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第二节“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第三节简单的“NI—AE”模型第四节完全的“NI—AE”模型概述◆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包括三大市场和四大部门在内的全部经济过程,只有分别研究国民收入与三大市场的关系,以及三大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全过程。◆本章主要研究从产品市场来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AS—AD模型和NI—AE模型AS—AD模型是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模型稍加改进建立的总供求模型。NI—AE模型是凯恩斯建立的“总收入—总支出”模型。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AS—AD”模型的内容和目的◆模型的内容:将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看作是一般价格水平的函数,以此来说明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价格水平(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价格决定,而是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国民收入循环的理论:NI=GDP=P×Q“AS—AD”模型强调的不是P的决定过程,而是NI或GDP的决定过程。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一、总需求的决定因素◆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支出(GP)和净出口(NX)构成。◆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考虑决定私人部门对总产品购买数量的那些因素。即主要考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总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一般价格水平;货币收入;时间偏好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一般价格水平◆总需求函数:AD=f(P)◆总需求量是一般价格水平的减函数。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量就减少;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量就上升。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总需求曲线PP1OQAADQ1P2Q2P3Q3BC货币收入◆货币收入与总需求变化正相关◆货币收入是影响总需求的外生变量◆货币收入对总需求的影响表现为总需求曲线AD的水平移动◆货币收入变动引起总需求曲线AD的移动是通过货币的总支出AE(货币表现的总需求)的变化完成的。这意味着凡导致总支出AE变化的因素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AD的移动◆人们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AE=MS×VV的定义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货币收入引起的总需求曲线变动POQAD1AD2AD3时间偏好◆时间偏好:指人们对其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现在消费、将来消费)◆时间偏好是影响总需求的外生变量◆影响时间偏好的主要因素:利息率、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利息率↑→C和I↓,S↑→AE↓→AD左移;利息率↓→C和I↑,S↓→AE↑→AD右移;若预期有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率↑→现期购买↑→现期AE↑→AD右移;反之则反。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时间偏好引起的总需求曲线变动POQAD1AD2AD3二、总供给的决定因素◆总供给有两个不同的概念:1、AS: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所供给的总产品数量Q,它是一个物量概念;2、NI=GDP=P×Q,是指最终产品市场上总供给的价值,它是一个价值概念。◆影响总供给的两个决定性的因素:1、一般价格水平2、生产力极限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一般价格水平(一)◆AS=Ф(P)◆AS是P的增函数,P称为总供给价格供给价格是指厂商为提供一定量产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而厂商愿意接受什么价格取决于其生产成本。所以总供给函数AS的形状由其生产成本决定,而生产成本则由生产该总产量时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及价格决定。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一般价格水平(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PFEOQAS图3.2直角形总供给曲线一般价格水平(三)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解释◆达到充分就业的总产量水平FE之前,生产要素不会出现短缺,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会上升,这就使总产量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以前与总产量轴平行,一般价格水平P不变;◆达到充分就业的总产量水平FE之后,所有的资源被充分利用,资源的供给量不再增加,总产量Q也不会再增加,厂商如果打算进一步扩大生产,就只能出高价从其他厂商手中争得资源和劳动力;由于资源的供给量不再增加,总产量Q也不会再增加,因此最终产品的总供给价格便会在达到充分就业后直线上升(见图3.2)。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一般价格水平(四)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PFEOQAS图3.3曲肘形总供给曲线一般价格水平(五)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的解释◆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修正,观点如下:1、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FE之前,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因而总供给曲线缓慢上升(见图3.3);◆理由:生产要素有质量好的和质量差的之分,同量的生产要素投入,质量好的比质量次的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生产要素会先被利用,生产成本随着产量扩大而上升。同时,随着产量的扩大,资源的使用量扩大,从而使资源或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加大,会抬高生产要素的价格,使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但是,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以前,这一切都是缓慢的、幅度很小的。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一般价格水平(六)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的解释2、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FE之后,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供给价格迅速上升,而产量却缓慢上升(见图3.3)。◆理由:达到充分就业以后,劳动已经充分利用,失业的熟练工人已经找不到,要继续扩大生产,就必须使用结构性失业的非熟练工及妇女和青少年的劳动,这会使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要素(熟练工人、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稀缺性增加,导致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要大幅度上升,因而要扩大生产,总成本会大幅增加,而总供给量只能有很小的增加。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生产力极限(一)◆生产力(CAP):一定时期内“可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是实际总产量的极限。◆最大产量:由相应时期内“可能”获得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生产效率(PROD)决定。◆生产力函数可写为: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PRODFfQQF生产力极限(二)◆一定时期内实际生产的总产量Q是这一时期已经利用的生产要素数量F及其生产效率(PROD)的函数总生产函数可写为:Q=q(F,PROD)在短期内,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是基本不变的,这样,总生产函数与生产力函数中PROD就可看成是完全相同的变量,实际总产量Q与生产力限制下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差距就取决于现有的资源数量与已经利用的生产要素数量F之间的差距。如果F=,那么Q=。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QFFQ生产力极限(三)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POQASQ0AS’生产力极限图3.4生产力函数决定了总供给量Q的极限,它是总供给曲线AS的一条渐近线。总生产函数的变化则被限制在生产力极限之内,因此,总生产函数只影响总供给曲线AS与生产力极限之间的相对位置。生产力极限(四)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如果生产力发生变化,总供给曲线的渐近线就会移动POQAS2Q1AS1Q2如果总生产函数中要素的使用量F不变,AS与生产力极限的相对位置不变,生产力极限的移动就会带动总供给曲线AS移动,如图所示总供求的自动均衡(一)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POQASP1P٭Q٭Q1Q2AD均衡价格为P٭和Q٭,国民收入为P٭×Q٭,E为均衡点描述价格为P1P2时趋向均衡的变动情况。价格高于和低于均衡价格时如何趋向均衡。E1E2P2Q3Q4EE3E4总供求的自动均衡(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否定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但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的均衡状态不一定是恰好是充分就业的状态,在经济处于失业状态时,政府有必要通过增加总需求进行干预,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然后通过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使总需求曲线重新达到均衡,新的均衡状态会接近或达到充分就业。这种干预不是干预市场调节机制,而是利用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达到理想的国民收入水平。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总需求的变动(一)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POQASP3P2FEQ1Q3E1E2E3P1总需求处于AD3的位置,经济便处于通货膨胀的状态;总需求处于AD2的位置,经济达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总需求处于AD1的位置,经济处于失业和衰退。AD1AD2AD3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的传导机制?总需求的变动(二)◆有效需求:总供求相等时的总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并不是指总需求的数量,而是指总供求相等时用货币表现的总需求价值量。◆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点相应的有效需求被称为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的状态时,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处于过热的通货膨胀的状态时,是由于有效需求过度所致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总供给的变动第一节总供求的基本理论—“AS-AD”模型POQAS1P1FE1Q2E1E2P2FE2ADAS2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的传导机制?AS右移;AS左移;AS右移,Q且P△NI不确定AS左移,Q且P△NI不确定两个模型的比较◆AS—AD模型的突出优点是在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同时,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和总产量的变动情况◆NI—AE模型的优点是能突出总支出AE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乘数关系“NI—AE”模型概述NI—AE”模型是凯恩斯根据总收入与总支出之间的基本关系而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用来研究最终产品市场总供求的均衡状态。NI与AE是用货币表现的价值概念。“NI”是国民收入或总收入,“AE”是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支出,也是用货币表现的总需求。“NI—AE”模型称为“总收入—总支出”模型。如果NI=AE,意味着用货币计算的总供给等于用货币计算的总需求,最终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凯恩斯主义认为,国民收入的决定主要取决于总支出AE的水平。因此,AE的构成及其水平如何,对国民收入的决定起决定性作用。AE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消费和投资。第二节“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消费函数(一)◆消费支出C是可支配收入DI的函数:C=F(DI)DI=C+S◆1、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例:假定某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假定一年内)的收入可能发生从0到20000美元的变化,其消费C和储蓄S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下表。第二节“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消费函数(二)DICS03000-300050007000-20001000011000-10001500015000020000190001000第二节“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从上表可看出,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是增加的,但增加的辐度不一样。消费函数(三)◆边际消费倾向(MPC):消费增量ΔC与可支配收入增量ΔDI之比;MPC=ΔC/ΔDI;上例中,MPC=4/5,表明收入增量中总有4/5的部分要用于消费。◆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ΔS与可支配收入增量ΔDI之比;上例中,MPS=1/5◆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之间的关系:MPC+MPS=1;上例中,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3000+4/5DI。其中,3000为自主性消费,4/5DI为引致消费;储蓄函数为S=–3000+1/5DI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APC+APS=1第二节“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CODI450C=3000+4/5DI15000100001000015000消费函数(四)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递减,收入越是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二节“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递减的消费函数CODIC450投资函数(一)◆I=f(r,Pe),其中r为利息率,Pe为预期利润投资取决于投资的成本和该项投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第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3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