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应然特性及主要模式
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应然特性及主要模式产业学院的生发逻辑始于为解决行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应然特性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业园区、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通过校企、校地合作建立的,在政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资源共用、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功能集合体,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组织形态变革的创新性模式,也是实现校企双主体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一)以现代产业为依托产业学院的生发逻辑始于为解决行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xx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现代产业学院的专业建设逻辑就是紧跟区域产业生态发展,根据产业群—建立专业群—培养人才群的“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链对链式逻辑关系,让专业群与产业生态高度契合。(二)以育人为目标立德树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来就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产业学院生存发展的依托。1.产业学院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在产业学院,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学习知识技能,而且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岗位要求,感受企业文化,感悟“专注、精准、创新、拼搏”的工匠精神对企业品质塑造的重要意义。这种浸润性、直观性的教育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较之传统校园的学习,这种融入情境、如盐于水的育人方式能让学生更深切地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2.产业学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想载体限于实训设备的数量及设备技术的更新迭代,当前高职院校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痛点。为了补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短板,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职业院校亟需强化与产业的对接,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让技能理论与实际操作、产品生产即时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三)产业学院是多维参与的有机体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面向社会与产业办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跨界合作,是由政府、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个独立并互相密切关联,有着共同愿景的主体联合投资组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具备明确的组织运行、资源和利益分配等规则内容,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模式创新。这要求现代产业学院必须打破校企封闭联系局限,与政行企校多方协作,强化与产业学院内外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力整合政、校、行、企多方资源,形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共担收益与风险的多方命运共同体,为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四)治理水平现代化健全的体制机制是产业学院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为克服传统的“单中心主体”弊端,理想的现代产业学院应是多方力量参与融入,各方权属明晰,组织架构合理,教学运行稳定有序,质量管理完善高效,利益分配科学,制度机制建设能够体现政行校企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和多元治理主体意志的统一,最终能够实现产教融合治理效能的最大化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五)突出人才的贯通培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职业教育纵向贯通问题,明确提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衔接”。因而现代产业学院应跳出传统中、高、本各层级单独的学历教育局限,更多地根据产业不同层级岗位能力特点,按照人才培养成长规律,通过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中高本衔接等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畅通人才贯通培养路径,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六)服务功能复合多元《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提出现代产业学院“要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等功能”。因而,现代产业学院要在做好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外部发展变化,根据产业企业的技术攻坚、工艺精进需要,拓展多元服务,延链、补链、强链,整体形成集“产、学、研、用、创”五大功能为一体的职教共同体,以保证满足产业集群所需的人才供给,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精准对接,进而推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精准、有效。二、职业院校建立产业学院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根据专业、行业的特点成立了一大批产业学院。目前,产业学院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单一校企合作模式、政校企合作模式、政校行企合作模式三种,主要以培养高职学生为主,各合作模式的特点如下。(一)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单一的企业与单一院校共建产业学院或一个学校和两个以上企业共同建立产业学院。该模式通常由学校牵头并作为主要投入方,企业为辅作为次要投入方。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是校企双方诉求明确,合作简单,利益容易协调。弊端之一是产业学院办学专业单一,规模不大,学校和企业均需投入较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企业能吸纳的毕业学生数有限,特别是与“教培型企业”的合作,由于教培机构的主要诉求是售卖实训设备、课程资源和学费分成,不能直接接收毕业学生,因而比较容易出现学校付出许多而得到的成效却很少;弊端之二是该模式中政府参与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模式的办学风险。(二)政校企合作模式政校企合作模式主要表现为政府、学校、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学院。该模式通常是在地方政府牵头或支持下,地方龙头企业与地方职业院校共同开展产业学院合作办学。该模式的优点是政府可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校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推进产业学院顺利运转。其弊端是该类型产业学院不能整合行业资源,在组织区域产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定期收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等涉及行业工作的任务时不能很好地落地实施,导致产业学院专业群难与区域产业集群紧密衔接,同时也限制了产业学院的办学规模。(三)政校行企合作模式政校行企合作模式是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学院,该种模式整合了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资源,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合作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产业学院办学可以整合政校行企各方资源,能较好地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相对接,进一步促进专业群规模化办学,也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其弊端之一是合作机制较为复杂,各方协调难度大;弊端之二是目前该模式中的合作院校通常只有单独的高职院校或中职学校,无法实现人才的贯通培养。
本文标题: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应然特性及主要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29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