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看得懂的经济内幕看得懂的经济内幕第一部分第一节民企的倒闭潮该怪谁(1)中国的民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而不断地蓬勃发展。最开始,是以“个体户”形式发展的。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经济水平还不高,也刚刚从计划经济中开始转型,全国的物资非常缺乏,这也就给了民营企业大踏步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以深圳特区为标杆,沿海一线逐步开始向外拓展商业圈发展起来,尤以浙商为代表的一批民营经济逐步形成了粗具规模的个体经营模式,以家庭作坊式制造业的出现,然后不断由南至北个体经销。全国范围巨大的市场需求,让这一批个体经商者首先完成了原始积累。而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也迸发出了巨大的爆发力,因港澳地区投资拉动,带动了这个地区以出口加工为主体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成了后来全国各地方中小企业普遍发展模式的先驱。可是这种模式虽然帮助企业快速起步并完成创业阶段的任务,不过也逐步显现出其弊端。加工型民营企业其实是有过辉煌时期的,特别是广东、浙江及周边地区,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对商业的灵敏感知力。浙江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丝绸厂的重要集散地。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柱。浙江的湖州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等闻名海内外。改革开放以后,浙商凭着其吃苦耐劳、头脑灵活、精明冷静以及敢想敢干的性格特点打出一片天地。以温州商人、义乌商人为代表,开始进行一些小商品的制造加工及销售。随着时间的推移,浙商的利益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很多小商品如打火机、皮鞋、衣服、皮包等已经行销全球,甚至成为行业生产集散地。其生产规模和加工的商品档次也逐步升级,很多最先发展起来的企业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加工商,并形成了极具规模的企业发展形式。直到现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粤商呢,也是名留青史。广东的十三行成为连接商品进出口的重要部门。其商业经营的手段也是自古驰名,因此与浙商同为五大商帮之一。现代粤商更是秉承其传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以后,让他们有机会首先接触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新技术、新机器和新模式。粤商的敏锐触觉、勤劳刻苦、务实和低调的行事作风让他们迅速发展起来。广东商人也从原来的单纯做贸易和运输,发展成为吸引投资,自己建厂生产较高端产品,行销海内外。他们生产的产品不但品质有保证、物美价廉和生产速度快,更因为首先引进当时较高端的电子类产品,逐步把产品辐射到全国以及出口海外。其中,东莞更是成为后来电子类商品的全球重要加工地,甚至曾经有种说法:东莞公路一堵车,世界的电子产品价格都要发生剧烈变动。广东最终形成以经济特区深圳为支点,招商引资辐射全省,紧接着扩散到沿海地区的模式,从而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国内逐步对小商品类等物资需求量接近饱和,加上因原料、人工和需求方挤压利润等因素,这种以小商品加工或者以来料加工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也在逐年降低。2006年开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企业经营困难的现象。同时,温州等地商业也有资金抽离向投机性产业发展的现象。先是在2007年,资金陆续进入股市。股市低迷之后,房地产狂炒现象开始加速,紧接着开始炒作民生物资。“温州炒房团”似乎成了民企投机的代名词。第一节民企的倒闭潮该怪谁(2)这时候偏偏雪上加霜,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原本利润微薄的加工型民营企业更加举步维艰。随着全球对于产品需求量的突然萎缩,订单大量减少,让很多企业紧绷的资金链条发生了断裂。于是,大量的民营企业开始出现倒闭潮。2008年前三季度,仅广东一地被注销、吊销的企业就达到了万余家。而被官方“肯定”的倒闭数据也达到了7000多家。从当时各方面反馈的消息来看,2007年到2008年间,很多企业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不过,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平息,国内“四万亿”的振兴计划又开始实施,似乎这种倒闭潮现象被暂时遏制住了。很多企业借着政策春风转危为安,稍得喘息。不过好景不长,2010年到2011年,民营企业似乎又开始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为什么在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变暖的形势下,冬天再一次来临了呢?原因除了国内对于产业振兴进入瓶颈期,借政策带来的产业需求也开始疲软,让很多企业的“内需计划”开始日渐转弱。当然,这些都还不是致命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企业本身微薄的利润承受不住快速增长的汇率带来的负面效应。民营企业尤其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利润已经在不断的降低,这些企业利润基本平均在3%~5%之间,而汇率涨幅从2010年汇改以来,已经突破6%。也就是说,企业唯一一点利润也完全被吃掉了。另外由于2008年货币宽松政策实施以后,原本已经产能过剩的企业加速再生产,产能过剩现象扩大到诸多产业。产品囤积现象屡屡发生,资金链自然紧张。更多的资金流向投机型行业,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加速现象。如此一来,原料、人工等各方面成本再次加速提高。为了让通胀的现象得到遏制,2010年起又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数次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减少了市场流动。虽然这么做本身是为了抑制通胀,但同时也让中小企业的经营雪上加霜。因为与国有企业不同,这类企业本身就很难有融资保障,加上因资金流动性减少门槛提高以及还款利率负担加重,资金断链企业自然也就更多。这就是为什么2011年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比2008年还要严峻。在汇率吃掉利润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又开始趋紧,成本就不断提高,对外出口加工型企业面临着生死考验。但是除了外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原因,没有看清形势盲目扩张,在危机尚未到来之时没有能够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当然,即使是那些上了规模的民营企业也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富士康就是“代加工”企业的代表,它成为“代加工”时代的里程碑。但是各种因素变化,让这个“代加工”领域的佼佼者逐渐出现了问题。第二节代加工巨头的危机与习惯性跳楼(1)富士康近两年逐步进入公众视线。这原本是一家行事低调的公司,却很快为民众所熟知。原因并非是公司的广告做得好,而是一个又一个跳楼事件。2010年,富士康因为连续跳楼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八连跳”、“九连跳”、“十连跳”不断出现的时候,社会一片哗然和指责声,甚至惊动了国务院。当第12名富士康员工于5月26日23时坠楼之后,中央部委联合调查组于5月27日紧急启程前往深圳,调查这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随后,富士康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增加了员工的工资待遇、开通员工关爱热线并且针对自杀事件本身增加了一些硬性条款等。后来,因此事件影响导致成本上升加速,富士康的公司策略发生了较大改变。在当时,富士康全球员工已经达到60余万,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连续7年雄踞内地出口200强榜首。实力雄厚的富士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工资待遇提高,就要用“工厂迁徙”的办法来控制成本,内中原因在哪里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的台湾,是专业从事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从1988年起,富士康进入大陆投资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对于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投资自然是非常欢迎。那时不管是土地、人工成本以及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都极具吸引力。富士康也确实借助这些外在优势成为行业的魁首。当然,富士康能够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供应商也是有其独特的经营之道的。其在产品的质量要求方面非常严格,对于客户的服务负责到底。不过真正让富士康走向成功的,还是掌门人郭台铭自创的颠覆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机光电垂直整合“eCMMS”商业模式,其中提供客户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与其他规模性企业走品牌战略的路线不同,富士康走的路线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弃品牌战略,让“代加工”本身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代加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走进瓶颈,除非转行或转型。国内很多企业也是借代加工起步,然后逐步转型的。但是富士康不同,它利用自创的运作模式成为最专业化、最贴心客户的代加工企业,让世界大品牌都愿意把自己品牌产品放到富士康制造。稳定的质量、专业的管理模式和增加竞争力的低成本加工成为其制胜的法宝。为了打造全球最低成本构架,富士康把整个产品制造流程分成“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两个方面,然后再细分到“材料成本”、“加工成本”、“测试成本”、“包装运输成本”、“质量成本”、“库存成本”等诸多环节,把成本降低系统化,逐步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平台。这种平台的建立不但让富士康的企业运作和加工成本降到最低,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并逐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于是,富士康迅速地成长起来了。自1991年起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50%的复合增长率,连续9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年、2006年排名第二),2005年至2010年间年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也成为全球计算机、通信、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第二节代加工巨头的危机与习惯性跳楼(2)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业生存环境出现问题,也带给这个“代加工”之王不断的困扰。虽然富士康营业收入不断攀升,订单也越来越多,但净利润却在不断下滑。2008年公布的业绩显示,旗下富士康国际净利润为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的亿元大幅下滑。其营业收入只下降了,净利润却大幅萎缩。2009年,富士康净利润再次下滑68%,下滑至3859万美元。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富士康开始出现连续跳楼事件。同时也面临着整个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工人待遇要求。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富士康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加薪。就像郭台铭本人说的:“加薪可以保障员工尊严,加快经济转型”。通过加薪,让员工逐步稳定情绪,然后建立心理辅导平台帮助员工走出情绪低谷。但这也意味着人工成本加速上升。虽然富士康加薪避免了面临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但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在这种大背景下,富士康史上最大的工厂迁徙活动展开了。从2010年7月起,也就是两次给员工加薪之后,富士康开始实施搬迁计划。拥有40万人的富士康龙华厂区开始忙碌起来。40万人的厂区,相当于一个大的县城,园区交通便利,购物方便。工友、恋人、邻居、家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工厂都市”。搬迁对深圳和富士康两方面都是有损失的。对富士康不言而喻,搬迁成本、人力调配及搬迁后的安排都是浩大工程。深圳的城市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一个小型发达企业突然被解散,很多投资项目也因此搁浅。深圳与富士康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企业也将面临新的问题。不过,厂区的搬迁,并非仅仅因为跳楼事件。因为仅2010年一季度,富士康母公司鸿海投资金额已累计达亿美金,涉及11个工厂项目,增加了包括中山、烟台、淮安、重庆等内陆或沿海新兴城市。这就说明在跳楼事件爆发前富士康已经在想下一步的布局。作为富士康来说,也并非仅仅是面临人工成本难题。如何做到他们所说的:由“制造富士康”向“科技富士康转变”也是一个巨大挑战。以“代加工”为主要赢利模式的辉煌时代正在远去。从富士康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代加工”系统可以建立的如此完善,成本控制方面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造程序方面的典范。但是富士康始终必须要面对成本上升以及其供货品牌的利润压榨。工人们加班加点工作,企业面临着舆论指责“血汗工厂”的代价,却赚取着微薄的利润。拥有70多万员工的企业却不得不面临净利润越来越少的命运。在产业链环节上没有具备技术核心竞争力的软肋,让富士康痛定思痛。很显然,其对于工厂搬迁的行动也是为应对企业危机的一个缓冲举动。2010年起,富士康加大了对于高科技基地的建设。并开始逐步重点发展纳米科技、热传技术、纳米级量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绿色环保制程技术、CAD/CAE技术、光学镀膜技术、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SMT技术、网络芯片设计技术等方面,但万里长征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想要彻底转型,尚需时间。但富士康也不能立刻放弃代加工,主线还是继续坚定走企业老路。因为富士康本身已经在代加工领域打拼了几十年,并做到了“代加工”领域的魁首,树大根深。如果一下子将几十年的基础连根拔起,势必要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引起整个集团倾塌。且“代加工”利润并没有
本文标题:看得懂的经济内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5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