,国家实力大大削弱,财富集聚在极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悬殊,贫困率、失业率迅速上升,卢布大幅度贬值,社会出现大动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在乌克兰,推行私有化改革的10年中,国民经济倒退了60%。•阿根廷在西方支持下进行“经济私有化”改革,结果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国家负债1300多亿美元,社会分化,人民贫困,贫困率由私有化前的7.7%猛增至30%,失业率超过了20%。•西方一些人在俄罗斯、东欧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大肆推销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私有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是遍地黄金,而是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社会动乱。(二)关于收入分配制度•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分配原则。•多种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应报酬的分配方式。1.社会分配机制的三个层次•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调控的补充。GDP与人均收入“翻番”•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据统计,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翻番”应是指实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它是指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税费后的收入,应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2.关于“分配制度”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把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误区二:把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劳分配•误区三:把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误区四:把按劳分配等同于公平,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同于效率•误区五:把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把非劳动收入等同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误区一:把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十六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它指的是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很明显,它是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中的。•而按劳分配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很明显,按劳分配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因此两种分配方式的前提是根本不同的,不能等同。相同道理,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也不能等同于按劳分配。误区二:把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确实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消费品主要分配分式。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仅此一种,还有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收入等,就不能列入按劳分配。•同时,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必将多样化,如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和按管理要素分配肯定会出现在公有制经济中。如当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就有按股分红的收入。误区三:把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确实主要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的分配方式。•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并非只此一种。像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就是对应于个体经济的一种重要分配方式。•另外,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社会保障收入。误区四:把按劳分配等同于公平,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同于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分配制度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应该说无论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既体现了效率又体现了公平。•按劳分配的依据是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实行同工同酬,这确实体现了公平。但它又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又体现了效率。•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分配。贡献不同,他们所获得的收入也不一样。这确实是效率的体现。但同时这也是公平的一种体现,即只要你拥有这些生产要素,只要把它们投放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具体产生相应经济效益,你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误区五:把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把非劳动收入等同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个体经济中的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中都存在的按劳动和管理要素分配收入等。而按劳分配收入只是其中的一种。•同样劳动者获得的非劳动收入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而获得的收入,也包括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和劳动者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现象,群众对此反映较强烈共同关注3.高度重视社会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违反分配政策现象大量存在。中国的“领子”——领子的色彩也诠释着职业新概念•金领:累,并快乐着。——技术和经营权•白领:闲,并拼命着。——管理层•粉领:甜,并苦涩着。——自由职业者•灰领:热,并冷漠着。——职高毕业生•蓝领:穷,并满足着。——产业工人五色收入说•白色收入:正常的工资、福利等收入。•黑色收入:贪污受贿、盗抢等非法收入。•灰色收入: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收入。•红(血)色收入:以牺牲他人的生命和用鲜血榨取的收入,如黑砖窑等。•金色收入:指利用黄金、股票、期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上)(XXXX)(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2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