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3年柳永雨霖铃教案一等奖_柳永雨霖铃导入【实用4篇】
1/202023年柳永雨霖铃教案一等奖_柳永雨霖铃导入【实用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柳永雨霖铃教案一等奖_柳永雨霖铃导入【实用4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柳永雨霖铃教案一等奖柳永雨霖铃导入【第一篇】《雨霖铃》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1课文。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强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1、知识与能力:感知《雨霖铃》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凉清丽的意境和浓重的离愁;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点,把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重点:感受作者浓浓的离别之愁,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难点:理解、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1、诵读法;2/202、点拨法;3、探究法。1、预习法;2、质疑法;合作探究法。1、导入南朝江淹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自古以来,人们往往“伤离别”,柳永作为宋朝大才子,整日混迹于烟花柳巷,与红颜知己把酒言欢、吟诗诵赋。这首《雨霖铃》就是作者离开都城汴京时写给曾经的红颜知己的用心之作。2、文本学习1初读:学生自由朗读吟诵,注意字音、节奏、轻重、缓急、感知韵律美。读音:噎、韵脚:切、歇,波、阔,别、节、年。节奏舒缓,读出有情人离别时凝重氛围。语调:“更与何人说”一句读出相聚后的独处之苦,余音绕梁。2范朗读:听老师示范朗读,学生找出词中意象,说出这些意象的特点。意象:上阕有寒蝉、长亭、帐、兰舟,下阕有烟波、暮霭、杨柳岸等。特点,都是引人伤感之物。3三读:展开想象,感悟由众多意向组成的意境美。4四读:品评诗句领悟表达美,具体方法是炼句。上阕选3/20择尾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下阕选择“今宵酒醒何处,烟柳岸,晓风残月”,体会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上句:浩渺无涯的水波比喻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傍晚浓重的云雾暗示心情沉重压抑,空阔辽源的楚地天空说明愁绪的无边无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相得益彰。下句:虚写别后境况,醉酒之后,看到的是美好的景象——“杨柳岸”,杨柳婆娑,岸堤青翠,却偏偏在乍暖还寒的小风中吹佛,在如勾的残月下映照,这是怎样的不和谐的'美景!惟其如此,才能写出主人公的相期之愿和重聚之难。因上阕主要是实写,下阕,尤其是这一句属虚写,虚实结合,诗意饱满。5背诵。3、探究:唐朝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如何体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4、拓展:情景交融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点名手法,说出效果。5、作业:就本首词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板书设计:板书体现了一节课的重要内容或知识框架4/20柳永雨霖铃教案一等奖柳永雨霖铃导入【第二篇】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包括风格、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兴趣。(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1、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绝、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在深秋雨后的傍晚时分,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别离”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2、重点讲读课本单元是古典诗歌单元,即古典诗歌,包括唐宋诗词及元曲。《雨霖铃》承担着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能力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有着重要地位。《雨霖铃》是婉约派代表作,因此学习它,对于学生了解婉约派风格有着重要作用。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两个普遍班,语文基础相对较差,5/20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对古诗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也有一定了解,因此我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新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提高文学品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品位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②了解作者柳永及雨霖铃词牌2、过程与方法①体味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②通过鉴赏名句,体会作者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是:通过鉴赏名句,体会作者情感1、诵读法2、启发法3、讨论法1、课前让学生查找作者柳永的资料。6/202、指导诵读。3、指导想象。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下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导入课文,营造氛围。播放《送别》歌曲,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我设计的导入语: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伤离别”的?1、作者简介。2、创作背景。3、关于词牌。1、诵读提示。2、听范读带。3、学生自由诵读。4、学生推荐诵读好的同学。5、全班齐读。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听配乐示范朗诵,再让学生尝试配乐朗读。在读和听的'过程当中,我会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层层深入地诵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7/20感基调。带着问题读和听,强化读和听的目的性。问题:这首词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情:留恋难舍,孤独痛苦上片:临别之时留恋难舍的情景下片:离别之后孤独痛苦的心情)问题:作者怎样抒发的感情?学生讨论分析发言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蝉”——“忧愁悲苦”比如元代的卢挚在《沉醉东风》中说:“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比如宋代词人晏几道在《采桑子》中说:“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长亭:送别饯行之用比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比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例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抓住一对矛盾:留恋←→催发8/20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淼无际的江面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①问题: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②为什么古人比今人更看重离别?③联系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结合柳永的处境,体味作者的感情。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①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理由吗?②句中“酒醒”照应上阕哪一句?词人为什么喝酒?③“杨柳”的意象。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④品味词中的“晓风残月”对抒情的作用。⑶“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1、总结出——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总结出——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9/203、概括婉约派词的特点。景物轻柔纤细语言清丽委婉情感低婉缠绵情留恋难舍,孤独痛苦上片——临别之时蝉、长亭、雨、兰舟实景烟波、暮霭、楚天下片——离别之后虚杨柳、晓风、残月交婉约派结景物轻柔纤细语言清丽委婉情感低婉缠绵融合东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学士院内)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俞文豹《吹剑录》今天我们初步掌握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我们之前学了豪放派,现在又接触了婉约派,如果各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两者,10/20应该怎样形容呢?明确:豪放派——婉约派东北大汉——江南女子;长江黄河——小桥流水。高山大海——山涧小溪。《黄河大合唱》——《夜半小夜曲》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课外作业:请任选一角度,对《雨霖铃》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00字左右。柳永雨霖铃教案一等奖柳永雨霖铃导入【第三篇】婉约词《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阅读与鉴赏板块第二单元宋词单元第一课《柳永词两首》的第二首。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词人及其创作风格;明确词作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体会词作意境;了解词作的主要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积极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11/20(二)教学重点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词作意境;了解词作的主要表现手法。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单元学习要求:反复吟咏,体会声律之美;?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想象和联想,领悟情与景交融的意境。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诗词,对诗词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柳永是个著名的词作家,早已为同学们熟知。他的作品很多,但平时学生接触的不多,不知其风格如何,故而有很强的好奇心理;中学教材中涉及的术语虽然不多,但学生普遍感到混乱。澄清这些相近的概念是学生准确运用这些概念的基础。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学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联想想象法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一)导入:评价写法,明确方向梁衡曾这样称赞一位词人他的词作,就像超声波探测,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12/20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这位词人就是柳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雨霖铃》,也许,我们能感受他笔下那个细腻而又动人的世界。课标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二)环节一:自主探究,了解背景1、词牌名的由来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明皇杂录》2、我眼中的柳永①满腹诗书无处说,流落风尘未堕落。(张凭)②楚馆也清秋,布衣胜王侯。(刘旸)③不上九重天,把酒笑红颜。情动长调出,市井词中仙。(安波)3、雨霖铃的创作本词写的是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离别时写的。(补充p35①)这就解决了大家此词是‘别地’还是‘别人’的疑问。课标要求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13/20解。(三)环节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朗读文本朗读形式:教师范读、师生合作朗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2、质疑释疑学过的词语——长亭、执、相、更、那、宵、堪例:执:握,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本文标题:2023年柳永雨霖铃教案一等奖_柳永雨霖铃导入【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38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