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汉语课件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教学目的:本节讲述语言、现代汉语方言。学习本节,要明确“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等概念,要掌握现代汉语的特点,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及方言的分区概况。一、语言我们认识什么是语言,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认识,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的基本智能来认识。首先从语言结构本身来认识语言,语言是一个体系,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里词汇指的是词的总汇,也就是每一种语言里全部的词,如英语、俄语、汉语里全部的词,汉语共有五万多个词,它们就好比房屋建筑中的砖、瓦、梁等,是一种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规律的,这规律就是语法。词汇和语法两者相互依存,光记单词,而不懂语法就不能将词组合成句,但是反过来,光知道语法,而不记单词,那就如同光有架子,而无砖瓦一样,房子也就盖不起来了。另外,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它是内容,声音是形式。如现代汉语“书”这个语言成分,“shu”是它的声音,“成本的著作”是它的意义,一种声音如不能表达确定的意义,就不能称其为语言,反过来语义如不依附某种确定的声音,它就无从存在。如某人思考“我找小王借书”,但如果只是这样想,却不用声音表达出来,那么小王也就不可能知道,他因此也不可能借到书。这就说明,在任何一种语言里,光有词汇和语法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声音来表达。因此,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它们互相结合,虽然称三要素不太科学,因为它们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但人们习惯上仍称其为三个要素。以上我们是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来看的,下面我们再从语言的职能来看。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目前,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人们使用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手势、图画等等,交际工具越来越多,但是仍以语言为最重要,其它皆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由于语言在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语义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情的准确细腻性,使它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语言,用嘴巴说出来的叫口语,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并用文字记录的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形式和加工形式,它对口语的统一,规范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现代汉语(一)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是我国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在语音谱系分类上,汉语属汉藏语系,跟我国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苗语等和我国境外的泰语、缅甸语等,是亲属语言。汉语的历史同汉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汉族”这个名称虽是由汉朝而得名,但汉民族的历史却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远古汉语的面貌如何,今天难以作具体的判定,但可以有把握地说,早在殷商时代,汉语已经相当发达,而且汉语的面貌和现代汉语是基本相同的。这一点可以从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得到明显的证明。(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一词,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用法,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专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并一视同仁地为汉民族全体成员服务。(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日语等,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什么方言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要取决于那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那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见《论语·述而》,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见杨雄的《方言》),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以后又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后来,随着口语的发展,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作文言或文言文。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产生了。唐宋以来用白话写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如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元代的曲本,而影响最大的是明、清的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这些白话文学作品总的看来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而北方方言的代表城市——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的都城,数百年来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作为官话(官府的工作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到了本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开展了“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两个运动相互推动,互相影响,就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四)普通话的定义,特点和地位。1.定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普普通通”的话,实际上“普通话”的普通是“普遍,共同”的意思,是一种普遍通行,为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的名称早在1906年朱文能的著作《江苏新字母》中就出现了,那时他指的是各省通行的话,此后,我国语言学界对“普通话”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到了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所以普通话就是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即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这种标准语在中国大陆叫做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称为华语。2.特点各种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有特殊的结构方式,也就是说,各有自己的特点。(1)与英语相比较显示出来的特点:A.语音方面a.没有复辅音。在汉语音节中无论是开头或结尾,都没有两个辅音相接的情况,辅音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或结尾,充当声母和韵尾,因此汉语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的界限分明。b.元音占优势,元音收尾的音节较多。在汉语音节中,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音节里可以没有声母,但是不可以没有韵母,而韵母大多是由元音构成。另外在汉语音节中,大多是以元音结尾,辅音一般只出现在音节开头,除了-n和-ng以外,都不能出现在音节末尾。c.每个音节必有声调汉语是拿声调作为词汇成分的,同一个音,声调不同,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例如ma(妈、麻、马、骂),由于声调不同,就有高低升降的区别,因此说话,读文章也就是有抑扬顿挫之美。B.词汇方面a.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现代汉语特点:各种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有特殊的结构方式,也就是说各有自己的特点:(一)与英语相比较显示出来的特点:1.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在汉语音节中无论是开头或结尾,都没有两个辅音相接的情况,辅音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或结尾,充当声母和韵尾,因此汉语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的界限分明。而英语两个或三个辅音相连的情况比比皆是。②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元音占优势,音节里可以没有辅音,但是必须要有元音,元音可以多至三个,并且连续出现。但英语中元音与辅音相比较,元音的优势并不明显。③每个音节必有声调。汉语是拿声调作为词汇成分存在的同一个音,声调不同,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因此说话、写文章也就是有抑扬顿挫之美。2、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词以双音节占优势。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所以在书写形式上,一个汉字通常就代表一个语素。多音节语素为数甚少,主要用来构成联绵词、叠音词、音译外来词,如伶俐、猩猩、巧克力。词以双音节词所占比重最大,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这些单音节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以合起来构成合成词,因而汉语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有些古代的单音词被后起的双音词所取代,如“眼睛”代替了“目”、“耳朵”代替了“耳”。古代单音词大量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语素,如“习”构成“练习,实习、学习”等,另一方面,多音节的词组往往简缩为双音词,“科学研究”简缩为“科研”、“医疗效果”简称为“疗效”。仅就《现代汉语词典》统计,该词典共收词条5万多个,其中双音节词约4万个,单音节词2560个,其余为三个音节以上词语。在日常应用中,尽管单音节词的使用率仍然很高,但就整个词汇系统的构成情况看,双音节占绝对优势。而英语词大多为多音节,汉族语词的音节,从总体上看,明显少于英语。②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是现代汉语构词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汉语构词法是合成法,不是派生法,词根复合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构成大量新词,如电(电灯、电视机、电池、电报、电表、电炉、电加工、供电等),黑(黑板、黑暗、黑白、黑色、黑豆、黑芝麻、黑店、黑货、黑哨等)。另外,汉语里还可以利用轻声,儿化、重叠等方式构成新词,构词方式的多样,是词汇丰富的主要原因。③现代汉语词义精细汉语里词义非常精细,世界上任何复杂的事物和思想,汉语都可以表达出来,在分析思想感情上也非常细致、周密,如我父亲,父亲一般表示尊称,不带什么感情,“我家老爷子”、“老爷子”表示特别尊重,“我爸爸”,爸爸表示亲热随和,“老头儿”则不够尊重。3.语法方面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汉语的词类缺乏词形变化形式,也缺乏构词形态。词在任何语言环境中基本上不改变词形,不像一般印欧语那样,名词有性、数、格等变化,动词有人称、数、式、态等变化,汉语在构词形式上也不同于印欧语,缺乏附加在词根上只改变词的语法性质而不改变词汇意义的词缀。以英语为例,英语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代词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的变化。英语的动词、形容词,可以加上只改变语法性质的后缀,-tion、-ness之类转化为名词。如happy(幸福,形),happiness(幸福,名)。汉语里没有这些形态变化,汉语里,词序和虚词非常重要,词序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如“小王开门出去。小王出去开门。他们都不来,他们不都来。”又如“我和姐姐,我的姐姐。”②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汉语里无论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词和短语组成句子,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如:词“胆怯”短语“阳光灿烂”句子“他回家了”。都是主谓结构。而英语却不同,如Hefliesaplane:他开飞机。Toflyaplaneiseasy开飞机很容易动词fly出现在句子谓语中是限定形式(flies),出现在短语里却是不定式(tofly)。③词有多功能性。汉语词类因不变形而显示出多功能性,比如动词,既可充当谓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句法成分,如“学习、批评”,形式都不改变。英语则不一样,大致说来,动词与谓语对应,名词与主、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形成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二)与古代汉语相比较显示出的特点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又是在古代汉语基础上的发展。两相比较,现代汉语也有了程度不同的差异。1.语音方面从总体上讲,语音系统简化、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消失,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成为调类。上古汉语,塞音,塞擦音不仅分送气,不送气,而且还有一套不送气的浊音,在发展过程中,浊塞音,浊塞擦音都因清化而变为相应的清辅音。上古汉语的辅音韵尾较多,有鼻音[m][n][η],还有清塞音[p][t][k],还有浊塞音[b][d][g]发展到现代汉语共同语,辅音韵尾只剩下[n][η]两个,古代汉语,入声自成调类,现代汉语共
本文标题:现代汉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