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大全【推荐5篇】
好文供参考!1/36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大全【推荐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大全【推荐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第一篇】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上一课对内改革相对应。以深圳特区为例,了解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对内改革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能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不善于独立思考,能动性较差。教学目标:唯物史观: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好文供参考!2/36用,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了解重要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时空观念:利用地图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史料实证: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变化,理解对外开放的宏达历史意义。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了解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历史意义。家国情怀: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并支持我国的大政方针,关心国家大事,与时俱进。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以深圳为例认识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知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巩固1、1978年,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____的召开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好文供参考!3/363、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4、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的支持下,农村逐步实现了以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为内容的_______。城市进行以_______为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设计意图本节课知识与上两节课联系性较强,设置复习巩固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前两课知识点,更容易做好衔接。导入:(音频《春天的故事》)正在播放的这首歌曲,歌颂的是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对内改革的同时,他又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如何对外开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对外开放》。活动二:小组讨论问题设置:1、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2、这些条件中,哪些是我国具备的、哪些是我国不足的?3、如何克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处?学生回答:技术、资金、劳动力、市场、经验等。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和重组的劳动力。但是技术落后,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建立经济特区,积极引进技术、经验和资金。老师:我国最先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从地理角度看,都在那两个省?好文供参考!4/36学生: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在广东省和福建省。(老师补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行。我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设置特区,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广。)老师:请同学们结合史料思考,经济特区到底特别在哪?国家没什么选择在广东和福建先设立经济特区呢?史料: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块地方来,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以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决策,对加快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老师总结:“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的经济政策,如减免税收、给予特殊待遇等,以吸引外资,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广东福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可以吸引大量侨资;依靠大陆腹地,自然资源丰富。设计意图教材中对于这一部分叙述完整,表述清晰;内容上不难理解。因此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好文供参考!5/36活动三:体味成果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后深圳的变化——图片选自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9课材料二: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选自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9课老师:实践证明,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设计意图用图片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设立经济特区带来的变化,加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活动四:地图应用老师:试点的成功,证明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正确性,1984年,邓小平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撬动它,就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请同学们拿出历史地图册,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找出1984年以后我国新开放地区,并做好标注,仔细观察并思考,我国好文供参考!6/36开放格局的特点。归纳:18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8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地区定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扩展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市县18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首府,几年后,又开放了一大批内陆市县。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标注,发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更有助于加深记忆活动五:小组讨论材料一: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好文供参考!7/36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选自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九课老师:根据两则材料思考并讨论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3、面对挑战,中国该如何应对?归纳总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机遇:它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加快改革的步伐,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管好文供参考!8/36理经验;进行技术升级,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理解,结合小组智慧,激发学生兴趣;在世界经济浪潮中,面对机遇和挑战,该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课堂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目睹了对外开放政策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了解了“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也看到了加入世界贸易的历史性一刻。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抉择,更离不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新世纪中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1)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设设计意图版块。(2)引用的文字及图片材料请展示在教学设计中。如确实无法展示(如视频音频)请文字描述即可。不要插入超级链接。板书设计:第9课对外开放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特点: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好文供参考!9/36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第二篇】课程标准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文革”,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内容上,本科包括两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以“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重点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和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知道它的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并对比“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了解、分析,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好文供参考!10/36“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由此学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认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祝酒歌》片段,展示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和部分歌词。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1977年,你知道歌词中的“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学生听歌,根据这首歌创作的时间和歌曲旋律、部分歌词,思考并回答问题:歌词中“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1976年10月粉碎“_”,“_”结束)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喜悦,激动,期待……)总结、过渡:十年“_”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_”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拨乱反正,这正是《祝酒歌》的创作背景,它以活泼流畅的曲调,丰满生动的歌词,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情感。人们对“文革”好文供参考!11/36后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让我们通过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见证时代的变迁。二、新课探究(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目标导学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材料一:1978年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美元,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周天勇《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改革开放》载《学习日报》?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实现吗?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国民经济困难)你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实现?材料二:,《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的遵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华
本文标题: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大全【推荐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7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