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鲁人版必修四复习导学案
1鲁人版必修四复习导学案桓台二中高三语文组巩学贤第一课时课时目的:复习现代文部分复习重点:基础知识的积累金字塔感言棕榈毗邻溯流云霄硕大无比枉费心机墓冢骷髅陵寝矗立白驹过隙漠不关心抱怨藐视膜拜范畴蔑视臻于不朽米洛斯的维纳斯攫住出神入化矫揉造作标新立异毋庸赘言丰腴脊背匀称不可思议销魂勾魄原形(原型)顺理成章迥然不同回溯精美绝伦擎着玉笏驰骋譬如新诗二首彷徨寂寥彳亍颓圮跫音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携手深隽诞生深邃纠纷沉酣造诣林黛玉进贾府阜盛敕造奶嬷嬷放诞盘螭宫绦便宜帷幄錾银茗碗厮混惫懒懵懂韶光纨绔膏粱两靥忖度雷雨郁热烦躁沉吟汗涔涔惊愕伺候脚趾江堤昧心财小狗包弟揪回作揖租赁叱骂解剖浩劫堕入绿草如茵边城放肆喁喁黑黝黝埋怨竹篁悲悯涎皮蒿艾富有的是精神曙光名副其实戊戌变法沧桑前瞻走马观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苛求无的放矢西西弗的神话2谴责分歧劫走恣意召令无济于事荒谬藐视栩栩如生面颊巢穴憧憬第二课时课时目的:1、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评价苏轼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2、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重点难点:背诵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二、学习课文:默写全词问答:(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2)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这首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以“乱”修饰“穿空”之“石”,表现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以“惊”修饰“拍岸”之“涛”,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卷起千堆雪”,“卷起”这个动词,“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3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2)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地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3)这首词塑造了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古代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无成的形象,创造出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感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曾随耿京起兵抗金,后在南宋任通判,安抚使等职,有政声。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辛初到镇江,积极做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二、谋篇立意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尽用人才的愤懑。三、复习课文默写全词课堂练习:问答:(1)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分析这里运用孙权典故的表现力。(2)“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试分析这里运用刘裕典故的表现力。(3)为什么说这首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旨在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参考答案:(1)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在这大好河山上,自古以来多少代兴,多少代亡,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现4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上句,并且用“总”修饰“被”: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2)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寻常”修饰“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这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3)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在借古讽今,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北伐。如果联系到张浚的草率北伐失败,也只能从警告韩侘胄方面来理解。作文素材——苏轼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这些事例适合众多话题作文,在历年各省高考优秀作文中均能见到,且屡有出新。苏轼的《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尝试着用苏轼的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段。5第三课时课时目的:复习《六国论》重点难点:1、了解史论借古讽今的手法2、积累文言实虚词。一、知识要点1.作者2.唐宋散文八大家:3.课文简析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为阐明中心论点,又提出两个分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二、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展开,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第四、五段是“结论”,由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文章气魄雄放,论证缜密,充分表现了苏洵的政论文的风格。4.重点词语a.先祖父:先,______________;祖父,______________。b.智力孤危:智,______;力,______量;孤,________;危,________。c.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______;咽,_______。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热:可,_______;以,______。e.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_______________。f.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_____________。5.固定结构(1)以……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为……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意思是:6.句式(1)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介宾结构后置。(2)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3)判断句“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两个名词短语表判断。7.互文“胜负之数(shù),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将上下句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二、课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弊在赂(luò)秦思厥(jué)先祖父B暴(bào)霜露如弃草芥(jiè)C燕(yān)赵之君始有远略洎(jì)牧以谗诛D为(wèi)国者革灭殆(dòi)尽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美)6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清,分出)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期用兵之效也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能终二、翻译、默写与理解。4、翻译下列句子: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译: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5、默写填空:A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______,_________。”此言得之。B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C刺客不行,良将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参考答案:1.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称他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号为“三苏”。相传他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精通经书,下笔顷刻数千言。曾巩称赞他的文章是:“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日,若引星辰而上也。”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3.课文简析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阐明中心论点,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文章二、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展开,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第四、五段是“结论”,由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文章气魄雄放,论证缜密,充分表现了苏洵的政论文的风格。4.重点词语a.先祖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b.智力孤危:智,智谋;力,力量;孤,孤立,孤单;危,危急。c.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咽,咽喉。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热:可,可以;以,凭借。e.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7f.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5.固定结构(1)以……为……:“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意思是:“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2)为……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6.句式(1)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介宾结构后置。(2)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应为“举之以之予人。”(3)判断句“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两个名词短语表判断。7.互文“胜负之数(shù),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将上下句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C(A赂lù;B暴pù;D为wéi。)2、A(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好地存在。)3、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A以:因为,介词。/凭,用,介词。B之:代词,指土地。/助词,的。C则:副词,就。/连词,那么。)第四课时课时目的:复习《阿房宫赋》重点难点:1、了解“赋”的文体特点。2、背诵全文。复习过程一、背诵课文二、基础复习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囷囷焉(qūn)妃嫔(bīnɡ)霁(jì)颜辇(niǎn)车B.横槛(jiàn)大笔如椽(yuán)鼎铛(chēnɡ)矗(chù)立C.媵嫱(qiánɡ)珠砾(lì)锱铢必较(zhī)粟(sù)米D.不辨妍媸(yán)逦迤(lǐyǐ)呕哑(ōuyǎ)缦(màn)立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B.赋,文体名,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C.赋用作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体的流变大8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D.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
本文标题:鲁人版必修四复习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6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