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唐雎不辱使命【通用4篇】
好文供参考!1/33唐雎不辱使命【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唐雎不辱使命【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唐雎不辱使命【第一篇】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知识,初步体会课文大意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2、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关于《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雄辩的论说,好文供参考!2/33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二、写作背景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0xx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三、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唐雎jū怫然fú韩傀guī免冠徒跣xi?n缟素g?o庸夫yōngfú色挠náo以头抢地qiāng休祲jìn寡人谕yù四、字词重点归纳1、重点词句加惠:给予恩惠长者:忠厚长者错意:置意休祲:休:吉祥。祲:不吉祥,吉凶的征兆挠:屈服好文供参考!3/33长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意为直身而跪。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头。2、古今异义虽然——今:表转折古:即使这样是——今:表判断古:这样易——古:交换今:容易谢——今:感谢古:道歉,谢罪3、词类活用广:形容词做动词扩大轻:形容词做动词轻视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五、整体把握1、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4、你如何评价唐雎?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六、研讨与探究(一)分析第一自然段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好文供参考!4/33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3、概括段意。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交待唐雎使秦的原因,是故事的开端。(二)分析第二自然段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有恩于安陵君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让安陵君扩大土地及遭婉拒是逆寡人和轻寡人,是威。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使唐雎回答较安好文供参考!5/33陵君更为坚定有力。(三)分析第三自然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为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决心。5、你认为唐雎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正确吗?(四)分析第四自然段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七、文章结构分析起因:以地易安陵愿终守之秦王不悦使唐雎使于秦好文供参考!6/33经过:故不错意也非若是也轻寡人与虽千里不敢易高潮:天子之怒布衣之怒结局:长跪而谢之八、拓展探究:(一)如何刻画人物?1、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语言。2、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秦王:色挠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唐雎: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伏虎英雄。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二)唐雎的说话技巧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不辱使命。言之有“节”、言之有“据”(道义)、言之有“力”(威力)九、启示: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好文供参考!7/33课后小结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三一刀客*,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唐雎不辱使命【第二篇】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学李娟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郭锋教学依据(一)“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从合作探究的角度对语文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唐雎不辱使命》是1篇很多人都熟悉的名篇,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性格鲜明,叙述语言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正义凛然,气势磅礴,是1篇训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好材料。(二)文章塑造的唐雎这一人物形象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敢于与专制暴君抗争,充满了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使一切威逼利诱相形见绌。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同古人展开心灵对话,理解古人特殊的思想感情,从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的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不因祸好文供参考!8/33福避趋之”的传统美德,让他们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力量,砥砺意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理解并学习唐雎的不畏强暴,自主自强的精神(二)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评价人物(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四)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教学方式〗(一)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是文言文,就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能背诵,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为本文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则要求学生精读、品读,指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之妙。(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综合运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的理解;利用阅读反思与批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好文供参考!9/33的、相互启发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构思〗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引入唐雎,导入新课,新课。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分组讨论,提出疑点,师生共同探讨,疏通文意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简介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合作探究,理解人物,把握特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示,把握文章简洁传神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五、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启迪思想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唐雎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让唐雎的这种大意凛然的精神成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教学实录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好文供参考!10/33师: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正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相信这些人物也曾照亮过你的心灵。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他们其中哪一位,并根据你查找的资料简要说明理由。生1:我喜欢秦始皇,喜欢他那雄吞六国,开拓创新的精神。他首次将全国分为36个郡县,这种制度延续至今;他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规定隶书为全国的统一文字,统一了货币,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足以显现他的大气、才气与雄略之气。生2:我喜欢文天祥,喜欢他的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当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南宋将领时,文天祥严正拒绝,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示他视死如归。生3:我喜欢苏东坡,喜欢他的豁达的性格,旷达的人生态度,将穷通起落看的十分平常,而且将这种快乐的种子散播到生活周遭。他被贬岭南,环境十分糟糕,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生4:我喜欢杜甫,喜欢他的“穷益且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操守,喜欢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师:刚才同学们发言踊跃,可见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有性格的古人,他就是唐雎,现在好文供参考!11/33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唐雎。〖点评〗以学生欣赏的人物为话题,搭建学生表达心声的平台。通过学生的预习来建设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相互支撑。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师:下面老师为大家范读课文,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读的字音与节奏。师:这时候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读课文,请你读准字音与节奏。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请大家认真听,然后指出他的优点与不足。(指名朗读读课文)师:请大家评述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生1:“天下缟素”中的“缟”字读三声而不是读一声。生2:“安陵均其许寡人”中的“其”字应重读。生3:“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应用轻蔑的口吻来读。师:请你为大家示范一下。生3:“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师:读的很好,读出了轻蔑的语气。生4:“轻寡人与”“与”字应拖长,突出威胁的语气。好文供参考!12/33生5:“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一句应提高音量,读出霸气。生6:这一句也有威胁的语气。生7:课文最后一句读的不能太快,要读出胆怯和心虚。生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这一句他读的不够连贯,不能突出唐雎的气势和视死如归的决心。〖点评〗抓主语气强化朗读,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体验人物内心世界,达到解读文本的目的。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请读书的同学注意要读的有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好,我们请生9读唐雎,请生10读秦王,请生11读旁白,请生12读安陵君。师:这几个同学读的不错,感情很充沛。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大意,勾画出你理解有困难的语句。师:这时候,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师:请各小组把你们感到理解有困难的句子说出来,我们全班共同来讨论。生1:我们不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中的“使人谓”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帮助他们?生2:他们断句错误,应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好文供参考!13/33意思是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生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中的“虽”是什么意思,“岂值五百里哉”是何意?师:谁可以帮助他?生5:“虽”是“即使”的意思,“岂值五百里哉”是说“难道仅仅用五百里地就能交换吗?”师:现代汉语的虽作虽然讲,而这里作即使讲,注意这是一个古今意义有差别的词。生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中的两个使字有区别吗?生7:有区别,第一个使作派遣讲,第二个使作出使讲。生8:“安陵君其许寡人”中“其”和“许”是何意?生9:“其”在这里可以作“一定”讲,“许”是“答应”的
本文标题:唐雎不辱使命【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66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