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1.2《齐桓晋文之事》-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在你的面前,有两条道路的可以选择。一条是选择霸道,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一条是选择王道,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哪一条路更容易,而你会选择哪一条?孟子选择了哪一条路?壹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终年73岁。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贰1、注音觳觫(húsù)胡龁(hé)彼恶(wū)知之褊(biǎn)小忖度(cǔnduó)便嬖(piánbì)莅(lì)商贾(gǔ)惛(hūn)赡(shàn)2、文化常识①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②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③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④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周代称庠,殷代称序。1.助词,的2.闻:使……听到4.谈论3.助词,的5.“是”,这。“以”是介词,因、由于。“是以”宾语前置,“以是”因此。6.流传7.不得已,“以”,通“已”,止。8.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①事可得闻②乎?”孟子对曰:“仲尼之③徒无道④桓文之事者,是以⑤后世无传⑥焉,臣未之闻也。无以⑦,则王⑧乎?”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1.简述对话过程齐王问霸道——孟子引导“王道”。2.齐宣王问“霸道”之事,而孟子崇尚“王道”,那么孟子是如何诱导齐宣王进入自己分析的话题的?首先以“臣未之闻也”为托词岔开话题。然后抓住对方心理,以“无以,则王乎”把话题引到“王道”上来。孟子知道齐宣王问“霸道”的目的是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对方讨论统一天下的方法,以达到“请君入瓮”的目的。3.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牛易羊”的事情?①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②以“以牛易羊”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③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4.本段重点: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孟子撒了谎。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有4次,论及晋文公有1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也有11次。《孟子》中也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孟子“说谎”的原因或许有三。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安民,养民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翻译:(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宾语前置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恐惧战栗的样子走向用羊来替换它(指牛)。古人以牛为牲之最大者,羊的地位低于牛。翻译:(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吝惜,舍不得的确狭小翻译:(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就是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痛惜、哀怜区别的确主谓倒装仁道,行仁政的方法形→动,远离翻译:(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1.这一部分双方对话的流程是什么?2.在本次的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齐王问王道孟子提出“保民而王”齐王问保民孟子问“以羊易牛”王肯定事实孟子提出“爱与不忍”齐王解释孟子问“牛羊何择”齐王笑孟子提出“仁术即不忍”肯定善心取得信任。举例论证:“以羊易牛”。如何理解“以牛易羊”中的仁?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意思就是,君子对于禽兽草木这样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只是遵照生物的生长时令,有节制地取用,并不需要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们。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类,再其次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但是这种成长是要修炼的,齐宣王就不能算是一个仁君,因为他“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你的恩惠可以施加给禽兽,却不能给百姓恩惠,能有对物的爱却没有对百姓的仁。齐宣王肯定亲亲,如今又做到了爱物,那么只要在做到仁民,就算仁君了。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同“悦”开心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宾语前置/判断句内心有所触动……的原因禀报视力整车的柴火认可翻译: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被动句宾语前置表现翻译:(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判断句判断句同“肢”,肢体翻译:(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类的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形→动,敬爱/爱护;形→名,老人/小孩同“型”,名→动,做榜样治理拿……的原因称量丈量思量,考虑翻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1.这一部分双方对话的流程是什么?2.在本次的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齐王悦再问王道孟子以比喻设问王否定孟子提出“不为与不能”王问不为与不能之异孟子提出
本文标题:01.2《齐桓晋文之事》-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29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