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问题研究作者:陈黎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兰.褚保金.CHUBaojin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4)本文通过考察2000年以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前后效率的变化来研究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对信用社效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分解,考察信用社产权改革作用发挥的渠道,揭示改革后信用社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整体成效较好,体现在产权改革后信用社效率明显提高,但这种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源于信用社业务规模的扩张,同时也伴随着信用社人均费用的大幅上涨,信用社的风险控制也有所忽略.研究证明,近年来信用社选择了一条粗放型的增长道路,虽然短期内这种增长方式效果明显,但其背后的隐患不可忽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在这一增长方式下信用社公司治理的建设与加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学位论文宗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与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2003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融通资金的最重要渠道。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关系到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方向,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基础,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甚至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受信贷资产质量较差、经营管理混乱等内部因素和政策定位模糊、社会总体信用水平低下等外部因素制约,我国统一实行的农村信用社合作制股权结构存在较大问题,阻碍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对现有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革。鉴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信用社营运状况各不相同,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就应当支持几种模式并存的体系,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统一推进。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方案指出,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主要有三种模式: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的产权模式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对农村信用社也有不同的条件、要求。合作制能摆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束缚,真正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但难以适应日渐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并且只对入股社员服务的规定使农村信用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适应于规模较小且资产质量高的信用社和经济急需快速发展地区,以及其他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造、收缩、撤并后留下金融服务断层和空白的地区。股份制可以避免合作制的种种弊端,但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会失去原有的为“三农”服务以及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甚至衰退。所以仅适用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的少数地区。股份合作制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兼顾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其对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是一种可行选择。实施各种模式的产权改革,必然会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是产权改革成功的保障,并对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施产权改革的同时,应该高度注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为尽快落实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推动改革顺利进行,也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从农村信用社加强经营管理、银监局加强监管、国家予以政策扶持、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3.期刊论文宋磊.王家传.SONGLei.WANGJiachuan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7,(8)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历时4年,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产权改革一直是此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实践中的改革绩效与预期设定目标之间存在何种差异?不同产权组织模式的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及机制运营中存在何种差异?本文通过对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状况分析,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了初步判断,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若干结论与建议.4.期刊论文陈彦青.李爱喜.CHENYan-qing.LiAi-xi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绩效评价-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1)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中央银行和省级政府的目标函数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产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从长期来看,由于部分省级政府的短期行为与中央银行的长期目标相冲突,致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5.学位论文董玉周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目标偏差及优化路径研究2009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长期以来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解放初期成立以来,一直就未能真正实行合作制,始终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大部分农信社没有成为有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独立法人,在发展过程中积聚了很多问题,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困境,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也不断减弱,农村金融抑制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本论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总结广东省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合作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其根源,提出农信社产权改革的优化方案:农信社应扬弃合作制的产权属性,以股份制替代股份合作制,培育新型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替代合作制有名无实的农信社;改善农信社的股权结构,适度集中股权,提高投资股比例,以强化股权约束、保持股金的相对稳定性;进一步改进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按照职能定位适当调整省联社的产权安排和组织形式,使其行使行政管理权具有合法性;提高员工的自觉行使股东权利的积极性,以解决内部人控制和“搭便车”问题。本文在写作路径上首先简要回顾广东农信社发展历程,概括广东省农信社产权改革的依据、思路与目标,并阐述当前广东省农信社产权改革现状;其次通过分析2005年以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前后绩效的变化,来研究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对信用社效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分解;随后从农信社合作制产权属性的异化、农信社股权结构存在缺陷以及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仍远未完善等三方面论述广东省农信社产权改革的目标偏差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优化方案。由于本文提出的广东省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优化方案是基于深入调查分析得到的结果,因此不仅对广东省农信社产权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全国其他地区农信社产权改革也具有借鉴价值。6.期刊论文卢宁荣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模式选择探析-金融与经济2004,(6)近年来,国家对农信社的改革力度逐年加入,这是因为农信社一方面在金融支农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在管理、经营等方面陷入了困境.国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要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走出困境,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功能,必须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困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7.期刊论文于敬波.邵珊珊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产权改革分析-农村经济2009,(6)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等制约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法人发展的核心问题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与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密切相连.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模式和产权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对策建议.8.学位论文张宇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研究2007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发展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农村资金缺乏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金融系统的整体效率低下。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的产权制度已经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使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因此,如何使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落实到位,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保证农村信用社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即在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上,参与改革的对象有各级政府部门、信用社、农民、农村工商户等,利益主体多元化构成这次改革的重要特征。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意味着新的产权制度安排,这需要对既有的农村信用社产权现状作出分析。本文将对已有的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特征进行剖析,指出其问题所在,分析问题产生之因,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以期对正在进行的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提供建议。第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农村信用社产权研究的理论与观点进行了评述。国外关于产权基本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共识,并构成了我国正在推行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已经利用相关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进行了一定探讨。但他们都忽视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异化的事实,同样也忽视了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多层次的特点。第三部分回顾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指出其变迁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这是一种政府强制变迁的过程,并在变迁中偏离了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的性质;也是一种渐进性的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变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保证了改革具有了一种稳定性,但也有局限性,它的方向相悖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两者的绩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四部分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有产权制度现状作出了说明。指出了在此种产权制度安排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益主体多元化、所有者主体缺位、治理机制不完善和改革目标模糊,并相应的分析了原因所在。第五部分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可供选择的模式特点做出了一个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首先指出了产权模式选择所面临的环境约束: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冲突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其次对可供选择的三种产权改革模式:合作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优劣性作了分析;最后得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具体产权改革中的模式选择:落后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分别应该选择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的产权改革模式。第六部分提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的具体对策。首先指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应该应该完成的目标:服务三农,健全结构,防范风险;其次论述了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具体措施;最后阐述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中的配套措施。9.期刊论文吴文森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透析-中国集体经济2008,(3)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的特征及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农村信用社树立产权改革的原则及其产权改革的目标,比较分析了产权制度模式及不同模式的选择.同时认为应采取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外部环境、增加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来推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实现以法人为单位,产权关系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10.期刊论文张亮.王斌.ZhangLiang.WangBin关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09,(12)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三种代表性观点,然后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面临的发展模式的冲突、政策性目标与运行机制的匹配以及治理结构的完善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层分析,最后提出在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进程中,在短期应该根据区域的差异性和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选择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在长期应该明确将股份制作为产权改革的最终选择.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d315bd9-ab10-440a-8a1a-9df800ea5aea下载时间:2010年9月21日
本文标题: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