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范例4篇】
好文供参考!1/19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范例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范例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第一篇】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习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建议本文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好文供参考!2/19再潜心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教学目标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好文供参考!3/19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好文供参考!4/19情:学生自主学习。2、汇报交流:⑴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⑵“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①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好文供参考!5/19(“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②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⑶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②交流、讨论: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好文供参考!6/19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排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⑷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好文供参考!7/19欢的段落。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六、练习设计1、理解下列句子:⑴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⑵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扩展练习: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补充资料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祖父的园子》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好文供参考!8/191.结合预习,能认读“倭瓜、蚂蚱”等生字词,读通课文。2.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3.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自身的童年生活。教学重难点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qq农场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辨音2、标注自然段序号,了解特殊段落。幻灯片出示相应段落3.整体感知师:通过预习,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语概括的说说。指名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好文供参考!9/19[设计意图:课前布置预习,是教师们的常规做法。授课教师有选择、有重点地从“读音”及“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等方面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查,既更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又有机地融入了新知识的教学。]二、探究文本,感悟特点师: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请你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一些句子,然后把这些词语写到句子的旁边,做批注。生自主画句子。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相机教学:(一)感受园子的美丽(二)感受作者的自由和快乐(三)感受祖父的爱[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较多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地读书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生、师生的互动将学习引向深入。本环节问题设置简明扼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静心读书、用心默想,学习与实践阅读方法,教师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三、照应课前,拓展反思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课前聊到了qq农场,你觉得这两座园子相比,你更喜欢哪座园子?为什么?2、总结全课好文供参考!10/19[设计意图:“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个人的一种文化生活,是读那些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是进入到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中进行思考的行为。”本环节通过与课前谈话内容的照应,使整堂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对当下生活状况做一种朦胧的思考。]四、布置作业《祖父的园子》教案【第三篇】一、读好课题,认读词串,整体把握文本。1、读题,介绍作者。(萧红,三十年代文坛上非常有才华的女作家。)2、认读词串。——读,正音。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三组词串有规律,你们发现了吗?(1)第一组:动物(昆虫)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第三组:农活(2)第一、二组:园子里有什么。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3、整体把握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园子?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好文供参考!11/19——给文章分分段。小结:读读词串,你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我和祖父;抓住直接写园子的两段,你们就理清了课文的段落。这就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二、精读课文2、13自然√三一刀客★√段,想象园子的生机,品味作者语言的独特。1、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2、出示:第2自然段。大家一起读: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为什么想到这个词?——大园子。(不是我们家的院子,北方的后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白、黄、大红、金、绿。)——有趣极了(引读:瞧,蜂子……)——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板书:好大、好多、好看、好玩再读读,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进园子了吗?没进的同学再读,一定要自己读进园子里去。好文供参考!12/193、出示:13自然段“太阳在这个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自由读。——这一段也是写园子一共11句话,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哪句?——“一切都活了”花活了吗?怎么活?鸟活了吗?怎么活?虫子活了吗?怎么活?这个“活”怎么理解?(有生命力,充满生机)——倭瓜怎么活?黄瓜怎么活?玉米怎么活?植物在祖父的伺弄下长得多好啊!这个“活”还有长势旺盛的意思。——这个“活”还有什么意思?蝴蝶……(引读)自由啊!随性啊!只有天空蓝悠悠的……(悠闲惬意)板书:一切都活了4、谁来读读,读出那个活劲!(选择句段读)4、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啊?就在课题旁,写几个词。比比谁写得快写得多。(样样都有,充满生机,色彩斑斓,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悠闲惬意……)5、萧红写得多好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上个世纪初的这个园子。让我们心生羡慕。——出示两段话,比较阅读:你们发现了什么?好文供参考!13/19——蜂子蝴蝶蜻蜓蚂蚱都是有翅膀、有腿的的活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的颜色,即便写蜂子飞,最后也让它落到花上不动了,胖乎乎的。——倭瓜黄瓜玉米都是静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疯长,写它们上架、上房、上天。——萧红的描写非常独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6、咱们再来读读13自然段,比较: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
本文标题: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8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