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和认识教学计划【范例5篇】
和认识教学计划【范例5篇】随着自身完成工作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也到了撰写出一份自己能够实现的工作计划的时候了。工作计划可以更大程度的调动自己的工作热情。您知道优秀的工作计划有哪些特点吗?于是,网友为您收集分享的“和认识教学计划【范例5篇】”,请收藏。和认识教学计划篇【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3、情感与态度:1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60~62页。教具准备:小面值的人民币。学具准备:小钱箱、小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商品。教学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导入新课。师述: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2、认一认。1师述: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盛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2下面请小朋友相互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说说你拿的.人民币有什么特征?(适时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3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刚才小朋友讲到1块或几毛,这是平时讲的土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3、练一练。做第61页“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齐做后展示答案,共同订正。4、拿一拿。1师述: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能拿钱买东西吗?(出示货架,上面有单价分别为5角、8角、1元的练习本、8角邮票、一盒笔芯等。)如果要买1本练习本,谁知道需要多少钱?你会拿5角钱吗?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拿出5角钱后交流。2提问:如果买1张邮票,应付多少钱呢?你会拿8角钱吗?拿好在组里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再请一组在班内交流,其他组补充。5、认识1元=10角、1角=10分。1提问:如果买1盒笔芯,要付多少钱?你能拿1元钱吗?(学生拿一拿,同桌检查,相互交流。)师述:付1元钱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0角就是多少?1元就是多少?板书:1元=10角2想一想:1角=()分二、小小商店:1、师述: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下面请小组长给每个小朋友发1张1元的人民币。2、创设一个购物情境。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2橡皮自动铅笔铅笔尺本子美工??2角7角4角3角5角9角5分3安排售货员和收钱、找钱的人员——准备好盛钱箱。3、进行购物活动。拿1元钱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4、学生自由购物,交流。1元钱你买了什么东西?先交流买1件,应找回多少钱,再交流用1元钱买两件或更多件东西的付钱、找钱情况。三、课堂总结: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2、我们从小要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另外,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我们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面乱画,要爱护人民币。四、课后作业:1、帮妈妈购买物品。2、到商店看一看,有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五、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反思:整堂课以购物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体现了教师崭新的教学理念。和认识教学计划篇【第二篇】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计划范文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片段欣赏二_课堂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执教:厦门师范二附小吴雅卿评析:厦门教育学院肖俊宇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师:小朋友,这儿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的后面藏着我们学过的音节,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就会出现一个音节。谁想当小老师拼读给大家听?如果读准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读一遍。生1:我选择小灰兔。(师点击课件小灰兔后出示音节jià)生2:我来帮助他jià。生3:我可以读得更响亮些jià。全班齐读。生1:我选择小毛驴qí。生2:老师我可以帮助他qǐ。(读得不是很到位)生3:我能读好它qǐ。生2:(自已站起来再读音节)。生4:老师我愿意送给他一颗进步星。(学生自己动手做的)二、看图认识汉字师: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些汉字朋友,这些汉字朋友在哪里?老师先带小朋友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先自己看图说一说,再试着拼读图上的音节。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第19页。(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看图说一说,并拼一拼图上的音节词)师: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生1: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我还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还看到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女孩在喂小鸡。师:在这句话中只需要在后面用一个还看到就可以了。生2: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喂小鸡。生3:(拼读音节)xiàqí。(再读词语)下棋。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下字?生1:地下室。生2:录音机里听过这个下。生3:下楼梯时看见墙壁上写着上下楼梯靠右走。师:你观察很仔细。生4:厦师二附小的'下。生5:厦师二附小的厦是厦门的厦。师:放学的时候请你仔细看看校门口的牌子,厦师二附小到底是哪个厦。生6:下车,下飞机,下楼梯。(其余汉字教学同上)师:小朋友真用心观察。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我们学过的汉字,只要小朋友多留意我们身边的汉字,我们就可以很快和汉字交上朋友。三、巩固汉字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卡片跟同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拿音节卡片的小朋友读准音节,拿汉字卡片的小朋友拿出相应的汉字卡片读准汉字的字音,再将汉字放在音节下面。学生动口读一读,动手摆一摆。生1:读xiàqí。生2读下棋。师张贴卡片全班齐读。(其余音节、汉字的复习巩固同上)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摘苹果。这些苹果后面藏着我们今天学的音节、汉字,谁读准了,老师将苹果送给他。(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争先恐后。一双双小手高举过头,谁也不甘示弱)生1:鸡。生2:服。师:这个字和衣组成词的时候读fu,单个字读什么?生3:读第二声。师:还有独木桥等着我们呢!桥上有一个词语,谁能读准这个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可以安全走过独木桥。生1:下棋。生2:我爸爸和叔叔爱下棋。生3:下棋,我爸爸和我在下中国象棋。生4:老师,我给XX同学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他没有将下棋合在一起说。应该说我和爸爸在下棋,下棋很好玩。(这是课件发出欢呼声,你真棒!)生5:洗衣服,妈妈洗衣服很辛苦。师:你理解妈妈洗衣服很辛苦,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讲卫生。四、读儿歌师:小朋友看这幅图,这群小鸡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试着拼读儿歌,自己会拼的、会读的做个记号。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片段欣赏二,jqx,希望对你有帮助!和认识教学计划篇【第三篇】教学目标:1、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3、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教学难点: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并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发,课件演示发,游戏等,教学过程:一、课件展示几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几种图形的特征:(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是重点引导长方形的认识)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1、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形。1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长方形,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直观的观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孩子会从感知上发现长方形的一些特征。很有可能学生会说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条中有两条长边,有两条短边)2长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点?(教师这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各抒己见。很有可能学生说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激发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小游戏验证。)预设(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找到验证的结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2、课件展示:总结。汇报后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课件。在演示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清两条长边叫做对边,两条短边也叫做对边。在交流,展示验证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总结长方形的特征。(这时候演示课件,不仅肯定了开始的猜测,还能够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长方形的特征。让孩子总结长方形的特点,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孩子对知识在头脑中又加深巩固了一次)3、认识长和宽1出示长方形纸,师指说:长方形的边不一样长,我们把长边的长叫长,短边的长叫宽。2师指另外两条边问:这条边叫什么?有几个长?几个宽?3让学生找出身边长方形同桌活动,指一指长、宽、对边。三、练习1、游戏一:我会辨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不是长方形(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的特征。老师小结:不管怎么放,只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它就是长方形;反过来只要是长方形,它的对边就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游戏二:量一量同桌合作:指出上一题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测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并记录下来。3、游戏三:画一画出示课件:学生帮助自己设计像框,并画在方格纸上长方形4、游戏四:拼一拼老师建议用不同的长方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送给你的朋友。四、小结和认识教学计划篇【第四篇】教学目标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3、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万级的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学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教学准备计数器,挂图等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谈话引入,激活经验探究新知借助生活实例,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数的读法和写法。使学生在认识个几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一、谈话引入,激活经验师:你能介绍一下家里的一样家用电器大约多少钱吗?师承接学生介绍到的有关万以内的一些数复习前面学过的一些数的读法和写法。二、探究新知:(一)、学习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1、出示第86页的例题的图片,在学生观察后提问:你们能够说出茶叶、甘蔗、油菜籽的总产量各是多少吗?2、组织学生各自尝试读出各农作各自介绍。指名交流。认真观察自己读出各农作物的产量,然后思考: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相同吗?那这三个数到巩固练习小结与作业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有关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在操作中感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边操作,边感悟,表结合教师的介绍,使学生领悟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四位分级法。通过多种练习,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分析、辨别、确认,进一步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理、巩固,延伸知识。形成技能。物的产量,教师再追问: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相同吗?那这三个数到底有多大呢?应该怎么写呢?3、万与我们学过的千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引导学生独立在记数器上试试。4、组织学生继续拨:10个一万是多少?学生
本文标题:和认识教学计划【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92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