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参考4篇】
1/11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参考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参考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第一篇】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活动学会正确运用竖式或脱式进行连减的计算。3.能够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学会正确运用竖式或脱式进行连减的计算。一、创境激疑1.故事导入,同学们,学校的食堂很快就要开伙了,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到农场去了解一下蔬菜的情况,小朋友们想不想一块儿去看看?课件展示:菜场的美丽图片,最后场景定格在白菜地,小朋友们问农民伯伯:“伯伯,你们今天卖了多少白菜啊?”农民伯伯说:“我们早上才摘了850棵白菜,运走了两车,一车运了288棵,另一车运了256棵。”师:二(1)班的同学被难住了,同学们想帮助他们吗?2.板书:运白菜2/11二、互动解疑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看了刚才菜场的情况,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结合刚才我们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一共运走了多少棵?”“运用了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4.板书算式。(1)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2)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三、启思导疑从以上解决问题所用的两种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找回多少棵,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第一种方法是应用连减法,第二种方法是“先加后减法”方法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四、实践运用1.练一练。(1)1000-207-168(2)436―179―36(3)456-278-132(4)930-(80+480)(5)368-(168+127)(6)1000-185-1453/11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368+235(2)712-284(3)94+4383.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每天收车时,小军都记录了当时里程表读数,共记录了五天。(单位:千米)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62410745745928(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表上的读数为什么是相同的?(2)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3)五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五、总结评价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何收获?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第二篇】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4/11数学思考。一.复习铺垫1.口算。4+650+9060+908+370+803+7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2.笔算。37+2564+8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板书课题:进位加法)二.新授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指名列式:85+143=2)学生尝试笔算。3)指名说计算办法。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5/11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指名列式:85+126=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3.归纳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组织学生讨论)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在书上算一算。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2.想想做做第3题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6576334+243+646+5692087128932)汇报。6/113.想想做做第4题1)说图意。2)怎样列式?3)独立计算。4)汇报。4.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2)你是怎样验算的?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第三篇】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关内容。1.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导入1.将下面口诀补充完整。四()三十六()九六十三八九()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24÷8=28÷4=7/11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出示课件例2。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行气球,每行9个)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3x9=27或9x3=27。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一共有27个气球,那么你能看图列出2个除法算式吗?5.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27÷3=9或27÷9=36.小组探究算法,说说你们各自的想法。总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四、巩固练习1.以开火车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思考后指名8/11回答。3.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3题,看谁先采到蘑菇,并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诀。4.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直接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拓展提升1.(2)x9=(18)(答案不唯一)2.(27)÷(3)=9(答案不唯一)六、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八第8、9题。板书设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3x9=2727÷3=927÷9=3想:三九二十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知。不足之处:这节课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要把充分的探究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9/11教学建议:多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第四篇】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4,5,6,7,8,9,10,11,12,1,2,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教师贴春,夏,秋,冬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10/11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1、调查准备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2、合作调查。3、汇报交流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打开书90页。涂一涂。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自由说四、可能性教学渗透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五、拓展应用小明看到同学们都表现这么棒,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今天11/11晚上的生日聚会,可不知该买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组用喜欢的方法调查,分组统计,完成统计图。六、游戏同学们经常玩剪刀石头布,今天我们每人玩10次,看自己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平局几次,用自己的方法来统计。(学生每人1张白纸,用来记录)七、拓展延伸,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自由说)板书设计:生日3,4,5,春6,7,8,夏9,10,11,秋12,1,2,冬
本文标题:北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反思【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1756 .html