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初步概略地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二)初步认识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学对指导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三)初步了解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激发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兴趣和愿望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仰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二)心理的概念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三)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四)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0-6岁)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三、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衰老死亡整个人生心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普通心理学:研究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学前教育学:研究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问题;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生理解剖特征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研究世界的本源问题,研究怎样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等。第二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一)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二)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二、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三、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第三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一、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一)抓住学科特点(二)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活动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一)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局外观察、参与性观察)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3.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二)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不足:由此导致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2.自然实验法优点:实验过程中心理状态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件不足: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3.教育心理实验法实验组控制组(三)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优点:在较短时间内能够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不足:测验所得往往只是被试完成任务的结果,不能说明达到结果的过程,测验只做量的分析,缺乏质的研究。(四)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五)问卷法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便于统计,作出结论不足:编制问卷表较难、繁琐(六)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第一节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注意的概念(一)定义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二)特征(注意的探照灯)1.指向性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使人有选择性地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2.集中性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注意注意的对象注意的方向注意的范围注意的“探照灯”二、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进行划分。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熟练地阅读、骑自行车)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可转化到有意后注意(二)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根据注意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还是个体内部划分1.外部注意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即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外界刺激的注意,幼儿常常是外部注意占优势。2.内部注意注意的对象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感觉、思想和体验等。注意指向自己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良好的内部注意使人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对自我意识的发展有意义。三、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使儿童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选择性反应并接受更多的信息。2.维持功能,使儿童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3.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二)注意与心理过程1.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①凡事儿童注意的对象,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注意是感知的先决条件。②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2.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注意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3.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注意能加强行动力量和坚持性。4.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注意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等品质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习的效果。教学小结: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定向性注意——指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就视最初的定向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二、无意注意的发生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它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被动的注意。举例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有人的意识去支配的、主动的注意。儿童在2岁以后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第三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一、新生儿注意的特征(一)出现注意的最初形态——定向性注意的发生(二)对刺激物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选择性注意的萌芽新生儿注意的5条规律二、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一)注意的选择性有一定的规律▼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偏好曲线多于直线;▼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得刺激物(二)注意选择性的变化发展过程1、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全面轮廓;2、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3、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三.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一)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密不可分什么是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可以独立于他们的行为和知觉而存在或运动。(二)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三)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语言的支配(四)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四、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1、无意注意占优势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密切联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疑注意的原因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第四节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一、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1.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注意的选择性是原始的、先天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后天习得的注意的选择性就产生了。2.注意的选择性有赖于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提高。3.注意的选择性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的兴趣和情绪。二、注意的范围与幼儿的活动1.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2.注意的范围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注意的范围还取决于注意对象的特点以及注意者本人的知识经验。小实验:请在瞬间内辨别出下面圆点的数目,并说出哪一种容易,为什么?想一想,幼儿教育活动中出示教具或图片时,应如何利用这一规律?A.五个一组摆成两排.B.五个一组,摆成两朵梅花形.C.十个圆点任意分布.●●●●●●●●●●●●●●●●●●●●●●●●●●●●●●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第一,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更多方面。第二,在呈现挂图或其他直观教具时,同时出现的刺激物的数目不能太多,而且排列应当规律有序,不可杂乱无章。第三,要采用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或方法,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已扩大他们的注意范围。三、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2.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状态都有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第一,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第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第三,幼儿园小、中、大班的作业时间应当长短有别。四、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非常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那么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好.使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首先,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其次,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其所进行的活动比较熟练,至少对其中的一种活动掌握得比较熟练。第三,要使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注意的转移:是指有意识地调动注意,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二)了解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表现极其特点。(三)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学前儿童的活动极其促进学前儿童感知和观察力发展的策略。第一节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二、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觉和知觉是人生中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二)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三)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儿童一出生就有感觉,如新生儿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这些是生理性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知觉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在感觉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儿童最初的感觉是无条件反射▼感知过程是对刺激物的最初的分析和综合,这种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还是很低的。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
本文标题:学前心理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7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