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2017届高中新课标一轮复习2019年9月27日星期五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宏观把握知识(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国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分配政策)(分配原则)税收:财政: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④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⑤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决定决定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3)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1、是什么?(基本要求和内容)【注意点】存在性质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劳动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3、按劳分配的必要性:5、按劳分配的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4、重要性:①提高效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②体现公平: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考点3、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意义、具体形式)①原因:②意义:(生产要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个人)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社会)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③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直接原因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8--11【知识链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类别对应形式性质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非劳动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具体分析补充:关于技术人员的分配形式的认识: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是按劳分配。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的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按劳分配所得小明承包了五亩责任田的收入。小洪每月出租房子的租金。出租房子的租金(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萧红是外资企业职工,每月除工资外,还炒股赚钱。1、外企——外资经济——普通职工——按生产要素(劳动)分配;2、炒股股息(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股东)晓宏是国企工程师,每月获工资外,还在私企当技术顾问。1、国企——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2、私企——外资经济——技术顾问——按生产要素(技术)分配注意:(1)劳动收入(先看所有制成分):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私营、外资经济——按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分配。(2)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如:股息、利息、租金等)。特别提醒: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合法收入:国家保护非法收入:国家取缔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经营性收入(OperationalIncome)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2014四川卷)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力价值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2014高考天津卷1)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A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收入分配公平•(关于公平,主要从三个问题去把握)(1)是什么?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为什么?教材P60—61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它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3)怎么办(措施)教材•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第二、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称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企业为主体。如工人工资、国企上缴利润和税收;企业上缴税收、留存资金等。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必须要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等途径来进行。国家为主体,主要有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其他有: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劳务费用(第三产业)、价格变动等。【口诀】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要公平,相对平等才能行。收入差距悬殊大,制度保证无牵挂。两个比重和同步,劳动所得要保护。加强调节再分配,效率公平要兼顾。•归纳提升:我国目前收入差距问题(1)主要表现:①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财富分配严重不均。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⑤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A、理论依据:①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现实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⑤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⑥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巧记关键词:共同富裕、公平和谐、激发效率、提高消费、转方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巧记关键词: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制度改革调节分配社会保障扩大就业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教材P62)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公平物质前提保证对立性:一致性: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②怎么办——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结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思考:假设你是2015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决定向人大提交一份解决分配不公平这一社会问题的提案。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在提案中列出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一些有效措施。①重要的制度保证②重要举措:保证“两个合理比重”“两个同步”③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④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⑤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大财富总量,增加居民的收入。⑥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⑦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其他:综合归纳:在收入分配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①重要的制度保证?②重要举措:保证“两个合理比重”、“两个同步”?③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⑤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⑦既要落实分配政
本文标题: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2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