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外国诗两首》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外国诗两首》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外国诗两首》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外国诗两首》教案1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 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 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步骤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参考资料,少熬夜!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二、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读准字音: 忧郁向往瞬息 (二)解词: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次呼吸的短时间。 三、学习本诗。 (一)思路: 第一节,开宗明义,否定了面对生活的欺骗而产生的消极态度:“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说明了正确的态度:“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第二节:说明要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从欺骗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要向前看,相信未来是光明的,是幸福、美好的;艰难困苦、痛苦悲伤带来的忧郁只是暂时的。 (二)思考: 1.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交流自己读诗的体会: 提示(总结时):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心急,不要悲伤,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应永保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善待生活,善待人生。 2.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提示: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己,做生活的主宰。 《未选择的路》 一、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人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二、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一)读准加黑字的音。 伫立涉足萋萋诱人幽寂人迹 参考资料,少熬夜!(二)解词: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三、学习本诗。 思考: 1.“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句话象征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 “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象征了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魅力。 2.本诗能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哪些? 提示: 一片树林里分开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提示: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亲切。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4.反复朗读全诗,理解、体会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提示: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和探索,这在文学创作中用的是象征手法。 5.诗中的“路”、“荒草”、“足迹”、“落叶”等象征什么呢? 提示: “路”象征着人生之路事业和前途,“荒草”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艰苦、曲折、坎坷。“足迹”可以理解为探索人生之路的不懈追求、不懈奋斗。“落叶”可理解为在探索和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失败、挫折、坎坷…… 6.反复品读全诗,你从中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反复朗读这两首诗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作者邮箱:[1]参考资料,少熬夜!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2课时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2、揣摩语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课时重点感受诗歌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课时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并展示目标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有时候即使极普通的昆虫如蝈蝈和蛐蛐,只要细心观察大胆想象,你也会发现其中的深刻内涵和浓郁情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笔下的它们的别样风采吧。二、体会标题的作用首先让我们在读中感受一下标题,看看标题与内容有什么联系。活动方式: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老师的读旨在让学生体会朗读的节奏、语气、情感等,再请同学们齐读。(师提示:标题中的两个对象可以交换位置吗?)(生答后板书:揭示描写对象,体现诗歌思路)三、感受诗歌的形象下面我们换一种方式读,请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注意要进入到诗的画面里去,看看你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生读完后老师提出如下问题,要求边问边答。1、用一个词语说这首诗描写了蝈蝈与蛐蛐的什么?(声音)2、作者把它们的声音分别说成什么?(乐音、歌儿)共同说成什么?(大地的诗歌)3、用作者的话说大地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两节的开头句)《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3赵杰全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写景诗的特点。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教学构想1、这两首都是田园诗。田园诗一般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热爱,因人、因诗而异,各有其特点。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两首诗的具体内容、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2、欣赏《蝈蝈与蛐蛐》一诗,可根据它上下两部分相互呼应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所表现的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欣赏《夜》一诗,要抓住夜景的静谧、美丽的特点,体会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3、教学诗歌,不作多讲,而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在关键处点拨,多让学生自己用心领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1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蝈蝈与蛐蛐》(板书)。二、教读新课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及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盛夏──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严冬──蛐蛐的歌儿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参考资料,少熬夜!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三、布置作业新课标第一网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一、作者简介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静谧)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五、布置作业练习说明1、《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此题意在让学生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诗的主旨。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2、反复朗读《夜》,完成下列各题:参考资料,少熬夜!⑴用你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⑵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⑶这首诗与郭沫若的《静夜》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诗中所写夜景的特点和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明确:⑴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夜景,要注意夜景静谧而美丽的特点。⑵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
本文标题:《外国诗两首》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77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