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23年悯农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
1/102023年悯农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网友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悯农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歌曲《悯农》内容选自同名经典古诗,体现了音乐与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完美结合。歌曲为二拍子,旋律流畅优美,以中速吟唱,情感真挚。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艰辛,说明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应爱惜粮食的道理。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与生俱来的爱唱、爱跳的天性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将自身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潜能挖掘出来。尤其是当动静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达成一致的时候,往往能触动起他们极大的音乐学习兴趣。通过诵读、吟唱、表演等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有韵律、有情感地吟诵古诗《悯农》,能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悯农》,能进行歌曲《悯农》的动作创编并乐于参与表现;使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爱惜粮食的道理,培养和激发学生2/10用音乐语言传承和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1、能用真挚的情感吟诵古诗《悯农》。2、能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流畅地吟唱歌曲《悯农》。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的正确演唱。钢琴、教学光盘、音乐课件等(一)感受古诗歌曲:《悯农》播放歌曲《悯农》,教师带领学生自然地摆动身体,初步感受歌曲韵律,以愉快的心情进入音乐课室。(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悯农》音乐旋律及本课学习内容)(二)吟诵古诗:《悯农》1、请个别学生朗诵唐诗《悯农》;2、引导学生模拟古诗人吟诗作对的情形及神态,有节奏地朗诵《悯农》;3、和学生一起在《悯农》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悯农》,同时对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经典文化及告诫学生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教育。(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吟诵诗歌,充分调动和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三)吟唱古诗:《悯农》1、引导学生用跟唱法,学唱歌曲《悯农》要求:随范唱小声跟唱,找出演唱有困难的小节或乐句。2、反复听难点乐句的演唱三次,再请学生试唱3/103、第二次跟唱歌曲《悯农》,帮助、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3、“歌曲接龙”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鼓励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学习优势,鼓励学生找出学习难点,为学生铺设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自我成就的舞台,促成互长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本环节应有检验学习成效环节,如,齐唱、小组唱、个体唱等,可渗透在学唱过程。同时为下一环节作铺垫,还应适当加入教师引导的律动)(四)表现古诗:《悯农》1、比创意a、律动创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边演唱歌曲《悯农》,边为每一句诗歌编配一个能体现诗歌内容及情感的动作来表现歌曲。b、唱一唱、比一比、评一评要求:从各小组歌曲的演唱、动作的创编、合作的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2、合作学习要求:随意将学生分为(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吟诵、吟唱、表演三个组,鼓励学生对自己参与创作的情况进行自评。(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鼓励和帮助学生拓宽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思维)(五)小结4/10谈话、访问式结束新课学习,鼓励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所得,分享学习的快乐)悯农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二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二)新知学习:5/10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3、技能训练: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三)、作业练习:(见教材)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6/10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悯农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3、会背诵课文。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看课文插图。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出示课题《锄禾》)2、教学“锄禾”。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锄:翘舌音。不要读成“cu”,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3、讲读诗句,学习字词,理解内容。1看图。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读一读“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7/10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中午,烈日当头照。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的滴到土里)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的来的。4朗读课文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习字词。5、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在交换。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6、指导朗读。7、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农民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8/10的劳动,爱惜粮食。)8、平时你是怎么爱惜粮食的?(正面教育学生,表扬学生中爱惜粮食的好人好事。)9、背诵课文。(形式多样)10、总结谈话。这首诗讲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爱惜粮食。悯农的教学设计方案【第四篇】1、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2、认识本课11个字,一个多音字“没mo”,会正确书写8个字。3、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三、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韵律的同时,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同时,培养学生喜欢古诗、爱学古诗的兴趣。四、教学准备9/10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图片、课前查找有关资料。六、教学过程(一)由图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辛勤耕种出来的)请大家到田间看看他们是怎么种田的。(课件演示或出示图片)2、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再仔细观察农民伯伯的动作、表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3、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同情讲。悯农是同情农民的意思。4、学生介绍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了解唐代诗人李绅。5、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二)在朗读中理解诗句。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餐can、皆jie。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3、小组里互相讨论,然后全班交流。4、再次用课件演示农民耕作画面。边读边看图,理解第一句。(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10/10(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5、指导朗读。这句诗应该怎样读?自己练,在班里读。(饱含辛酸的语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范读、领读、指名读)6、学习第二句,领悟其义。(1)个人读句,小组讨论,说说读懂了什么。(2)理解词语的意思是:“盘”指吃饭的碗,“餐”指饭,“皆”是都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每粒都是农民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4)指导朗读,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三)吟诵全诗,联系实际。1、大声诵读,练习背诵。(采用诗句、单人背、互背等方式)2、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你想对浪费粮食的人说些什么?
本文标题:2023年悯农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6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