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好文供参考!1/24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计算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会进行角度的换算是重点2、难点:角的表示、角度的换算是难点好文供参考!2/243、关键:学会观察图形是正确表示一个角的关键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量角器、时钟、四棱锥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观察时钟、四棱锥、2、提出问题: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都给我们什么样的平面图形的形象?请把它画出来学生活动:进行独立思考、画图,然后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一条射线OA绕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得到的平面图形──角、板书:角二、新授1、角的概念、(1)提出问题:从上面活动过程中,你能知道角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学生回答:两条射线、(2)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下图)好文供参考!3/242、角的表示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37页有关内容,了解角的表示方法教师活动:讲解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着重讲解一个顶点有多个角的表示方法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学生活动:请一个学生板书练习,其余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给予评价,对多数同学作出肯定评价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38页思考题,进行小组交流,获得问题结论教师活动:参与学生交流,并用多媒体演示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并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答案:分别形成平角、周角3、角的度量、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8页内容,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及度、分、秒的换算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139页练习、2、计算:(1)4839+6741好文供参考!4/24(2)90-781940(3)2230(4)176523、此:此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地进行小组交流以解决练习过程中的疑难,教师巡视过程中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以答疑解惑,并请学生板书后再讲评、3、想一想:时钟在5点15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师生互动:观察时钟在5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处位置,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先从时针在分针转动到15分时,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的关系,并请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答案:76、5、四、课堂小结师生互动,完成本节课的小结:1、什么是角?组成角的图形是什么?如何表示一个角?2、本节课还复习了平面、周角?怎样得到这两种角?3、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换算的?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144页习题4、3第1、2、3、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好文供参考!5/24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2、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作用。3、能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有效、形象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发展统计观念。(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信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二、教学重点:1、感受较小的数据。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4、读懂统计图并能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难点: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好文供参考!6/24三。讲授新:请你用熟悉的事物描述一些较小的数据: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它的体重可达几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1、哪些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方便?举例说明。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中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001米。(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毫米;(3)某种鲸的体重可达136000000千克;(4)2003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的发行量为12500000枚。四。小结:我们这节回顾了以下知识:1、又一次经历感受了百万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与身边事物比较进一步学习了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并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又一次欣赏了形象的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示这些主要河流的河长情况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的形象。(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有好文供参考!7/24什么样的联系?(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河流你认为河流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吗?制作形象的统计图首先要处理好数据即从表格中计算出这几条河流长度的比例然后选择最大或最小作为基准量按比例形象画出即可。(1)形象统计图(略)只要合理即可。(2)从表中的数据看出河流越长其流域面积越大。(3)河流的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位置有关系。五。课后作业: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二、课内交流、探究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好文供参考!8/24(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三、创设情景、体验储蓄1、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张大爷是一个孤寡老人,他打算把自己多年来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两年,由于他行动不便,你能帮助他进行储蓄吗?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师:同学们,为了保证储蓄的安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办法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可以设置密码。好文供参考!9/24师:设置什么样的密码比较好呢?(学生热烈进行讨论)生1:可以用存款人的生日。生2、可以用有纪念意义的日期。生3:比较容易记的数字。师:设置密码时,一般设置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字,可以用某人的生日或与他有关系的一些数字。师:请你们给张大妈设置一个密码。(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生1:%2=(元)生2:%2=(元)%=(元)=(元)生3:%2=(元)(1-20%)=(元)好文供参考!10/24师生集体讨论订正,教师强调利息的计算方法。师:储蓄到期时,张大妈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生:1000+=(元)师生总结计算方法。2、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五、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教学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了以下几点教学思想:一、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这是对长期以来以知识为本位教育目标的重要改革,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获取高质量生存条件的有力保证。所以,本节课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二、联系实际应用,重组教学内容好文供参考!11/24长期以来,教学内容都是教师在遵循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确立的,教师只关注教材、大纲和教学参考资料,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背景,学生接受的归根到底只能算是数学知识。这种数学知识不能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更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重组教学内容,将课前调查、课后实践、怎样填写储蓄凭条、怎样设置密码等知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历了储蓄的过程,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中,相应地获得了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三、培养学生能力,开放教学过程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尝试大胆地开放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有关储蓄知识的调查,搜集有关相关的信息,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实际调查的能力,分组调查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课堂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报整理,总结利息的求法,培养了学生信息的交流和处理能力;课后又要求学生去亲自实践,体验储蓄的过程,培好文供参考!12/24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多元评价《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不仅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和数学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各种教学活动外,还给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在课内进行交流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给出知识性、行为逻辑性、实践性、合作性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方式,使不同的学生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再发展。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中,经历探究平行线和垂线特征的过程,建立平行与垂直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好文供参考!13/24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2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画图感知1、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师:摸一摸平放在桌面上的白纸,你有什么感觉?(1)学生交流汇报。(2)像这样很平的面,我们就称它为平面。(板书:平面)我们可以把白纸的这个面作为平面的一部分,请大家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说一说,你画的这条直线有什么特点?(3)闭上眼睛想一想:白纸所在的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67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