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23年小学校本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热选4篇】
1/192023年小学校本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热选4篇】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网友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第一篇】一.总目标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民族传统文化灰核心,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问题,使中小学德育直正体现普教性、持久、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减少突击与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初中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文明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友爱、热爱集体、关心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热心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2/19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二.分目标(一).知识1.了解礼的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实质。2.懂得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3.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懂得中学生得体的服饰要求和谈吐规范。4.掌握家庭礼仪中对待长辈、客人及邻里的基本礼节。5.懂得与教师、同学相互交往和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义。6.懂得作为社会人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二).能力1.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体态语言”习惯,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个人素养。2.灵活运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用语,掌握与人交往的语言技巧,提高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3.学会端庄、大方、整洁的仪表修饰,以符合中学生自身特征,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养和提高鉴赏力和审美能力。4.懂得自尊、自爱。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学会做事,培养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5.融洽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培养和锻炼适应能力,培养协作能力。3/196.培养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诚心、爱心和热心,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能力。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爱护大自然。(三).情感和态度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自尊、自重、自律的行为中培养关爱自己、宽容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2.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礼貌的行为,在规范行为中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利益,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质。培养对国家、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生活作风,做到真诚讲信用,遵纪守法。5.树立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意识。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第二部份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安排、活动形式教学计划:初中礼仪教育课程的知识部份共24课时,两个学年完成,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课时比例基本为1:1,或者活动实践课时多于知识传授课时,即礼仪教育总课时数为48节,教师教学时可视实际需要灵活把握。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时效性、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注意与学校长德育4/19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另外,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如:节日教育、艺术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作为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一.绪论(共2课时)1.礼的起源与发展(0.5课时)2.礼的内涵与实质(0.5课时)3.做文明礼貌的中学生(1课时)二.仪容仪表礼仪(5课时)1.形体姿态(3课时)2.中学生服饰礼仪(1课时)3.礼仪修养与个人卫生(1课时)三.谈吐礼仪(3课时)1.谈吐礼仪与语言美(1课时)2.谈吐礼仪与声音美(1课时)3.谈吐礼仪与普通话(1课时)四.家庭礼仪(6课时)1.敬老礼仪(2课时)2.日常餐饮礼仪(1课时)3.待客礼仪(1课时)4.书信礼仪(1课时)5.电话礼仪(1课时)五.校园礼仪(4课时)5/191.师生之间的礼仪(2课时)2.同学之间的礼仪(1课时)3.校园活动礼仪(1课时)六.公共场所礼仪(4课时)1.公共礼仪基本原则(1课时)2.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2课时)3.社会公德与环保安全(1课时)二.教学活动形式:本课程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常用形式: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2.资料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3.现场调查: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学生对所关注的总是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6/19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这一形式。5.诵读诗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诵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古今经典赞歌、文章。一方面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6.欣赏:学生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乐,也可以是学生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7.练习: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练习中学生形体健美操等。8.讲授: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份了解学生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9.主题班会:针对某一主题而召开的班会,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10.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7/19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还可以与音乐欣赏、体育健美操练习等结合,还可以充份利用校园环境等创设礼仪教育氛围。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第二篇】自自治区书法教育学校在我校挂牌后,我校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并深入开展了系列活动;本学期,经学校研究将书法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地深入和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概括为:三落实一展示。一、学校书法课程的落实。学校将各班的阅读课改为书法教育课。一二年级为每周两节,三至六年级为每周一节,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后的10分钟。二、教师教授的落实。1、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怎么教,教什么,做到胸中有数。2、每位书法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书写水平,老师们虽然也是刚刚起步,但在学习后去指导学生是没什么问题的。3、书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去获取书法的书写方法,做好上好每节课的准备。4、老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书法演示或教师书写方法的示范,以此来引导学生。8/195、课堂上要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练习充分结合起来,不可以只练不教,盲目练习。三、学生学习的落实。1、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体笔画的练习到字的练习逐步推进。2、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做到持之以恒。3、动员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四、展示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学生书法展示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同时也将此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去努力,书法教育将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五、开展时间:从本学期3月8日开始进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第三篇】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民族传统文化灰核心,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问题,使中小学德育直正体现普教性、持久、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减少突击与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9/19初中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文明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友爱、热爱集体、关心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热心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一).知识1.了解礼的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实质.2.懂得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3.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懂得中学生得体的服饰要求和谈吐规范.4.掌握家庭礼仪中对待长辈、客人及邻里的基本礼节.5.懂得与教师、同学相互交往和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义.6.懂得作为社会人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二).能力1.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体态语言”习惯,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个人素养.2.灵活运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用语,掌握与人交往的语言技巧,提高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3.学会端庄、大方、整洁的仪表修饰,以符合中学生自身特征,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养和提高鉴赏力和审美能力.4.懂得自尊、自爱.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10/19学会做事,培养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5.融洽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培养和锻炼适应能力,培养协作能力.6.培养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诚心、爱心和热心,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能力.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三).情感和态度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自尊、自重、自律的行为中培养关爱自己、宽容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2.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礼貌的行为,在规范行为中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利益,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质.培养对国家、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生活作风,做到真诚讲信用,遵纪守法.5.树立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意识.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教学计划:初中礼仪教育课程的知识部份共24课时,两个学年完成,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课时比例基本为1:1,或者活动实践课时多于知识传授课时,即礼仪教育总课时数为48节,11/19教师教学时可视实际需要灵活把握.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时效性、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注意与学校长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另外,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如:节日教育、艺术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作为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一.绪论(共2课时)1.礼的起源与发展(0.5课时)2.礼的内涵与实质(0.5课时)3.做文明礼貌的中学生(1课时)1.形体姿态(3课时)2.中学生服饰礼仪(1课时)3.礼仪修养与个人卫生(1课时)1.谈吐礼仪与语言美(1课时)2.谈吐礼仪与声音美(1课时)3.谈吐礼仪与普通话(1课时)1.敬老礼仪(2课时)2.日常餐饮礼仪(1课时)3.待客礼仪(1课时)4.书信礼仪(1课时)5.电话礼仪(1课时)1.师生之间的礼仪(2课时)2.同学之间的礼仪(1课时)3.校园活动礼仪(1课时)12/191.公共礼仪基本原则(1课时)2.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2课时)3.社会公德与环保安全(1课时)本课程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文标题:2023年小学校本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83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