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2课劝学*师说课后培优分级练基础过关+拓展培优+高考点兵基础过关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木直中.绳中:符合,合乎B.善假.于物也假:借助C.是故无.贵无贱无:无论,不分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精通【答案】D【解析】通:全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C.善假于.物也于.其身也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答案】A【解析】A项“之”皆为助词,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项“而”,表转折的连词;表修饰的连词。C项“于”,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介词,对于。D项“其”,代词,他;表揣测语气,大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答案】A【解析】B项,古义:寄身,托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C项,古义:传授道,文中指传授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授宗教思想。D项,古义:在文中指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4.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马之千里者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A项,状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D项,判断句。5.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B.“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答案】C【解析】C项,应为“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译文:(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分)译文:【答案】(1)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2)那孩子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句读,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解释疑惑的老师。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3)韩愈在《师说》中谈及择师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二、阅读鉴赏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8~12题。(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三)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B.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C.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D.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答案】C【解析】句中,“居必择乡”与“游必就士”两个句子各自语意明确,不可断开,两句又是并列的句子,中间需要断开。排除A、B、D三项。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9.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为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C.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影响深远。D.经传,经是指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传就是解释儒家和道家经书的著作。【答案】D【解析】D项,“经传”的表述错误,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10.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师说》选段运用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受业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C.《劝学》选段(一)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段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答案】C【解析】C项,“选段(一)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分析错误。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说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可见没有强调要思考。喻证法有误,这里不是比喻论证,“不如”是“比不上”的意思。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文:【答案】(1)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生、异、假)(2)我赞许他能够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师说》赠送给他。(嘉、行、贻)12.《劝学》选段(二)谈论的也是学习,请分析荀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强调了什么道理?(3分)答:【答案】选段(二),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自然能健康成长;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的环境里,也会受污秽环境影响而变坏。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强调的道理是:环境对一个人学习成长的影响。附【译文】(二)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直挺。白沙混进了黑土里,便和黑土一样黑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不再亲近它,百姓不再佩戴它,艾本身的品质不是不美好,而是因为所浸泡的臭水造成的。所以君子居住必定会选择好的环境,交友必定接近有道德的士人,以此来防止邪僻而接近正道。拓展培优一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__①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②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③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④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答案】B【解析】“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的白雨”比作“粉”。A、C两项运用了拟人,B项,运用了比喻,D项,运用了借代。2.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诗句,符合原文意境的一项是()(3分)A.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B.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C.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答案】B【解析】①处后的“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点明了所写的对象与时间:江南雪景、晚上。能体现这几个因素的诗句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处后的“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则点明了雪月梅与酒姑娘。包含这些内容的无疑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句后的具体语境是“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人风雪夜归,犬吠以动写静,又显示了夜深。故应填此句。④处后的“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交代了“第二天的早晨”这个时间点,所以与之相符的为“昨夜一枝开”,故应填“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答案】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功课的教学,都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①___________________,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③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答案】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或“教师应该怎么教”
本文标题:第10课《劝学》《师说》-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17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