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大资金蜂拥而至P2P“创一代”迎战“富二代”
据新金融观察报报道,P2P平台磕磕绊绊地走过了2014年。这一年,新网贷平台激增、“跑路潮”接连上演,P2P演绎着充满矛盾的AB面。2015年已然到来,P2P平台迎来的又会是什么?“拼爹”时代来了P22P行业进入了一个“拼爹”的时代。查阅第一批进入行业的P2P平台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平台的注册资本金大多只有几十万,多的不过几百万;而最近这一年间,新上线的P2P平台注册资本金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上海盈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显示:2014年新上线的网贷平台超900家,这些平台平均注册资金约为2784万元,相对于2013年的1357万元,增长了1倍。2014年新上线平台的注册资金多数介于1000万至5000万之间,占比高达61%,注册资金在1亿以上的平台多达48家。翻倍的不只是注册资本金。采访中,多家P2P人士直言:跟几年前相比,成本翻了数十倍甚至百倍。那些几十人团队起家的P2P元老现在都已发展到几百人、几千人,有的公司已经达到万人规模,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跑马圈地开设分公司。“成立之初,我们每月只有二三十万的成本支出,现在则要花到500万,大多数P2P平台每月都要投入几百万的成本。现在是拼大投入的时候,没有资金垫底肯定不行。”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说。其实,在P2P的成本构成中,除了常规运营、人力等成本因素外,网络推广所带来的成本支出越来越高。百度、大V、网盟等推广方式似乎已经成为P2P的广告“标配”。自媒体、视频广告、论坛赞助、奖项评选也让P2P平台出血不少。以百度推广为例,百度推广一般分为关键字展现和品牌专区两种方式。关键字展现是P2P平台采用的主要推广模式,以竞价为主,此外,百度还会按搜索和点击的次数收取一定的费用。P2P平台每天的百度推广费用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有些活跃的P2P平台每年的此项支出可达数千万元。此外,一些网贷社区的广告价位每月也要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而不少论坛活动的赞助费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据了解,翼龙贷一个月的网络广告投入在150万元左右,你我贷一个月花到网络推广上的费用也要几百万元。而一些行业大牌在户外广告上的投入则是千万级别的。高昂的推广费用直接拉高了获客成本。一家P2P平台公司负责人向新金融记者透露,平台的获客成本平均一个人要300元左右。遗憾的是,投入巨大但盈利情况并不乐观。采访中,多家P2P平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行业内绝大多数平台还处在烧钱阶段,收入根本无法覆盖成本。由于成本高企,2015年P2P平台仍不盈利。而新设立的P2P平台要做好在两年内持续烧钱的准备。“大多数平台业务本身的盈利模式是成立的,之所以有很多平台还没有盈利,是因为大部分平台还在烧钱,把赚了的钱又重新投入到平台的营销推广。”盈灿集团副总裁、COO石鹏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在这个高投入、低产出的现实下,P2P平台要保证资金流顺畅,就要引入投资,烧钱打广告是吸引投资的惯用手法。目前,P2P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方面:自有资金和风投。近期成立的P2P平台大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们通常有资金充裕的股东撑腰,这些带着雄厚资金进场的P2P平台对烧钱已是有所准备。而入行较早的民营系P2P虽然市场份额较大,但在这些资金大鳄面前仍显得底气不足。他们中不少人渴望得到风投的关注。《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网贷行业获得风投青睐的平台多达29家。通常,风投入股分为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大部分风投为财务投资,而战略投资典型平台为积木盒子和翼龙贷。去年9月,积木盒子获B轮风投,小米注资从业务和投资人流量角度为积木盒子带来利好。去年11月,翼龙贷进入联想控股核心资产中,逐渐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为“漏洞”买单在过去的一年里,很少有P2P平台敢言没有遭受过黑客的攻击。去年7月,新联在线发布关于遭受黑客占用宽带攻击的公告。8月,深圳P2P网贷平台金海贷发布公告称,因为遭遇黑客攻击,网站不能正常运营。事实上,人人贷、拍拍贷、翼龙贷等多家P2P平台都被黑客攻击过。黑客通常会选择在两个节点下手——当P2P平台获得融资或者有利好消息曝出后或当平台产生大量提现需求时。此前,人人贷刚刚对外发布获得1.3亿美元的投资,时隔不到两小时就被黑客攻击。一家P2P平台创始人告诉记者,他的平台曾有一段时间赶上大量资金到期,他们就是在那个时候遭到了黑客的攻击,黑客要求他们缴纳700元的“保护费”。“不给他钱,网站可能陷入瘫痪,投资人一旦提现不畅,对平台的声誉影响很大。”该创始人说。据了解,黑客攻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流量攻击,这是黑客常采用的攻击手段。即黑客把他所控制的傀儡机器同时去访问一家网站,网站负荷不了导致瘫痪。还有一种是黑客通过网站技术底层的一些漏洞进入系统,修改或获取隐私数据。致命的是,由于P2P平台的网站一般都是模板式的,所以黑客很容易根据同样的漏洞入侵多家平台的系统。“投资人和平台最主要的连接关系就是网站,网站一旦打不开,投资人会很担心从而向平台施压,黑客往往抓住平台的这一软肋,用流量攻击的方式使网站瘫痪,平台如果没有可靠的技术团队支持就容易就范。”石鹏峰认为,目前整个行业在技术方面存在短板,远未达到金融交易级标准的安全级别。P2P对黑客的诱惑不难理解:P2P平台上沉淀着庞大的客户数据和资金交易额都散发着金钱的味道。对于大多数黑客来说,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以收取“保护费”为由进行敲诈。也有一些黑客的目的在于盗取客户信息,这更多的可以归纳为低劣的商业竞争行为。目前,P2P平台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普遍不高,而且技术团队成员有限。整体来看,行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偏弱,这给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自己研发系统会更加安全,但至少要组建一个10人以上的技术团队,这无疑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成本,现在,绝大多数P2P平台的系统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模板,只需要两三个人就能运营。因为模式漏洞相似,黑客开发一套攻击代码就可以攻击多家平台,从成本核算方面考虑,黑客比较喜欢攻击使用模板的平台。”一家P2P平台负责人称。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已经认识到提防黑客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对技术加大投入,但尽管如此,依然难逃黑客的骚扰。“技术”仍是2015年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布局“大数据”或许是行业周期性波动的缘故,仅去年12月份一个月,问题P2P平台数量就有92家。《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累计问题平台数量已达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分析这些平台的案例不难发现,两类平台成为风险重灾区。一是诈骗类平台。在目前没有监管威慑的前提下,很多P2P平台以恶意诈骗的目的设立。整理这些平台资料可以看出,欺诈类平台占到问题平台将近一半;而另一类平台则是存在自融、拆标、期限错配等不规范操作的平台。除了“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平台还出现了逾期、兑付困难等情况。一位P2P平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很多平台宣称其坏账率只有1%或2%,但事实上,各家平台的坏账率触目惊心,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核算标准,所以很难有一家公司能准确真实地报出坏账率。“每家坏账的算法不一样。有的按照30天算,有的按照90天算,产品不同,算出的坏账率没有可比性和标准性。”你我贷副总裁刘瑶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说。业内人士认为,坏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民间信用体系不完善。尽管P2P平台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央行的征信报告,但这只能说明借款人在银行方面的资质,至于在民间借贷的过往情况则无从考证。所以征信数据对P2P来说只能作为参考。鉴于此,有的P2P平台开始布局大数据风控。拍拍贷的大数据风控模式颇具代表性。它包括反欺诈系统、信用评级系统模式和风险定价模型三个系统,可以对借款人实现基础信息、社会关系、负债情况等多个维度的综合判断,实现整体评估、判定风险级别。但建立“大数据”并非易事。信用数据量不够、用户网络行为信息不够、完善精准模型的缺乏、网络用户特征具有片面性、模型适用范围有限是制约行业建立大数据风控的主要难题。尽管目前很多平台高喊“大数据建设”,真正落实的少之又少,不少平台仅仅是以“大数据风控”作为噱头来吸引投资人注意。石鹏峰认为,目前整个行业还谈不上建立大数据。现有P2P平台所掌握的数据并不全面,而且数据间是孤立存在的。“大数据的概念不是指数据多,而是指数据全,要了解借款人各方面的细节。现在有数据的机构很多,但是他们互相是独立的数据孤岛,作为单一的数据源来说,很难做出大数据的分析。”石鹏峰说。打不起的价格战银行、保险、上市公司的资本大亨早已按捺不住对P2P的渴望。招商银行算得上是银行系P2P的鼻祖。旗下的“小企业e家”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关注。银行系P2P的特点是在风控模式、流程管理方面吸收了银行的优点,项目来源也大多来自于银行原有的客户,安全性更高,但相对而言收益率水平较低;而上市公司系P2P的典型代表平台为熊猫烟花旗下的银狐网,相比之下,上市系的P2P平台在资金实力方面较为雄厚。各方资金一窝蜂涌入这个市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争抢投资人,平台不惜上调收益率。在2013年一年里,以高收益吸引投资人的竞争方式带来了恶性价格战。那一年,很多新平台上线,他们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方式简单粗暴——把利息定高。在各家不断提高收益率的过程中,整个行业的利率水平被推高,不少平台不堪重负最终倒下。也正是在那一年,出现了行业上第一波倒闭潮。其实在竞争领域,不只是供需市场兵戎相见,人才方面的竞争也不容忽视。P2P行业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互联网和金融。目前既懂互联网又懂金融的人才很少。据了解,P2P平台更愿意聘请互联网端运营和品牌塑造方面的人才。负责品牌整体运营的高管年薪大多在数十万,有的甚至数百万。更为疯狂的是,一些员工还在成长学习阶段就当作人才挖走。刘瑶告诉记者,甚至于一个P2P公司的前台都能被挖去做平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从业人员应该将P2P当作一个谨慎的金融事业来做,警惕风险,莫忘初心。”刘瑶说。福建投资,福建p2p,福建网贷,福建理财,福建赚钱编辑:bszcm
本文标题:大资金蜂拥而至P2P“创一代”迎战“富二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