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学院如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调研报告范例精编3篇
1/23学院如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调研报告范例精编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学院如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调研报告范例精编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学院如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调研报告1摘要:高校党建工作是全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动与发展尤其需要下功夫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研究和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领导方式,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关键词:高校;党建;责任制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043-02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应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按照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推进高校基层党建责任制,使高校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式的需要。一、高校实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高校办学战略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有些高校党建工作没有做到为高校办学服务,造成实际2/23工作中党建工作缺乏实效。因此,把高校党组织工作对高校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评价体系中,把高校党组织建设目标和高校办学目标结合起来严格考核,对充分实现高校办学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有利于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重要细胞,迫切需要加强自身的领导能力来适应当前形势的新发展。实施党建工作责任制,能够调动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3.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长期以来,高校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党组织运行机制和工作体制不健全、书记角色定位不准确、党政之间职责不明确等。实施党建工作责任制,可以进一步推进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而全面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二、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明晰的责任主体。科学的党建责任制应包含一个全面、双向、权责统一的责任主体系统,即不仅党员要对党组织负责,党组织也要对党员负责,下级党组织要对上级党组织负责,上级党组织也要对下级党组织负责。既要自上而下,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级党组织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也要根据高校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工作岗位性质和业务特点,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对其实施考核3/23评价,确保各项任务得利落实并取得实效。2.具体的管党目标。目标管理是对党建工作责任进行督查考评的重要抓手,对实现高校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目标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工作任务;整体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组织设置全覆盖,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按期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量,为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社会和谐作出贡献。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的确立,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细化党建工作内容,建立并完善管党目标体系。3.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实现党建工作的预期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工作难落实、质量难保证、责任难认定等问题,既要设置常规的基础工作指标,又要包含创新工作的指标;既要科学反映定性的工作成绩,又要客观体现定量的工作内容。同时,合理设置各类指标的权重,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评价方式上,应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三、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存在的问题1.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同志对高校党建工作4/23存在片面认识,一些党组织和负责人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重视不够。一些基层院校党组织特别是部门负责人缺乏“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意识,存在“重行政轻党建”的思想,把行政事务作为“主业”,把党建工作作为“副业”,没有认真履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职能作用。2.责任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科学的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体应是一个全面、双向、权责统一的责任主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领导干部履职不到位,制度措施不落地,抓党建工作缺乏韧劲。3.基层党务工作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队伍配备不够、业务素质和能力不高,对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造成一定影响。党务工作的劳动成果是间接的,其劳动价值有时容易被单位领导所忽视,责任、权力往往不一致,也影响了党务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部分党务工作者对新形势下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观念不新、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敷衍了事,到上级参加党建专题学习培训不多,自我学习投入精力不够,工作标准不高,不能认真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够以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措施抓深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对全面、顺利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造成不少影响。4.评价体系可验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评价应当遵循科学、系统和高效的原则,既要解决“评5/23什么”的问题,其目标定位必须紧扣学校的中心工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同时,还要解决“如何评”的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把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考实、考准,客观反映学校党建工作的真实水平。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展了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的探索和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评价指标以定性为主,没有兼顾量化考核,考核体系缺乏科学的度量,评价指标过于宽泛,可验证性不强。二是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上级组织部门,评价机制中群众和普通党员的意见权重较小,导致在实际考评过程中容易陷入不同程度的封闭状态。有些高校虽然组织了党员、群众测评,但多流于形式。同时,上级组织部门主要通过查看材料、听取汇报等途径来了解基层情况,不利于对基层工作的全面深入了解。三是评价结果的运用有限,奖励机制落实不到位,干部考核评价问责制执行不严格,激励与惩戒效果有待提高。5.监督检查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监督检查,也会形同虚设。各级党组织要采取集中督查、巡回检查、随机抽样检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要注重研究解决督查工作中内容不确定、随机性较大、督查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增强督查实效。四、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基本思路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形象,党的作风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6/23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是高校,高校的党组织负有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每一个党组织要以“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搞好党建。高校只有提高对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认识,将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才能真正提升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教育事业目标。高校党委班子要团结协调,党委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出了问题是渎职”的责任观念。同时严格按照规定在各级党组织委员会中合理分工,谁的责任谁负,否则常常是大家都负责,最后是大家都不负责,坚决杜绝“扯皮”、“推诿”现象。2.明确责任人主体地位。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基本特点是“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即不仅党员要对党组织负责,党组织也要对党员负责,下级党组织要对上级党组织负责,上级党组织也要对下级党组织负责。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研、管理等工作一起部署、落实、检查、考核、总结。3.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务工作队伍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党建工作的落实,我们一定要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乐于服务群众、抓好党建有思路,落实责任有办法的同志,充实到党务7/23工作队伍中。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党务工作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4.构建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构建党建工作责任制评价机制,要注重党建工作责任制评价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在评价方式上,应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应实现统一规范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全面考核与突出重点相结合、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上级考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中还应设计反馈环节,通过对考评优秀的单位授予党建示范单位称号等方式,强化对考评结果的运用,以产生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从而共同进步的作用。5.丰富监督主体与渠道以增强监督体系的活力。积极落实述职评议制度、定期调研建立党建联系点制度、健全组织生活制度,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制度,开展党内监督,真正将制度建设作为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有效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向科学化迈进。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积极倡导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和监督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参考文献:[1]李友清,李志雄,黄瑞春.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与考核办法研究[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5).8/23[2]曹庆奎,台秀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宋文生.关于构建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体系的思考[J].经济管理者,2011(7).[4]李娜.高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学院如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调研报告2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对**乡党建工作进行调研,一是调研**乡党建的基本情况。二是部分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主要了解**乡的党员基本情况和**乡党组织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与建议,为社区更好发展准备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一、落实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一)进一步强化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业意识。一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传达。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作用,担负起更加繁重的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任务。二要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员9/23教育管理,通过加强党员活动场地、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阵地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加强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待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以提高党员致富带富的成就感。三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村支部两委交叉任职”等办法,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分子选拔出来,树立正确的选人导向;要以德才为本,用人所长,人尽其才,职责分明,科学调配,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二)建立村委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专题述职制度。建议乡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汇报交流会,听取村委党组织书记汇报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强化村委党组织抓基层党建的责任意识。同时,根据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和联系村委工作,向党委会汇报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情况。(三)始终坚持围绕科学发展来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要统筹乡村领导班子的配备、培养和使用,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干部培训和锻炼,着力优化结构,盘活干部资源,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梯次队伍。二、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一)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城乡组织共建。选择党建基础好、经济实力强、党员较多、条件成熟的村委组建党委,并试行党代表常任制。积极探索创新党的组织设置模式,不断加大联建共建力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层10/23党组织体系
本文标题:学院如何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调研报告范例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30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