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学习目标1.走近作者,了解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2.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3.理解文意,归纳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4.分析作者论述的针对性了解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谥号文贞。少孤贫,好读书,素怀大志。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魏征为李密召为文学参军,掌书记。魏征随李密投奔李渊,后为太子李建成侧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前嫌,引为太子东宫詹事府主簿,拜谏议大夫。此后渐为太宗信任,历任重臣,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在他从政期间,前后劝谏两百多次,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奏疏长达数十万言,以“犯颜直谏”闻名于世,其大部分谏章保留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两书中。《旧唐书·魏征传》记唐太宗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辩,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写作背景唐太宗登基之初,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能够励精图治,保持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但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他渐渐骄奢起来,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并且变得“喜闻顺旨之说”而“不悦逆耳之言”,越来越忘乎所以,多数朝臣噤若寒蝉,在这种情况下,魏征及时进谏,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解题《谏太宗十思疏》“谏”是劝谏、规劝的意思;“疏”,也是奏章的一种,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议论性文体。魏征的这篇奏疏,主题鲜明,分析事理中肯綮,说明道理深刻透彻;语言精美,气势充沛,排比铺陈纵横驰骋。发乎情、止乎礼,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艺术魅力。这篇奏疏告诫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广积德义,以期天下大治。概念辨析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讥——指责别人的过失,隐微不显。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长(zhǎng):生长。这里指长得好。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浚(jùn):疏通,挖深。而:连词,表示转折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明哲:聪明睿智(的人)。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域中:指天地之间。休: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斯亦……”:类比手法赏析文段第一段从开头至“塞源而欲流长也”,先正说,后反说。以固木之根、浚流之源,来比喻治国需要从积德这个根本做起。这是正说。接着以比喻的手法来反说,“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是万万不可能的。正说和反说,归结到君主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那将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危及治国之本,动摇王朝的根基,葬送李唐的天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殷忧:深忧。实:的确。克终者盖寡: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盖,表推测语气。傲物:傲视别人。物,这里指人。胡越为一体:(只要彼此竭诚相待)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吴,指北方;越,指南方。骨肉为行路:亲骨肉之间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骨肉,有血缘关系的人。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董:督责。振:通“震”,震慑。苟免而不怀仁:(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怨不在大:(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畏惟人:可怕的只是百姓。人,本应写作“民”,因避皇上李世民之名讳而写作“人”。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第二段从“凡昔元首”至“所宜深慎”,分别从“在殷忧”和“既得志”等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正反论述。君主“在殷忧”时,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手下的人;而君主如果能对部下竭尽诚意,就能使君臣契合,上下一心。君主在“既得志”时,往往为所欲为,傲视他人;而君主如果傲视他人,即使亲属也会变得如同行路人那样互不相认。这样分别从“在殷忧”和“既得志”等不同情况下正说反说,归结到守业的君主容易失去人心,从而,告诫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视群臣,与人结怨。因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与众人结怨,如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众人能保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赏析文段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见可欲: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出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将有作:将要兴建某建筑物。作,兴作,建筑。安人:安民,使百姓安宁。念高危: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危,高。则思谦冲而自牧: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冲,谦虚。牧,约束。江海下百川:江海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下,居……之下。盘游:打猎取乐。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敬终:谨慎地把事情做完。虑壅(yōng)蔽: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壅,堵塞。想谗邪: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谗,说人坏话,造谣中伤。邪,不正派。正身以黜(chù)恶: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黜,排斥,罢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弘兹九德:弘扬这九种美德。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简:选拔。效:献出。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垂拱: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的天下就实现大治了。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第三段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至结尾,以“十思”全面阐述“积德义”的具体内容。这“十思”,好象是魏征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进行观照,多侧面地照一照“积德义”的镜子。人以铜为镜,唐太宗则以魏征为镜,魏征又给唐太宗以“十思”之镜。可以说,“十思”之镜是一个多棱镜。之所以说“十思”是多棱镜,是因为它从多侧面反映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从多方面开拓了唐太宗“居安思危”的境界,从多方面开拓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赏析文段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品读“十思”说一说你的感想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感悟对于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求学者,要戒骄戒躁,宽容豁达,慎始敬终,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对于国家社会管理者,要保持清廉、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利国利民的政策,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使国泰民安。归纳本文写作特点一、类比入手,亲切生动二、骈散结合,华美流畅三、正反论述,务尽其旨四、比喻排比、生动有力“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古代优秀的士人,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在其位,谋其政,以期有补于世用;不在其位,仍能心系庙堂,时时牵挂国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拳拳之心。时至今日,我们每一个人仍需涵养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心有所系、行有所戒,练就责任之心,成就“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小结延伸阅读怕你唠叨有一次魏征告假回老家办事,李世民非常高兴准了假。魏征走后,李世民就整天出去游玩,一天,他换好衣服准备出去玩时,魏征在老家办完事提前回来了,他就不好意思出去玩了。魏征说:“衣服都换好了,为什么又不出去了?”李说:“还不是怕你唠叨我,说我天天不干正事,整天出去玩。”鹞死怀中李世民得到一只鹞鹰,神态英俊神异,非常爱惜,架在臂上玩。望见魏征来了,急忙藏进怀里。魏征已经望见,故意前去进言,讲论古帝王逸乐误国事,以劝谏李世民。讲了很久,李世民担心鹞鹰会被闷死,而平素对魏征很敬畏,要听他讲完。魏征讲个不停,鹞鹰死在李世民怀里了。高考真题回顾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释: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本文标题:第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备课无忧】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备课“三件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298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