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东营“黄三角”产业规划布局摘要:临港产业区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主体,规划控制面积2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生态旅游区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规划控制面积246平方公里,重点依托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搞好黄河口生态游,同步加快中心城“黄河水城”建设和滨海旅游开发,构建黄河口生态旅游、黄河水城游及滨海观光游相连接的滨海旅游长廊。高效生态农业区以现代渔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以南、莱州湾以西,规划控制面积30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浅海贝类护养、黄河口大闸蟹养殖、对虾养殖、海参养殖,建成全省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面积210平方公里,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调整优化区,包括各县区的省级开发区,重点对现有的石化、橡胶轮胎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造纸等优势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群。关键词: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产业调整优化区三步走战略一个最古老的文明,孕育出一片最年轻的土地。如今,黄河三角洲,这个中国沿海唯一尚待整体开发的大河三角洲,走到了命运转折的关口。东营市根据省第九次党代会关于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战略部署,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准备在沿海岸线重点区域布局五个特色明显、功能明确的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放的大河三角洲,国家先后将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作为黄三角的中心城市,东营一直将高效生态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同时,东营地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环渤海湾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域黄河经济带的交会点、京津唐经济区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接合部。在发展半岛蓝色经济的宏图中,这个年轻的城市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东营港与广利港之间1200多平方公里的临海区域上,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正在崛起。黄与蓝两张牌同时出,东营的高效生态经济风生水起。——临港产业区临港产业区依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发挥港口优势,实行港区城联动,加快发展临海、涉海产业,配套发展关联产业,实现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港城。临港产业区的规划控制面积为2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盐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物流,配套发展关联产业,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效生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和能源供给基地。临港产业区内,中海油计划投资约450亿元,目前中海油已通过了投资31亿元的液体化工码头、物流园区一期等“一揽子”工程;计划总投资220亿元的大唐东营发电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已完成投资15亿元,目前区内已投产或在建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170亿元,4月底又有1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67亿元。正在建设中海油、海科、华泰、华懋、鲁中等产业园区,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区。今后3年,临港产业区内将实施总投资320亿元的30个大项目,初步打造起现代化工产业基地。实现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发展的工作中要实施好五个突破。一、强力突破港口建设。东营港是东营市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发展临港工业的先决条件,必须加快港口建设步伐,扩大通过能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尽快把东营港打造成区域性中心港口。二、强力突破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化工、能源、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加速构筑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三、强力突破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先决条件。从目前情况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港区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形成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四、强力突破滨海新城建设。没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就无法吸引国内外的大集团、大企业进入港区投资发展。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着眼建设现代化大港区、新城区,加快推进东港新区建设。五、强力突破生态建设。高效生态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最大特色。港区建设才刚刚起步,从一开始就要牢牢把握生态新城区的定位,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化。———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区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黄河入海、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原生态特色,全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作为重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黄河口旅游码头、游客服务中心、汽车营地、民俗度假村等项目,配套建设一批参与性旅游项目,提升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整体吸引力。加快推进黄河水城文化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区建设,加大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力度,打造成为有较高知名度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城市。在246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里,河海交汇的壮美、生态湿地的原貌、野生鸟类的珍奇都在向游客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在东营市发展蓝色经济的规划中,旅游成为另外一个发展重点,东营市规划出246平方公里的面积,突出黄河入海、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原生态特色,打造出一个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东营市打造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具体工程包括:游客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工程,主要是完善餐饮、观光、科普、售票、候船、码头、休闲木屋、救护船及办公等配套设施,,湿地公园二期工程,着力打造以游客参与、互动为主要内容,集观光、体验、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精品景区。新滩湿地娱乐区工程,开展泥滩捉蟹、拾贝、泥浴、湿地运动项目,建设停车场、洗浴室等配套设施,年内完工。汽车营地工程,主要建设自驾车营地,高标准大型房车营地,配套建设客房、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设施。鸟类放飞区提升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珍稀鸟类观赏园(百鸟园)、野生鸟类驯养繁殖站、水上苇荷迷宫、栈道生态游径、湿地岛、旅游厕所等。———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和首要任务,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集中规划建设一批农业优势产业聚集区和高端产业带,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将集中政策、项目、资金,整合各方面力量,规划建设五大农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广北农场管理体制改革,以新设立的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广饶县北部区域为主体,充分发挥农场土地集中、成方连片、规模较大的优势,规划建设集集约创汇农业区、城乡休闲农业区和规模经营创新区于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85万亩。——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规划面积30万亩,重点建设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对虾、浅海贝类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力争3年内建成集养殖、加工、商贸、研发、旅游、城镇建设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加快黄河农场、市畜禽良种场管理体制改革,以新设立的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主体,充分发挥农场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规划面积55万亩,重点实施优质牧草生产工程、生态畜禽养殖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和畜牧发展保障工程,力争到2012年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生态畜牧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按照“三区四带”总体布局,突出黄河口特色,着力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推出一批精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线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力争到2012年把东营市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循环农业示范区。以农村能源建设、秸秆利用、清洁生产、产业循环发展为重点,加强农村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控制面积210平方公里,依托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和广饶滨海项目区,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方面将重点培育风能装备制造产业、太阳能利用和装备制造产业、地能装备制造产业、再生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要拉长金属配件产业链条,建立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链,着力发展皮卡车、SUV车等多功能车制造,构建汽车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生态谷等,培育研发基地,建设信息产业园区,发展电子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高端服务业,重点建设东营开发区软件园、中央商务区,着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外包业务,打造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东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比较优势1.区位优势独特东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占地65平方公里,坐落于东营市内,处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地理中心,北靠京津唐经济区,东连山东半岛开放城市,东北与大连隔海相望,向西辐射广大内陆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流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联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纽带。东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与已布局的一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一圈(济南都市圈)、一带(鲁西南经济开发带)形成分工协作、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2.资源丰富东营市坐落于世界上自然资源丰富的黄河三角洲,境内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地热、水资源极其丰富,为山东省的石油化工、机械、造纸、纺织、新型材料、粮棉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其资源储备含量具体表现如下:①土地资源方面:东营市中心城市人均国土面积0.47公顷,目前尚有35万公顷荒碱地待开发,其中600公顷以上成片的待开发土地达26万公顷。根据对土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宜农(耕地)土地8.65万公顷,宜林牧土地13.13万公顷,宜水产、盐业土地13.22万公顷。②矿产资源方面: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总部在东营市境内,石油预测资源量75亿吨。③水资源方面:黄河三角洲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3.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48亿立方米,地下水0.58亿立方米。④地热资源方面:根据现有资料测算,地热资源可开采储量逾750亿立方米,可连续开采100年,每年能产生60亿元的经济效益。3.人才智力优势东营现有各类技术人员11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有3万人以上;在全日制高等院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三千多人,这些创新人才为东营市高新技术发开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东营市还与中科院、国防科工委、天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7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联合开发了大批产品,并共同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此外,东营市还通过“大学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海外百名博士活动中心”等形式吸引并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外来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的加盟,为东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带动东营企业原有人员的成长。4.投资环境良好东营市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胶济铁路将东营连接到京沪铁路;东营港航线连接到大连;济青高速公路、东青高速公路使三市连成一体。公路通车里程达4460公里。在港口建设方面,东营现有1个5000吨级泊位和5个3000吨级泊位;支线机场也已投入使用。电力设施完备可靠,建成输变电站42座。东营市除了具备良好的投资硬环境,还致力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为了保证招商引资的有效落实,东营市政府对外来投资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做法,与此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政策法规和激励措施,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创新机制,在人才使用、流动、奖励、分配及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为科技创新人员提供各种优惠。———产业调整优化区以广饶、垦利、利津、河口四个省级开发区和大王、胜坨、陈庄三个工业园为主要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按照产业链条配套的要求,进行整合提升,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广饶经济开发区及大王工业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造纸、石化、汽车配件、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
本文标题:工业经济课程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