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四章__生态经济平衡
第四章生态经济平衡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本章学习中,要注意掌握自然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生态经济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的特点,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失调的概念和生态系统失调的标志,熟悉生态经济系统失调导致生产力下降的后果,理解生态经济系统平衡应遵循的原则和途径。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原则和途径;生态经济平衡评价参照系第一节生态平衡一、生态平衡的含义生态平衡是指,一个限定的生态系统,在外部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其内部的相对稳定状态。也可表述为: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关系所达到的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稳定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呈进化势态。其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生态系统结构时空有序且内部各组织之间量比关系协调。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协调。如一个池塘里的鱼、昆虫、水草植物等生物种群间存在一定的数量比例。而且它们的生长发育在时间上有序。经济学中介绍的哈丁的“公地悲剧”,也是一种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现象。由此可以产生的联想是,我们片面追求粮食增产,随着亩出的增加,土地肥力下降,土壤结构被破坏,是否也是一种生态平衡的破坏?一般来说,物种越丰富,系统就越稳定。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第二,一定的结构必然产生一定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体现着该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变换关系,以及包括了改变被作用对象的秩序,因此,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必须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之中。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树木的生长,是树木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协调的过程。现在的城市建设中,为了美化城市,采取大树进城的做法。这不仅带来树木存活困难的问题,也影响原来树木生长环境中其他一些我们可能未知生物的生存。于是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被打破了。大树进城第三,系统具有从低一级平衡关系向高一级平衡关系演化的能力和发展趋势。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但这种发展是有序的,总是从生态生产力低的平衡朝生态生产力高的平衡发展。地球从一个荒漠的星球发展到今天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最好例证。但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不是随意的,不能把任何一种原有生态平衡的打破都看作是动态平衡的表现。只有朝更高层次演化才被认为是动态平衡。2.生态平衡的类型根据人是否成为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可分为自然生态平衡和人工生态平衡。自然生态平衡的形成过程是严格遵循达尔文进化论所提出的自然选择原理,是自然界的生物适者生存进化过程的表现和结果。自然生态平衡并不总是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冰川、沙漠、荒原。生态平衡仅仅是表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协调。雪山:自然生态平衡人工生态平衡是自觉严格遵循达尔文进化论的人工选择原理,它既是生物个体或群体遵循自然规律逐渐演替形成的平衡状态,而且又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人工生态平衡不仅有益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物的繁衍、物种的保存、资源的涵养和环境的优化,而且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起协调作用。人类社会的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都是典型的人工生态平衡。应该看到,人工生态平衡是受人们的认识局限。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生物圈二号的失败表明人工生态平衡是难以取代自然生态平衡。二、生态平衡的特性1.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性空间有序性是,结构有规则的排列组合,小至生物个体的各器官的排列井然有序(人体的构造就是一个典型),大至宏观生物圈内各级生态系统的排列(营养金字塔结构),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的排列都是有序的(如物种类型,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地域分布;深水鱼和浅水层的鱼群分布等)。时间的有序性是,生命过程“发展的阶段性”、功能的连续性和“节奏性”。生态过程是分阶段的,在各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虽然有其特殊的规律,但各个不同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总体规律的作用下相互衔接为有机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个体由小到大直到死亡;生态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直至顶极群落(即物种最丰富、生态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的形成。2.自组织性生态平衡的自组织性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上:第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相互协调,使一个地域保持稳态。任何地域生态系统总是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只有各个子系统间的协调,才能有整个地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宏观生态平衡就是这种相互协调的结果。地球能够保持稳定的基础,就是具有多样的生态系统第二,杂乱无序的光能、水、二氧化碳和各种无机盐类,被“组”为有序的植物的有机体组织;植物的这种自组能力是生态平衡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起点,自组力愈强生态系统愈稳定。我们所以把绿色和环保、生态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就因为绿色是植物的基本色彩;植物在生态平衡中起了特色重要的作用。第三,动物利用植物生产的有机物建造动物有机体的组织,其自组信息量愈多,生态系统愈趋于稳态。换个通俗的说法,一部分动物是靠植物被生的,那么它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遗传等方式获得哪些植物是可以被它利用的,可以从哪些地方得到这些植物。它们信息获得的越多,生存的几率就越大。第四,微生物及具有其它分解能力的生物,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建造自身组织,维持物质循环的生态平衡。生态自组力构成了系统的稳态机制。任何一个层次的自组力被破坏,生态系统便失衡。自组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过多的人为干预,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其自组能力,就会使周围农田生态系统的稳态下降或消失。3.开放性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不断输入和输出而形成的一种开放结构。因此,它和封闭形态下不同,生态系统通过自组达到有序,以克服熵增加的无序状态。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条件下的系统平衡,总是趋于无序和熵取极大值。三、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标志1.结构成分缺损和结构成分改变生态系统中任何构成要素的缺损,或结构成分的改变(某一成分数量上突然增加和减少,都会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环境缺一不可。当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更主要的问题是,人为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使某一成分的增加或减少,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一些土壤微生物、昆虫消失;单一作物的栽培,导致系统不稳譬如,次生林更易引发森林病虫害;植被的破坏导致沙尘暴。2.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生态系统的功能可细分为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以及生产功能(物质和能量积累)、降解功能(对有害物质的消化能力)、分解还原功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适应功能(对灾变的调节能力)和自组功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生态平衡失调表现为: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受阻,降解和适应能力消失或减弱以及生产和自组力降低或消失。任何一种生产活动过度,或与生态系统结构不适,或在质与量上与这之不协调,都可引起生态平衡失调。施肥不当,过度放牧,过量捕捞,乱砍滥伐,地下水的大量利用,三废排放等。放牧过度3.环境污染从成分上讲,污染是一种结构成分的增加或被替代。如三废。从功能上讲,污染是外环境的物质输入,从结构(增加了某些原来系统没有或数量很少的物质)和功能(破坏了物资循环,超越了系统的自净能力;干扰了能量的流动,如热岛效应)两个方面导致稳态消失。三江湿地污水排放四、生态平衡失调的经济后果由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的生态失衡,叫生态破坏(如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目前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争议,很重要方面就是担心是否会导致生态破坏)。由异物输入引起的生态失衡,叫环境污染(除了废水、废气、废物,光污染、噪音污染、电磁波污染,都是指原有生态系统中引入了某种物质过多,超出了系统的承载能力,导致生态失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经济后果不同。生态破坏主要影响后续经济发展。一方面使以后的产量,产值、效益等经济目标下降,如化肥使用的边际报酬递减。另一方面使再生产投资增加。由于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可能不利于再生产,如大量使用化肥后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因此不得不增加投资,来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使再生产能正常进行。如果不投资治理生态失衡,就会造成生产-破坏-再生产-再破坏-加速生产-加速破坏的恶性循环,可引起全面经济崩溃。譬如华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破坏了水的循环运动,使水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不得不开采地下水;而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地表水蒸发减少,引起降水量的减少,使水资源更加紧缺。环境污染的经济后果则要复杂得多,大体有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污染物随富集途径达到人体,危及人口质量,其经济后果是降低整体民族素质,并降低当前经济发展,延滞未来经济发展。DDT的使用是最经典的案例。此外,像食品安全问题,水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都是这一环境污染的危害而来的。今天(相对于一、二百年前),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和环境污染相联系的。二是腐蚀包括固定资产、消耗性物资以及农副产品等现有经济资产,如酸雨。这一问题对公共设施,建筑物的影响尤为明显。即使我们生活中也有这种环境污染危害的痕迹,如自行车的车轮钢圈,被雨淋过后很容易生锈,就因为酸雨腐蚀了钢圈的表面涂层,从而使钢铁氧化。酸度键高的酸雨引起农作物减产,林木死亡,养殖业损失的案例时有所闻。三是破坏自然资源,使其失去使用价值(受污染的水产不能食用),并使资源关系网络结构失去稳态,导致生态破坏现象加剧。由于污染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富集,完全没有污染的食品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使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除了上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比较直接的危害,很多危害是更加间接。譬如今年来的一些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猪流感等,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疾病,尽管很难直接从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上找原因,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治理环境污染要比治理生态破坏相对容易些。这是因为控制污染源(工业企业)的法律、政策和技术手段,较易通过宏观机制实现,而且主要涉及在城市。城市的管理体制较为健全。相对而言,农业污染物则较难实行替代政策(如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有生产成本的约束,也有肥源的约束和产量的约束,还有管理成本的约束;农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也难以使其应用量控制在生态系统降解力之内。生态破坏更难以控制,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一是破坏现象主要发生在贫困地区,当前的温饱压力促使人们把保护生态看作是消极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贫困是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有解决贫困问题的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但毕竟是个例。因此,贫困地区往往也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尽管这里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问题,有消费方式问题等,但客观上是富裕起来的人更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生态破坏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而对农村地区的管理成本远高于城市。譬如捕猎鸟。在城市中也能发现这样的现象。但是在城市中要禁绝这一现象总要比在农村中容易的多。农村的地域不知比城市大多少倍,相应的实施这一禁猎行为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必然要大得多。再譬如垃圾的分类管理是解决城市垃圾围绕的重要措施。而在农村目前至少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性。三是生态破坏主要发生在边远地区,即政策法规的约束“死角”。所以成为死角,实际上还是政府的管理成本问题。边远地区人口稀少,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也就少,这就造成对生态破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就像国家明文规定的一些保护动物,盗猎现象始终禁而不绝。除了贫困、利润的诱惑,还是管理不能适应要求。主要不是制度缺陷,而是管理成本问题。四是生态破坏很多是发生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加上资源的“公共”特征,加速了生态破坏进程。资源的有偿使用,理论上不算复杂,但交易成本大,导致实施的难度很大。如资源税,也只能对一部分资源实现有偿使用。而有些资源的产权很难界定,如环境资源。这就使控制生态破坏的难度增强。从全球范围来说,在生态平衡失调现象中,森林的减少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现在全世界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66%下降为22%,而且这种下降趋势还在持续中。森林植被锐减的直接后果:一是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全世界每年流失的表土约240亿吨;二是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大。目前世界上已有30
本文标题:第四章__生态经济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