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农机大数据项目建议书
XXX县农机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议书(版本号V1.0)目录一、项目概述…………………………………………………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建设单位……………………………………1(三)工程背景…………………………………………1(四)建设规模…………………………………………2(五)投资概算…………………………………………2二、项目的意义与必要性……………………………………3(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3(二)现有信息系统装备和信息化应用状况…………3(三)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4(四)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4三、现状及需求分析…………………………………………5四、建设内容、方案、规模…………………………………6五、系统功能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六、建设工期及时间安排……………………………………7七、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法人及协作单位概况……………8八、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8九、效益分析…………………………………………………81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X县农机大数据平台(二)项目建设单位XXX县农机管理局(三)工程背景《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强调“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方针。积极响应省委书记、省人大常2委会主任刘赐贵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中提出的要继续抓好“九个坚持不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指示。推进《海南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和《XXX县关于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以大数据助力“生态立县、创新兴县、智慧强县”目标的实现。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全面了解掌握XXX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响应海南省农业厅于2018年01月08日关于《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7年度农机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针对扶贫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XX十三届六中全会,强调“十三五”规划中的扶贫,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要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贫。XX截止到2017年年底,还有贫困人口4186人,一般农户、五保户、低保户35760人,确保贫困人口能够精准脱贫,同时更要提高城乡居民的生产收入。(四)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围绕农机打造成为基于一体化大数据应用的县级政府治理创新标杆的核心目标,以发展大数据应用理念和“互联网+”两个理念,建设一个农机监管调度中心,构建一个农机大数据仓库,实现农户、农机手双向农机预约作业的一套移动端应用。本项目覆盖XX县本级、12个乡镇、现有Y名农机手和Y户农户。(五)投资概算3二、项目的意义与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方针。积极响应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中提出的要继续抓好“九个坚持不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指示。2018年01月08日海南省农业厅在《海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7年度农机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全面了解掌握XXX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成效。(二)现有信息系统装备和信息化应用状况XXX县农机管理局尚未有任何信息系统及信息化应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力争在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等。一系列要求,侧面反映了农业技术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而农机做为农业转型升级过程的主力,对整个4农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引用前沿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升级现有农机系统已迫在眉睫。(三)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现有农机具的使用是以农机手为主,由于缺少信息渠道和平台,XXX县农机的使用率较低,很多农机手反馈购买了农机具后村里都没农户约单;农机作业得不到有效管理,作业质量无指标,机器寿命无法提前获知,安全生产更是得不到保障。(四)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一直以来,农户找机难,农机找单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机没有作业没有监管,作业质量无证可寻,机器寿命没法预知,安全生产更是得不到保障;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远远得不到提高等问题突出。构建农机大数据平台,可以轻松实现农户的找机需求,海量农机任你选,农机手也能够从平台上找寻海量订单,提高农机的使用率;实现农机作业轨迹的追踪,农机的跨区域调度,零器件的寿命感知,让安全生产不再成为难点;转变传统农作模式,采用机械一体化劳作,提高农作物产量。第一,多重应用技术相结合。系统采用物联网、卫星定位、RFID技术、空间图像遥感测控技术和深松机具状态监测传感技术等实现对作业面积和深度的精准监测。第二,多重作业场景扩展。系统支持深松作业、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三种作业模式,系统还可拓展应用于播种、收割、植保、插秧、水田深翻、秸秆还田、春秋整地等。第三,搭建供需平台。农户只要在APP上查找所需的农机类型,即可从查询农机列表中任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农机,并选择需要作业的时间、地点和作业的类型;农户下单后,农机手便会收到提醒,以便农机手登录到APP确认订单信息。同时,农机手也能够自行在APP上寻找农户的订单,大大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第四,多数据传感器协同。在农机上安装传感器件,全天候监管农机金属疲5劳等情况,可以及时感知故障,同时也能够降低更换零器件的成本,更大的发挥机器效益。其次,能够监管机器耗油量的情况,针对耗油量异常的机器及时提醒;同时对机器耗油的情况做记录,避免出现偷油等情况,为补贴提供数据,做到有据可查。第五,独特的面积算法。在作业过程中实时计算机车行进距离,采用多重面积算法相结合,计算得出高精度的作业面积,并可以有效处理重叠作业区域面积以及漏耕作业面积,实现作业面积的精准测量,农户结账付款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农机手的不合理收费;同时又能将农田的面积大小实时传送回监管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对数据做汇总登记,免除后续农田面积的测量需要。第六,功能强大的检测主机。主机内置GPS模块进行实时定位,内置SD卡满足数据存储的需要,通过4G传输与管理平台进行数据通信,并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全天候定位农机的位置和状态,方便监管调度中心智能调度农机跨区域作业,在解决农户需要的同时也能够为农机手找寻订单。第七,更好的数据决策。改变传统农作,采用机械一体化作业模式,从建立数据标准、制定配套政策,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农机作业信息、农业地理信息、气候土壤信息、智能农机决策支持信息等应用功能,统一到一个信息化平台实施管理,实现对农业大数据的集中化管理和应用。三、现状及需求分析农业机械化使用率低,多数还是靠人力,效率低,质量差;农民找机难、农机找地难”单台农机利用率低,资源大量浪费。农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其生产存在季节性、地域性强,生产者分散且生产周期长,生产出来的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是长期困扰发展的主要问题。农业要走出困境,摆脱其固有问题,建立强有力的信息服务,高效生产管理以及发展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刻不容缓。在传统农业中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获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物联网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6消耗和对农田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农产品生产不同的阶段,无论是从种植的培育阶段和收获阶段,均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精细管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的“互联网+农机”应运而生。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机整个产业链条进行深度融合。四、建设内容、方案、规模建设内容主要围绕农机打造成为基于一体化大数据应用的县级政府治理创新标杆的核心目标,以发展大数据应用理念和“互联网+”两个理念,建设一个农机监管调度中心,部署X个农机业务功能子系统,构建一个农机大数据仓库,实现农户、农机手双向农机预约作业的一套移动端应用。本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一套移动端农机预约作业应用,搭建农户与农机手之间供需互求的平台;二期主要搭建PC端农机监管调度中心,实现统一对农机数据的汇总、监管,对人员信息的登记,对农机和农业生产的数据做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三期主要是硬件设备安装,给农机穿上传感器件,将农机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送到,再通过智能分析,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以助于监管调度中心更高效的管理农机作业,为农业的安全生产配置智慧“大脑”。本项目覆盖XX县本级、12个乡镇、Y名农机手和Y户农户。五、系统功能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满足农户与农机手之间的供需订单需求。第二,监管调度中心能够对传回的机器耗油量数据做统计分析与预警。第三,管理维护农户信息与农机手信息。第四,管理维护农机信息。第五,监管农机作业路径,生成相关报表统计分析。第六,定位监管农机位置与状态,指挥调度跨区域作业与统计。7第
本文标题:农机大数据项目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5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