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数学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数学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人教版数学教案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及弧、弦、半圆、直径等相关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的学习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我国悠久的数学研究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通过圆的完美性,让学生进行美的体验。重点与圆有关的概念难点圆的概念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1、举出生活中的圆的例子2、圆既是对称图形,又是对称图形。3、圆的周长公式C=圆的面积公式S=(二)自主探究1、圆的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固定的端点O叫做,线段OA叫做.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读作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圆的。定义○2:到的距离等于的点的集合。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叫做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叫做直径3、弧: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都叫做半圆优弧:半圆的弧叫做优弧。用个点表示,如图中叫做优弧劣弧:半圆的弧叫做劣弧。用个点表示,如图中叫做劣弧等圆:能够的两个圆叫做等圆等弧:能够的弧叫做等弧参考资料,少熬夜!人教版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出问题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教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板书:拼组合图形。二、自主探索1、看一看,拼一拼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2、拼一拼,说一说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学生闭眼自由想象。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参考资料,少熬夜!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课堂活动(1)完成第37页第1、2、3题。(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人教版数学教案3教案目标: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教案准备:1、ppt课件:天平的介绍。2、一筐实物(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玻璃球等)。教案过程:一、感知轻重1、出示两个沙袋大小相同,一个轻(棉花),一个重(豆子)引导幼儿观察并猜一猜,哪个重?哪个轻?2、请个别幼儿上来掂一掂,再说说,哪个沙袋重?哪个沙袋轻?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正确感知棉花和豆子的轻重。二、初步认识天平1.课件演示告诉幼儿天平器是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2.幼儿园教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三、观察天平的变化1、让幼儿观察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天平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边双表示什么?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2、看图分辨轻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四、比较体轻重请幼儿每次拿两上筐中的实物玩一玩,掂一掂,感知两物体的重量,说一说:××轻,××重。五、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同时玩了哪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提高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人教版数学教案4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生2: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100000000÷≈(年)年就是2年零5个月。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二、探究教案,经历过程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生2: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占多大地方。生3: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少。生4: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师: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师:这个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生: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师:1亿张纸折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高8800多米,因此1亿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生:我们实际在1平方米的地方站一站,以舒服、自然为度,发现1平方米内站4个小朋友。这样1亿个小朋友需要占100000000÷4=25000000(平方米)。参考资料,少熬夜!师:1亿个小朋友要占25000000平方米,相当于站满1000多所我们这样的乡镇小学。生:我们测量了1克米,数一数发现1克米约有53粒,这样1000克米就有53000粒,1亿粒米就是100000000÷53000≈1887(千克)师:1亿粒米大约2吨,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1天就要节约13亿粒米,约26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运送,要运7次!因而,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积少成多、利国利民。师:如果以一年365天来计算,若每天读5000个字,则1年可以读完1825000个字,那么读1亿个字要100000000÷≈55(年)。这就是说,一个人每天看5000个字,要坚持55年才有可能读完1亿个字。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师: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初步感知了1亿有多大。把我们这节课知道的结果回去讲给家人听。简单地说,1亿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数字乘1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目;如果用除法来算,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国的铁路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铁路长度却是世界上最短的,还不够一根烟长。最后,我们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亿”的数字。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这节课,我从广度(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面积)、深度(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1亿个字有多少)、多维度(1亿粒米的装载)设计了四个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对象都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但即便如此,学生们还是对1亿张纸叠起来大约有10000米高、1亿个小朋友可站25平方千米的面积、1亿粒米大约重2吨等概念难以获得实在的表象。2.我课前从多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建立生活周围的实体模型,让学生获悉:1亿张纸比珠穆朗玛峰还高,1亿个小朋友可站很大面积,1亿粒米要用多辆大车来运载,1亿个字要用毕生的时间来读。这样,就使概念由抽象到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教版数学教案5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练习二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熟练运算教学用具:幻灯教学过程:一、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参考资料,少熬夜!116-50÷25+8×2116-(50÷25+8)×2[116-950÷25+80]×2(116-50)÷[(25+8)×2]要求:1、让学生划出运算顺序,同桌批改。2、选择其中的两题进行计算。3、反馈讲评小结: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二、根据要求添括号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30+120÷15-5×2说出题目的运算顺序。要求改变运算顺序:1、-——÷——×——+2、-——×——÷——+3、÷——+——×——-4、-——÷——+——×5、+——÷——-——×在反馈讲评时,着让学生说说添括号时的思考过程。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27+1240×6÷13282-50-168÷+26讲评:你在列综合算式时有什么好方法?四、应用题1、文具三生产一种彩笔,60盒可以装720支,照这样计算,500盒可以装多少支?60盒——720支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500盒——?支讲评时着重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改问题:3000支彩笔要装多少盒?五、提高性练习计算24点课堂作业
本文标题:数学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28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