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宏观调控经济转型中的理论认知
中国宏观调控:经济转型中的理论认知主要内容•引言•一、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实践•二、中国宏观调控实践需要理论上的回应•三、围绕宏观调控的实践与理论互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与理论创新•四、结论引言•1978年后,中国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同时,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干预和管理、调控方式也在转型,行政命令式的直接管理模式逐步向宏观的间接管理模式转变。引言•与改革开放进程的总体路径相仿,这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出现了宏观调控的实践和概念。引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宏观调控与经典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定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诸多的不同,在目标设定、手段选择方面,中国宏观调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值得我们关注。一、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实践•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七轮相对完整的宏观调控。•第一轮:1979-1981年•第二轮:1985-1986年•第三轮:1987-1991年•第四轮:1993-1996年•第五轮:1998-2002年•第六轮:2003-2008年•第七轮:2008年底-第一轮:1979-1981年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宏观调控•1978年经济增长率冲高到11.7%,1979年财政赤字207亿元,1979年外贸逆差11.4亿美元,1980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1980年国家计委等部门以计划手段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经济指标,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以行政手段压缩财政支出,压缩国防经济经费和行政管理费用,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冻结企业存款。这些措施较快地压缩了总需求、遏制了通货膨胀第二轮:1985-1986年“双紧式”的短暂调控•198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5.2%,1985年达到13.5%,1985年通货膨胀率高达8.8%。•1985年中国中央政府采取了“双紧式”的政策措施:一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加强了贷款额度的控制,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二是实施从紧的财政政策,以行政手段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和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第二轮:1985-1986年“双紧式”的短暂调控•“双紧式”的宏观调控很快产生了效果,1986年经济增长下降到8.8%,通货膨胀率下降到6.2%。但是,这一事实被许多人认为经济滑坡,强烈要求放松银根刺激经济,特别是地方政府无法接受五年计划第一年就出现经济滑坡的现象。另外,行政命令手段抑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这导致了主张改革的人士的批评意见,宏观调控被视为计划经济机制的表现。在这样的压力下,这一轮宏观调控很短暂就被迫结束。第三轮:1987-1991年基于治理整顿目标的调控•1987年经济增长率为11.6%,1988年为11.3%,而物价指数上涨18.5%。•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用3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开始采取强硬的宏观调控抑制总需求:严格项目审批等措施压缩投资规模;对重要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坚持秩序紧缩信贷的方针,中央银行严控信贷规模,一度停止对乡镇企业贷款,并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利率;坚持执行紧缩财政,解决好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的问题。这是一轮“硬着陆”的宏观调控,通货膨胀率急速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骤然下降。第四轮:1993-1996年“软着陆”的调控•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下半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推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和干劲,但也带来发展中的问题。•1992-1993年上半年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和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即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即经济秩序混乱,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经济增长率高歌猛进的同时物价上涨越来越快,1994年物价上涨达到21.7%,。第四轮:1993-1996年“软着陆”的调控•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提高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制止乱集资。•财政部门清理预算外资金、增收节支,将财政赤字控制预算之内,发行国库券减少流通中货币量。•国家计委消减基建投资、以审核排队的方式严控新开工项目、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开发区、停止出台新的价格改革措施,并对部分产品实行直接的价格管制。•经过宏观调控,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遏制,成功实现国民经济的软着陆。第五轮:1998-2002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调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东南亚国家的信心,中国政府对外庄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此举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但消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对出口形成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1997-1999年经济速度连续下滑,为8.8%、7.8%、7.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出现了负增长,通货紧缩的迹象日益明显。第五轮:1998-2002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调控•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注重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第一,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发行国债、调整税收,1998-2002期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有效地促进了投资的快速增长。•第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开征利息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求关系。•启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延长节假日、完善消费政策,有效扩大了居民消费。•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及时提高出口退税率,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使对外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第六轮:2003-200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后的第一轮调控•中共十六大之后,伴随着各地方党委政府的换届,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新一轮加速。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直高位运行。2003-2007年分别增长27.7%、26.6%、26%、23.9%和2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加剧了煤电油运的供求矛盾,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第六轮:2003-200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后的第一轮调控•中央政府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以信贷和土地两道闸门为主要政策抓手。央行多次紧缩银根,高频度运用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调整存贷款利率的政策工具。这轮宏观调控的手段除了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行政性手段外,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成为这轮宏观调控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第七轮:2008年底以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欧盟作为世界经济的消费引擎熄火,中国经济面临下行的危险,开始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宏观调控。第七轮:2008年底以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2008年底、2009年连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施了以“4万亿”投资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果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二、中国宏观调控实践需要理论上的回应•如何在理论上认知中国已经长达30年、历经7个轮回的宏观调控实践?无论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还是对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学本身,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命题。二、中国宏观调控实践需要理论上的回应•中国的宏观调控实践是在经济转型后出现的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行为,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源于西方经济理论,我们首先将寻求问题答案的方向投向西方经济理论。但是遗憾的是,西方经济理论中没有宏观调控的概念,只有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二、中国宏观调控实践需要理论上的回应•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关于宏观经济的一些理论观点早在17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早期宏观经济学说发展的线索始于威廉.配第[i],而“宏观经济学”概念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尔·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宏观经济理论框架的基本建立则以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为标志。然而,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文献和经济学辞典当中始终没有出现宏观调控这个概念,经济学家们只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这个概念来描述政府在宏观上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实践。[i]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7页二、中国宏观调控实践需要理论上的回应•宏观调控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没有对应概念•中国文献将宏观调控译为macro-regulationandcontrol,或者译为macro-control,以及macro-adjustmentandcontrol,但regulation中文含义为规制或管制,而规制一般指对微观行为的行政规定和约束,用macro修饰regulation逻辑不通。对于macro-control,以及macro-adjustmentandcontrol,西方经济理论中更没有对应的应用。二、中国宏观调控实践需要理论上的回应•宏观调控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运用了计划手段、行政手段–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短期经济增长,还有结构优化•宏观调控也不是政府规制•那么,宏观调控是什么?三、围绕宏观调控的实践与理论互动•西方经济理论中我们找不到宏观调控的影子,无法与中国宏观调控实践形成理论上的互动,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国宏观调控实践总结出一个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三、围绕宏观调控的实践与理论互动•宏观调控的概念表述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那次经济调整。1988年9月26日,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这次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纪律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五管齐下,进行宏观调控。”三、围绕宏观调控的实践与理论互动•中共十四大以后,宏观调控的概念逐渐为理论界接受,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第一,宏观调控具有制度性特征。•1992年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是从宪政高度上明确了宏观调控的制度性特征。三、围绕宏观调控的实践与理论互动•第二,宏观调控功能和任务既包括经济增长的短期任务,也包括结构优化的长期任务。•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五大报告强调“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强调结构优化。三、围绕宏观调控的实践与理论互动•第三,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以经济与法律为主,行政手段和其他政策手段相辅助。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199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合理的调节。”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三、围绕宏观调控的实践与理论互动•第四,中央政府是唯一的宏观调控主体。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以分权为导向的改革进程逐步发展,地方政府曾经被视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之一。伴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出现,宏观调控权力集中在中
本文标题:中国宏观调控经济转型中的理论认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3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