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音乐教案反思【4篇】
1/16一年级音乐教案反思【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分享的“一年级音乐教案反思【4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一年级【第一篇】教学目标:1、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2、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并能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通过参与队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喜悦。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猜謎导入歌曲:师:小朋友,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呀,老师要请大家来猜个謎语,注意听(屏显谜语,师读谜面)大家开动小脑筋哦!(生回答“鼓”)2/16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两位鼓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呢?3、师出示大鼓小鼓,并认识这两种乐器。师:一位朋友叫大鼓,听!他在跟我们问好呢!(师按×-××的节奏敲大鼓,并作大鼓向小朋友问好:×-××)嗨!你好!另一位朋友叫小鼓,他也叫小军鼓。听!他也在跟大家问好呢!(师按×××××的节奏敲小鼓,并作小鼓向小朋友问好:×××××)你好小朋友!师:大鼓和小鼓真有礼貌,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和他们问声好呀?(是),一起来跟大鼓问个好吧!(师敲大鼓×-××节奏,生齐声问好:嗨!你好!)谁想到上面来跟大鼓问好呀?1请几位学生上来敲一敲大鼓,感受大鼓低沉、浑厚的音色。师:我们一起再跟小鼓问个好吧!(师敲小鼓×××××的节奏,生齐声问好:你好!小军鼓!)谁来跟小鼓问个好呀?2请几位学生上来敲一敲小鼓,感受小鼓的音色。4、比较两种鼓不同的音色。师:小朋友,你认识大鼓和小鼓了吗?那你能说说他们俩3/16的音色有什么不同吗?(生回答)师总结:对了,大鼓的音色比较低沉、浑厚。而小鼓的音色穿透力比较强,明亮一点。二、学唱歌曲《我是小鼓手》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大鼓和小鼓交个朋友呀?(想),好,他们说呀,只要我们小朋友学会了一首歌曲,它们就会和我们做好朋友了!那他们要我们学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屏显《我是小鼓手》课题)师:这首歌曲可好听了,小朋友想不想听一下呀?(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1、媒体播放歌曲的flash师:小朋友,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曲,你想不想看一下它的歌词呀?(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屏幕显示歌曲的曲谱师:请小朋友看着歌词轻声地朗读一遍!3、学生自由朗读歌词师:这歌词美吗?(美)这么优美的歌词呀,老师现在就想唱一唱,因为老师也想跟大鼓、小鼓交朋友。小朋友如果觉得老师唱得好呀,就给老师鼓鼓掌好吗?(好)4、师范唱歌曲(师边敲小鼓边唱,并走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拉近距离,体现师生平等)师:刚才老师唱的时候呀,发现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想跟老师一起唱了,那下面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声4/16来学唱一下吧!5、用以琴带唱法学习歌曲一遍(唱完)师:小朋友,唱了这首歌曲,你觉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那这首歌曲中哪几句歌词是表现出了高兴的心情呢?6、学生分别找出歌曲中体现高兴心情的歌词,并解决这几句歌词的情绪,用高兴的心情唱一唱。1生找出高兴的歌词:“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脸儿红”、“小鸟听了跳起舞”、“我们听了都高兴”。(生说到哪句,师就点出相应的太阳、花儿、小鸟、我们的gif动画。)2分句理解歌词的情绪,让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感受每一句歌词高兴的情绪。生别读歌词边作简单的表演来感受高兴的情绪。师:这几句我们都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高兴、快乐)那让我们一起再来试一遍好吗?让大鼓和小鼓听听我们小朋友唱得棒不棒!7、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师:大鼓听了我们小朋友的演唱啊,觉得很有进步,因为你们唱出了欢快的情绪!但是大鼓说,如果我们再注意一下另外两个地方的话,就会唱得更棒!那是哪两个地方呢?一个呀,是这个“哎”字,小朋友唱得不够准!1用手势来解决“哎”字的音高难点。5/16师边说边点击“哎”字变颜色,让学生有视觉感受,强调“哎”字的音高。2解决歌曲后半段“咚咚”处的声音问题,防止学生大声喊唱。师:另一个呀就是“咚咚”这个地方,刚才小朋友是这么唱的:(师模仿学生大声喊叫着唱“咚咚”)被大鼓听到了,他有点生气,说:“我们‘咚咚’声这么好听,小朋友怎么把它唱得这么不优美呀?告诉你们,我的‘咚咚’声可是很有弹性、很好听的。”(师范唱咚咚处)要唱得有弹性一点,明白了吗?如果我们能把刚才大鼓指出来的这两个地方都唱好的话呀,大鼓一定会非常高兴的!8、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在唱到“哎”时,都给予手势帮助学生找准音高。)师:这次小朋友唱得太棒了!大鼓和小鼓答应和我们做朋友了!祝贺你们!那我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加轻快活泼呢?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呢?(生答:可以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还可以在咚咚处拍手,还可以边走边唱)(当学生说到“可以边走边唱”时教师便指出歌曲是进行曲风格的。)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形式都可以表现“小鼓手”自豪的情绪,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吧!9、请一位学生领唱,全体起立随歌曲音乐踏步,在“咚咚”处拍手,并可边踏步边加入适当的律动。6/16(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歌曲学习采用适于低年级学生的听唱、带唱法,让学生在模仿和体验中)。三、拓展活动:《竞选小鼓手》(一)认识鼓号队的乐器组成并感受每种乐器的音色。师:看了小朋友刚才的表现呀,老师觉得小朋友都象一个个神气的小鼓手!老师知道小朋友肯定都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小鼓手对吗?(对)正好啊,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我们学校的鼓号队正准备从我们小朋友中来挑选小鼓手!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鼓手,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鼓号队有哪些乐器组成的!谁能说说呀?1、生回答鼓号队乐器的组成(生说到哪种乐器屏幕就出现这种乐器的图片及其音色)2、分别介绍大鼓、小鼓和镲,并让学生敲一敲。1师:今天,我们主要来认识一下其中的几个朋友,听!这是谁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师播放大鼓音色,让学生听辨,听出后屏幕再出示大鼓图片,并在图片下方出现“大鼓在鼓号队中有何种功能”的文字,这时以自我介绍的方式来认识大鼓,如:嗨!大家好,我叫大鼓……<‘自我介绍’事先录好音>)(介绍完)师:你会敲击大鼓吗?谁能来试试?a、请几位学生上来敲大鼓师:你能想出一种和别人不同的敲法吗?7/16b、请几位学生上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敲击2用介绍大鼓同样的方法来介绍小鼓和大镲a、介绍小鼓并请学生敲击。b、介绍大镲并请学生敲击。一年级【第二篇】教学目的: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可爱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小动物的音乐。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进教室。2、发声练习。3、复习歌曲。4、复习柯尔文手势。8/16二、基本部分:1、导言。2、表演《动物说话》(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他小动物,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3、编创与活动:(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都是什么动物?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亚洲象,第三幅非洲象。通过亚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为大象清洗及大象运输货物,小象演马戏等画面,为人们展示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2)提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边说边表演。三、结束部分:小结一年级【第三篇】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红帽》教学目标9/161.跟着老师模唱歌谱,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背唱这首歌曲。2.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可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小红帽》的故事内容。二、学唱《小红帽》(一)感受歌曲1.教师范唱,了解歌曲内容。2.在律动与打击乐器敲击中,感受歌曲节拍、情绪等各音乐要素。(二)学唱歌曲1.出示谱例,跟琴拍节奏,找找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进行对比。2.用各种方式对唱,达到熟练掌握。3.先默唱,找到易唱错的地方,再跟唱,解决歌词中的难10/16点,加以解决。4.歌曲处理(1)解读歌词,结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2)配合歌曲的情绪变化,加入小乐器共同表演。设计说明:1、教师在歌谱的书写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帮助学生找到六个乐句的异同点。2、歌曲中的有些词语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例:“僻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唱好三、四乐句。设计思路孩子们都喜欢童话,在童话故事中,他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这堂课设计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喜好,由“童话”这个主题入手。始终抓住“音乐”与“童话”这两条主线展开。使学生在音乐中品味童话,在童话中学习音乐。一年级【第四篇】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1/161.教唱歌曲《我们的家园》。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播放歌曲《大风车》。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二)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2.教师播放歌曲《我们的家园》,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形。3.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家乡了解和观察,提问:这首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你能划出来么?两个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演唱时应如何表现?(三)听并学唱歌曲。1.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2.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12/16(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三个和尚教学目标: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1.播放歌曲《大风车》。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13/16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
本文标题:一年级音乐教案反思【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6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