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知道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3)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2、能力目标(1)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通过课本内容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2)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2、教学难点(1)掌握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尝试构建细胞模型。(2)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自主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1)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2)介绍亚显微结构,提示细胞内有很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结构――细胞器。(3)提示学生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书本P45-47,了解书本的细胞器种类以及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点。3、“你我来抢答,猜猜我是谁”参考资料,少熬夜!(1)教师在屏幕上分别投影出八种细胞器的特点介绍,让学生猜测所描述的是哪种细胞器,并进行抢答,答对的小组将加分。(2)每一种细胞器猜测完成后,教师均对每种细胞器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并且对具有相似结构的细胞器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细胞器。4、细胞器特点的分类和归纳(1)八种细胞器的特点介绍完成后,教师再对细胞器的分类进行巩固,重温双层膜、单层膜和非膜结构的`细胞器分别有哪些。(2)通过动植物细胞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动物和植物细胞当中特有的细胞器,并能根据图对细胞的种类进行辨别。5、尝试组装特定的细胞模型(1)教师介绍不同功能的细胞,所含有的细胞器种类有所不同。(2)教师提出需要组装合成胰岛素的细胞。(3)学生上台,从八种细胞器中选取需要的细胞器,粘贴到相应的细胞中,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细胞的分化。(2)举例说明细胞全能性。(3)进行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于人类健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2.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列举细胞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2)养成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关注人类健康、关注社会热点等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一、教材和学情分析:“细胞的分化”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课标要求“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搜集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都属于理解水平,是知识性目标的较高要求。细胞分化既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又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细胞全能性的知识是选修课本中细胞参考资料,少熬夜!培养这一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对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为学习遗传、变异打下基础。同时这节课与当今国际上生命科学的发展、疑难病症的治疗以及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过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因此对于细胞的分化有感性认识,容易理解细胞分化对于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建成的重要意义。关于分化的本质和细胞全能性的原因,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基因的表达,所以会比较抽象难懂。干细胞知识是新课标教材新增的内容,与科技前沿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在学完“细胞的增殖”后学习本节,使学生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因此,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够达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教学难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流程图(一)教学流程图通过图片展示、设疑、分组讨论,学习细胞分化。展示植物组织培养、多利羊克隆实验等,获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初步认识。通过资料收集、表达交流、图片展示,了解干细胞及其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教师板书,学生串联教材核心知识,进行课堂小结。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设疑、步步追问,导入新课。活动2讲授教学进程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导入(3分钟)问题引入:1.多细胞生物通过什么方式增加细胞数目?2.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是否有差别?3.人体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构成皮肤和肌肉的细胞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吗?为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4.如果人体是由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完全相同的细胞构成,会是什么情况?由此引入——细胞分化板书:细胞的分化学生集体回答1.细胞分裂2.没有差别3.不同。但不能回答出原因或阐述不清4.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学生会描述出多种情景。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和现象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细胞分化及其意义(15分钟)播放PPT课件:给学生提供人体的有关细胞形态、结构多样的图像信息。提问:你们观察到的就是细胞分化的现象,请你们由此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概念。教师对回答给予肯定的同时,通过绘图引导学生完善概念学生观察、对比、并阅读教材P117倒数第二段,各小组讨论后推荐一人发言。学生的回答不完善,学生在教材上勾划概念,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课件展示不同的细胞的图片,给予学生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力、概括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感悟概念。提问学生:例举细胞分化的其他实例。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请2—3位学生进行例举,然后评价。激起学生兴趣,培养迁移能力。紧接着继续追问: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的什么时期发生呢?学生对发生时期描述不完整,但都能联系生活的常识谈到一些,教师通过分析受精卵的分裂形成胚胎、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皮肤细胞脱落后,新细胞的补充等事例引导。教师讲述:细胞分化后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细胞和组织,进而形成各种器官、系统,构成了多细胞生物体。2.从上述分析中,你们认为细胞分化有什么特点?教师再描述科学实验事实:离体培养的上皮细胞,始终保持为上皮细胞,而不会变成其他类型的细胞,直到死亡。由此说明,细胞分化还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说明: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不可逆性(即稳定性)3.现在请同学们比较“细胞分化”的结果与“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有何不同?想一想:现代社会有多少种职业?如果没有职业分工,社会的运转状况会是怎样的?教师总结并提出新问题:一个社会要正常的高效运转,就需要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分工。那么如果仅有细胞增殖而没有细参考资料,少熬夜!胞分化,情况会怎样呢?细胞分化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组织等,这有什么好处呢?多媒体展示讨论题: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什么?就一个个体来说,体内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教师在点评的基础上继续引导: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多细胞生物的每一个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它们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只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在某些细胞中,控制某性状的基因是打开的,而控制另一些性状的基因是关闭的。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推选1人表达小组意见。学生总结归纳: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学生答:长期性、连续性等。教师总结:持久性学生答:分化具有稳定性(或不可逆性)。学生积极讨论,教师请2个同学阐述自己的分析结果(答案大同小异,教师及时引导归纳)(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最后形成组织;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学生异常兴奋,发挥想象,众说纷纭。学生齐声答:也是为了让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高效运转。学生阅读教材P118第二段和第三段,然后由两个学习小组归纳后回答。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系新知识,回顾旧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类比引起对下一问题的思考。回问新课导入时的“为什么”,再次激起学生深入思考。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主要由老师来介绍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利于学生的掌握细胞的全能性。(15分钟)承上启下发问: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不可逆性,是不是细胞一旦分化就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了呢?教师不予评价,指出: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带着这样的疑问做了这方面的探究,请同学们观看PPT。PPT演示: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问:由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完整胡萝卜植株,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这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参考资料,少熬夜!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培养过程。学生总结描述:组织培养过程:离体的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试管苗→新植株答: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分裂、分化的能力,并培养成完整植株。学生在教材勾划,找出概念的理解要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求证的科学思维;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概念实质的领悟力。表达与交流:结合这里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现的细胞全能性,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谈谈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重要应用?由课前收集该资料的2个小组推荐代表进行阐述,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等作物,拯救珍稀濒危物种、与基因工程结合培育作物新类型等通过资料收集,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提出新问题:1.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吗?PPT演示非洲爪蟾的蝌蚪核移植实验和多莉羊的克隆实验过程问:多莉羊“长得”会和哪个“母亲”更相似呢?在学生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9第3段,交流讨论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以及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为什么具有全能性?引导学生从细胞有丝分裂结果,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来分析3.那么,克隆人能不能实现?为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克隆人虽然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的'伦理道德,所以不会实现。但我们可以利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的器官,以解决某些病人的疾苦。设疑: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和动物细胞核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但在生物体内,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一般分化了的细胞不再恢复分裂能力,那么生物体如何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在生物体内,还有没有能较长时间保留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呢?教师播放PPT,进行总结和点评答:多莉羊与提供乳腺细胞核的“母亲”在外貌和形态上都相同,而与另外两个“母亲”都不同。参考资料,少熬夜!结论:动物的体细胞很难表现出全能性,但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学生分析:通过有丝分裂所产生的每一个子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细胞分化后也不改变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因此分化的细胞中仍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学生马上兴奋起来,讨论热烈,提请两个小组阐述各自的观点。学生阅读教材P119第4段答:有,干细胞。课前收集干细胞类型的小组汇报收集的成果,提到造血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教师循循善诱,问题逐步深入,在一定的提
本文标题: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91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