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五章 微观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管理竞争与垄断管理价格管理产业政策与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竞争与垄断管理政府微观管理的理论基础过度竞争垄断的产生与发展竞争秩序的规则政府微观管理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是和宏观经济对称的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问题。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张伯伦与琼·罗宾逊垄断市场:斯密:垄断使产量减少、资源被用于无益于社会的场合、垄断在技术上是低效率的。波斯纳:垄断利润并不为垄断企业所拥有。外部性影响: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科斯定理;公共产权问题。解决途径:将产权清晰化;将外部性“内部化”;控制数量,即直接行政干预。微观规制理论:植草益:通常意义上的规制,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包括:以保证分配的公平和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为目的的政策;提供公共物品的政策;处理不完全竞争的政策;以处理自然垄断为目的的政策;以处理非价值性物品和外部不经济为目的的政策,这里的“非价值性物品”指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物品;以处理信息不完备为目的的政策;与多样化的市场失灵相关的政策,这包括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包括劳动政策在内的其它政策。管制无用论:乔治·施蒂格勒秉承自由放任理论主张的传统,强调政府管制的无效性和放松管制。过度竞争竞争超出一定的限度,即过度竞争就会损害竞争的作用,使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过度竞争表现为: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数量过度;存在退出壁垒;过度竞争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表现为:大量厂商进入,导致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日益严重;难以对市场需求形成准确的估计;众多中小生产者为求生存会加大竞争成本,利润率下降,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条件,影响行业的发展;出现价格垄断。垄断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占据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在某些方面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垄断充分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作用,降低了产品成本,从而有更多的资金和实力来从事科技发展,有效避免了过度竞争造成的恶果;在垄断势力向全球扩张的同时,也带去了它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推动了投资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垄断也会带来很大的效率损失垄断集团利用自身实力不断排挤中小企业,限制了公平竞争,导致市场失灵;垄断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采取减少产量提高产品价格方式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竞争秩序的规则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来规范竞争秩序,限制过度竞争和垄断行为。制止过度竞争主要有以下方式:提高进入壁垒、降低退出壁垒、实施规模经济战略;抑制垄断主要有反垄断法,它包括了预防垄断产生的政策、事后制止垄断的规定、对采取不正当手段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在某一行业存在规模经济效益,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的成本要小于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的成本。对自然垄断实施管制的措施有:实行国有,使其成为国有企业;引入私人部门,但政府对其产量、价格、产品质量等制定严格的标准;适度引入竞争。价格管理对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的价格管理农产品价格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的价格管理价格体制改革对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的价格管理价格P2FP3CP1OQ2Q3Q1数量MRARACMCDEHBA按边际成本定价产出最大,整个社会获得最大效用满足,社会福利达到最大,但生产企业收入不能弥补成本而亏损,只能由政府采用对企业进行补贴的方法来维持企业生产。市场定价方式,企业可获得最大利润,但产出最少,社会福利损失大。按平均成本定价,产量和价格都处于以上两种方式之间。对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产品的定价与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农产品价格管理大部分国家都会积极干预农产品市场。一方面出于对本国农业部门的保护,避免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是由农业特殊的生产环境造成的。各国对农产品价格的管理和干预方式不尽相同,大体有:价格补贴、限产减量、政府统购统销,对价格实行完全管理。除了对农产品实施价格保护政策,还有对农业实行歧视性待遇的情况,这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维护市场秩序的价格管理当一些厂商采用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来牟取暴利,主要表现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利用令人误解或虚假的价格信号,诱骗消费者购买;价格歧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这些行为使不同生产经营者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他们的正当竞争,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政府对此类事件不能视而不见,必然要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予以制止。价格体制改革当一个经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或者是国家深度干预的体制时,市场在价格形成方面的作用将很有限,大部分价格是由政府来制定的计划价格。因此由计划经济或者国家干预较深的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一定伴随着价格体制的改革。对于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价格,政府进行一定的限制,或者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再逐步将价格开放的范围扩大。产业政策与管理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管理与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总量的产业构成,它成为经济增长的结构基础。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第一次主要是农业,第二次主要是工业,第三次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的行业。20世纪50年代,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可以从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各次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是就业人数比例。20世纪中后期有所变化。在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各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工业可分为初级工业化时期、中级工业化时期、高级工业化时期、信息化为特征的工业化验时期;根据各产业地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产业管理与产业政策产业管理指一国政府根据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本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对某些产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另一些产业则加以限制,其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实施产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从政府针对具体的产业结构所采取政策的不同,可将产业政策划分为适应性产业政策和战略性产业政策。适应性产业政策是指各产业的地位没有实质性改变,保持原有产业格局,所变化的只是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战略性产业政策不仅是协调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是确认各产业的重要性及其地位,通过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来改变原有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制定战略性产业政策一般在以下情况出现时:高新科技革命的来临,新兴产业的出现;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量、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为达到产业政策目标应采取的措施:立法手段;政府指导;行政干预;采用经济政策工具。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生产经营者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会利用信息优势做出种种有损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提高售价;欺诈;配套服务态度恶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商品信息不对称引起了生产经营者和销售者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为了规范商品交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必须对这一领域进行管理。所采取的措施有:立法保护,通过颁布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来保障消费者主权;提供商品信息,缩小信息差距,具备发达的信息市场;支持消费者组织的建立,各国政府都在法律和行政方面鼓励和支持建立消费者组织。
本文标题:第五章 微观经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