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第四章对内投资管理(财务管理-吕宝军教材)
第四章对内投资管理第一节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决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一、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是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生产规模、产品方向和专业化协作等情况,测算各类固定资产正常合理的占用量。1.直接查定法直接查定法是通过企业预测生产任务与各种固定资产生产能力相平衡直接确定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方法。1)测算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2)测算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3)计算生产设备需要量生产设备的需要量=时数单台设备的全年有效台预测年度的生产任务2.产值资产率法当一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任务经常变化时,按照直接查定法测算固定资产的需要量就比较困难,可以采用一种简便的测算方法,即以预测年度前某一正常生产年度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固定资产率综合测算固定资产需要量,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年度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格)正常年度产值固定资产率(1–预测年度固定资产利用率提高的百分数)正常年度产值固定资产率=值(不变价格)正常年度实际工业总产值正常年度固定资产平均1.现金流量的分析1)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是指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2)现金流量的构成⑴初始现金流量⑵营业现金流量⑶终结现金流量3)现金流量的计算二、固定资产需要量决策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方法1)净现值法净现值是指某种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其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差。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的净现值之和占原始投资现值总额绝对值的百分比。净现值率法的实质是确定在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期内企业每一元原始投资可以获得的净现值。NPVR=stttttKNCFkNCF0ns0t)1()1(100%3)现值指数法现值指数法的实质是把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产后的现金流量,按照预定必要的报酬率折算到该固定资产开始建设的时点上,以确定每一元原始投资在固定资产经营期可以获得的净现值。PI=stttnsstttKNCFKNCF01)1()1(4)内含报酬率法内含报酬率法的实质是寻找一个贴现率,按此贴现率把固定资产投资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折算成现值,能使投资的现金流入量现值正好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⑴年金法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根据第二步所确定的两个贴现率和第一步计算的年金现值系数,采用插值法计算该项投资的内含报酬率⑵逐步测试法预先估算一个贴现率,并按此贴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现金净流量进行贴现根据第一步确定的两个贴现率r、r及其对应的贴现结果,利用插值法计算该项投资的内含报酬率5)投资利润率法投资利润率法的实质是按投资方案的经营期计算年平均利润,确定一元的投资额每年可以取得的利润数额。例4-8欣荣公司拟新建固定资产,该投资方案需要一次投入初始投资40万元,建设期为1年,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为5年,使用期满无净残值,使用5年中每年使企业利润增加额依次为:6万元、8万元、10万元、12万元、7万元,要求计算该方案的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57121086=8.6(万元)投资利润率=%100406.8%100406.8=21.5%6)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的实质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预计现金净流量,计算出多少年能收回全部投资。当经营期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时,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量经营期每年的现金净流投资总额+建设期当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或投资是分期投入时,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N-1)+年的现金净流量第资额)年年末尚未回收的投第(NN13.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运用1)单一独立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评价2)多个互斥方案的对比与优选3)固定资产更新决策⑴差额分析法⑵年等额净回收额法4)资本限量决策⑴净现值法⑵现值指数法5.投资风险分析1)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程度调整贴现率,按调整后的贴现率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各方案的净现值,并据以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K=i+bV2)肯定当量法肯定当量法是把投资方案有风险的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系数折算为大约相当于无风险的现金流量的数量,再用无风险的贴现率来计算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并做比较,评价且选择投资方案的决策方法。具体步骤为确定肯定当量系数,并根据其把投资方案的风险现金流量调整为无风险现金流量按无风险的贴现率求投资方案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比较各方案净现值的大小,并选择最优方案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是企业按照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根据固定资产的计划、定额,对固定资产的形成、使用、损耗、补偿及利用效果进行日常监督、控制、调节工作。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1.固定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计价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计量。1)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⑴按原始价值计价⑵按重置价值计价⑶按折余价值计价2)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2.固定资产的折旧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成本和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⑴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残值例4-15欣荣公司的一台设备,原始价值为60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清理费用为400元,要求用平均年限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折旧率。年折旧额=10)4002000(60000=5840(元)年折旧率=%100600005840=9.73%月折旧率=9.73%/12=0.81%月折旧额=60000*0.81%=486(元)⑵工作量法①按工作量计算折旧时,折旧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成的工作量预计使用年限内可以完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完成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4-16欣荣公司一台运输汽车,原始价值为80000元,在使用年限内预计可完成500000吨公里的运输任务,预计使用期满的残值为15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500元,今年完成了50000吨公里的运输任务,要求计算该汽车的年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500000)5001500(80000=0.16年折旧额=50000*0.16=8000(元)②按工作时间计算折旧时,折旧计算公式为每小时的折旧额=的工作时数预计固定资产可以完成预计清理费用)(预计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完成工作时数*每小时的折旧额⑶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预计的折旧年限2*100%⑷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数之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年年限预计固定资产尚可使用21)(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年限预计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年折旧率3.固定资产的维修与清理1)固定资产的维修固定资产的维修是为了维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而进行的维护和修理。2)固定资产清理4.固定资产的日常控制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必须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控制工作。1)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2)做好固定资产的记录工作3)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4)考核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第二节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和要求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1.无形资产的特征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2)无形资产是非货币性长期资产3)无形资产是为企业所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4)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和要求2.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3.无形资产管理要求1)正确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2)合理地分期摊销已使用的无形资产3)发挥无形资产的效能并提高其使用效益二、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1.无形资产计价的管理1)无形资产计价原则①外部购入的无形资产②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③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④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⑤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⑥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⑵效益计价原则⑶行业对比计价原则2)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⑴实际成本法例4-20欣荣公司购入一项商标权,价款为300000元,另外支付手续费1000元,要求计算该项商标权的价值。商标权的价值=300000+1000=301000(元)⑵现值法是以企业需要支付该项无形资产使用费总额的现值,或以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的期限内可以获得的收益的现值,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例4-21欣荣公司接受捐赠取得一项专有技术,预计可以使用20年,不存在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活跃市场,预计每年可以使企业增加净利润1万元,在贴现率为8%且长期不变时,要求计算该项专有技术的价值。专有技术的价值=10000(P/A,8%,20)=98181(元)⑶余值法。它是在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时,先把被购买企业的有形资产、负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按现值确认,计算出被购买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用购买企业的总购价减去被购买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其余额即为无形资产的价值。例4-22欣荣公司以3000万元购买向阳公司的全部股份,对向阳公司的一切资产和负债均按现值确认,向阳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985万元,要求计算欣荣公司获得向阳公司的商誉价值。向阳公司的商誉价值=3000-2985=15(万元)2.无形资产摊销的管理1)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管理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管理例4-22欣荣公司支出24万元,购买了一项专有技术,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要求计算该项专有技术的年摊销额和月摊销额。专有技术的年摊销额=246=4(万元)专有技术的月摊销额=412=0.33(万元)3.无形资产转让的管理1)协商估价法2)提成法4.无形资产的日常控制1)无形资产形成阶段的控制2)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控制本章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第四章对内投资管理(财务管理-吕宝军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1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